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流露的仁心

 海倫娜 2015-06-01
 

自然流露的仁心


三年太長也太短


子夏守喪三年,結束後,來見孔子。孔子要他彈琴,子夏彈出的琴聲非常悠揚。


子夏說:「我是早已不哀傷了。但三年的喪期,是先王制定的禮法,所以我不敢違背,不敢提前除喪。」


孔子聽了,讚美道:「真是個君子!」


閔子騫也守喪三年,結束後來見孔子,孔子依然要他彈琴,但閔子騫似乎無心彈奏,他彈出的琴聲非常紊亂。


閔子騫說:「我的心情仍然很沉重。但三年的喪期,是先王制定的禮法,我也不敢違背,只好按時除喪。」


孔子說:「真是個君子。」


子貢覺得奇怪,問孔子:「子夏和閔子騫,守喪的狀況完全相反,老師卻都稱讚他們是君子。這是怎麼回事?」


孔子說:「先王制定禮法,本來就是取法於人情的中道,讓超過的人有所節制,讓不及的人有所迫循,而子夏和閔子騫的哀傷之情不同,但都能抑制自己,以禮法的中道為依歸。我稱讚他們都是君子,不是很恰當嗎?」


自然流露的仁心


孔子說:「禮的本身,是人心中的敬意;喪事的本身,是人心中的哀傷;音樂的本身,是人心中的歡悅。所以,有不必說甚麼,就自然感覺出的信實;有不必做甚麼,就自然生出的威嚴;有不待施惠眾人,就自然流露出的仁心。」

「就像敲鐘一樣,帶著怒意來敲,自然發出殺伐之音;帶著憂傷來敲,自然發出悲痛之聲。心理的狀態不同,聲音也隨著不同。所以說:至心至意,連金屬、石頭,都能感通,更何況是聲息同類的人呢?」



动态透明分割线【A】 - 高山 - raotianzhang



小鳥好抓


孔子看抓鳥的人,抓到的盡是一些還沒長大的小鳥。


於是,孔子問:「為甚麼不抓大的?」


抓鳥的人說:「大鳥警覺性高,所以很難抓到;小鳥貪吃,所以很容易抓。而且,如果是小鳥跟著大鳥,就不容易抓到;而大鳥跟著小鳥,就比較容易抓到了。」


孔子聽完後,回頭對學生說:「聽到沒有?保持警覺,就能遠離災難;只顧貪吃,就可能發生危險。而且,跟從對象的差異,直接關係著禍福的不同:跟從慎重、有思慮的人,則能全身而退;跟從魯莽衝動的人,則會落入險地。所以說:必須認真選擇你所追隨的人,別跟錯了對象!」



(均據《孔子家語》)




动态透明分割线【A】 - 高山 - raotianzha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