分享

二阳不胜三阴|岐黄医道

 昔我往兮 2015-05-31
《内经》云,二阳不胜三阴,何谓也?足阳明胃经,二阳也,足太阴脾经,三阴也。脾胃同处中州,一为阳土,一为阴土,共主受纳、运化精微之功。阳明主燥而太阴主湿,阳明主降而太阴主升。然二阳不胜三阴,太阴胜阳明,中土常常处湿有余而升发不足的状态之中,影响人体五脏六腑气机的正常运行。

由此,我想到脾胃派代表李东垣著名的方剂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何以有名?因为它暗合《内经》二阳不胜三阴的道理。二阳不胜三阴,脾常湿而升发不利,三阴主宰了中土的常态。而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恰恰是在一大堆健脾药中加了升麻、柴胡等风药。而风可胜湿,又可升发,很好地纠正了脾胃湿气过度、阳气升发不足的阴阳不调偏差,使脾胃的功能恢复正常,从中州调动五脏六腑的气机,使病人身体得到康复。难怪补中益气汤会成为补土派最得意的核心方剂。

又比如,黄元御是一气周流学说的代表,黄特别讲阴土、阳土的功能,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主升而胃主降,脾主湿,而胃主燥。脾胃居中府,脾胃正常的斡旋作用,带动五脏六腑的正常运转,是他一气周流学说的核心。黄元御的核心方剂下气汤与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有异曲同工之妙。下气汤的主要三味药,茯苓、半夏和甘草,茯苓渗淡利湿健脾,主升,半夏和胃降逆,主降,而甘草甘缓居中,“三君子”共辏中州脾胃运化斡旋之功。李东垣用柴胡、升麻等风药,达到风可胜湿的作用,而黄元御则直接用茯苓渗淡利湿。两者药不同,而驱湿升阳,则异曲同工。可谓抓住二阳不胜三阴的道理。据说黄元御的继承人麻瑞亭一辈子就用这一个方子加减看病,成为一方名医。下气汤之所以这么有效,其原因在于它核心的三味药,也暗合了《内经》二阳不胜三阴的道理。而且,茯苓、半夏、甘草的组合,也是著名方剂温胆汤的核心配伍。应该说这也不是偶然的。
先说半夏。湿能生痰,而半夏一可燥湿,二可化痰,三可降逆,半夏、生姜化痰降逆的方根,更是《伤寒论》中出现最为频繁的方根。
再说茯苓。轻者为湿,重则为饮,饮轻可以引起心悸,重者引起眩晕。而茯苓通过渗淡利湿,即可治悸又可治晕,茯苓和桂枝的方根、茯苓和白术的方根,一从温化寒饮出发,用桂枝之辛温,助茯苓驱湿,一用白术甘温健脾,助茯苓除湿。它们和半夏生姜的方根一样成为《伤寒论》出现最频繁的方根,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围绕着因为二阳不胜三阴,解决脾湿太盛这个中心进行的。
三说茯苓、半夏、甘草组合。如上所说,三者斡旋中州气机的升降,调动全身气机的运转。这种思路,推而言之,像《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既有柴胡之升,又有半夏之降,加之参、姜、枣健脾胃,坐镇中州,似乎也和这个道理相通。把这个思路扩展开来,经方中这种组合方剂是太多了。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的柴胡之升、大黄之降和姜枣坐镇中州组合,麻黄汤、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中的麻黄之升,杏仁之降,和甘草居中,以及四逆散中的柴胡、枳实、甘草的组合;温经汤中川芎、桂枝之升,半夏、生姜之降,及人参甘草守中,等等不枚胜举。总之,这种组方思路是值得我们悉心体会和好好思考的。

如果说,仲圣《伤寒论》中分别对阳明病和太阴病的病症和治疗做了深刻的说明,那么,《内经》则从阳明、太阴的比较上告诉我们两者的关系。仲圣是谈论外邪条件下,阳明、太阴的变态状况,那么,《内经》就是告诉我们阳明、太阴在内伤条件下的常态的状况。两者相辅相成,让我们对脾胃病的治疗原则有了一个全面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