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道

 自道法然 2015-06-01

第一节  佛学调心安养——灵魂魄

养生学有“下士养生,中士养气,上士养心”之说。禅道养生是佛学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禅文化里养心是重点,清心寡欲的禅“——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义理,奠定了禅修于心的崇高境界。

修心之心,不是专属我们这颗嘭嘭跳动的心脏,而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灵气之所——灵魂魄。

灵魂是阳气,构成人的思维才智。魄是粗粝重浊的阴气,构成人的感觉形体。灵魂魄(阴阳)协调则人体安康。

我们每个人来到人世间的最初阶段,就是襁褓中的婴儿状态,被叫做:”纯阳之体”,为什么是纯阳呢?因为小孩子的身体一派阳气充足的表现。

“纯阳之体”的最初状态,就是不怕冷。现在儿童常生病,什么原因?老人们说:“都是捂的”对!捂的。小孩子阳气饱满,手心是热的,“吃半饱,穿得少”才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人越来越怕冷了,阳气在衰减。直至死亡。

人死了,两手撒开,代表着灵魂魄已散尽(魂灵出窍)。再看婴儿,一落生,两手紧紧攥着拳头,那是在牢牢的握着灵魂。

可见,灵魂魄才是心之本,心之根。

所以,禅道养生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你延长这个灵魂魄在你身体中存留的时间。

大家知道,佛教认为生命是非常非断的,生命在死后既不存在一种永生的灵魂,又不是完全断灭的。佛教认为,在色身散坏之后,生命并未完全断灭,而是以“中有”的形式继续存在。

关于灵魂是否存在论,中国的禅宗不去参与这场辩论,而是以禅道养生的理论,指导人类最求最大的健康需求——延长灵魂魄的存在进而拉长人类寿命。

禅道养生采用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换一种说法禅道养生,要接受一切自然的事物和规律。顺着这个规律去修生养性,以保持灵魂魄在身体中的久住。

第二节  道教理气安养——精气神

养生在修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被认为是必不可少 精神和形体可以相守不离,即形与神俱之说。实现长生不死而得道成仙的目的。

【养性延命录】提出:“ 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 这其中就包含了一种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反复阐明了 :“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的理论。

道教养生观对中医养生学具有深刻的影响,道教认为,人为万物之灵。历代道教养生家通过实践和积累,已经形成独具风格的养生思想以及多种养生方法,那就是就是安养——精气神。

中国道教有着丰富的养身原理和养身观念,为精气神的提升,它准备了四个理论支持:

重人贵生观,元气观,人天观和养生修炼观。

道教是世界上最重视现世生命存在的贵生宗教,它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努力养护并发展自己生命,道教教义的核心是道,人可以透过修炼而得道,得道之人可以长生不死,可以返本还原而与大自然之道同一体性永恒不变。在重人贵生基础上,发展出一套健康长寿的认识体系和实践体系,其认识体系就是养生修炼观。实践体系为:

1、清静养生观点:由精神修炼调整身心而致长生。

2、运动养生观点:发展多种道教导引按摩术以强化体能生命。

3、性命双修观点:重在吐纳行气,养性修真,同时进行精神,意识和思想、道德的修炼。

4、众术合修观点:善择行气、导引、炼丹、服食、摄养之佳者合修。 

道教养生独具“形神兼养”的全面养生方法,既注重调身,达到精满、气足,同时也注重养神,十分强调提高个人内在的道德修养。调息、静坐,修炼“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境,最终达到形神俱妙的境界。【盘山语录】要人:“积木成林,积石成山,积水成海,积善成福,积恶成祸。祸福之源,本自一心。积心方成,可不慎之!”【墉城集仙录】说:“长生之本,惟善为基。”【太上老君戒经】:“入善为生,为恶而死。”

首先,道家养生主张人要勤于运动,古代道长要想悟道,都要云游参访名山大川,同时,道家养生者都是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劳动与智慧,来谋求良好的生活条件。另外,道家养生注重导引法的运用,如现代人很时兴的按摩、足疗、揉腹、针灸、推拿等,都是道家所特有的养生保健方法。这些都是最好的运动减肥的方式。

其次,道家养生还非常注重饮食的科学性。“要长寿,四份蔬菜,一份肉”,道家养生要求食物以素食为主,在饮食的同时,要求做到“食不言,寝不语”,每口食物咀嚼36次,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细嚼慢咽”、“品味当下”,从而保证充分地吸收食物的营养,而不至于遗留过多的食物毒素。

大家注意到,道教养生注重人的内在修养。道教将人的行善或者为恶与生死及生命之长短联系起来:为善而生,为恶则死;善则长生成仙,恶则与仙无缘。这里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佛教的理论痕迹。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长生成仙即成为至善的标志,只要行善,生命就是充实的。人会意识到生命是种享受,值得永久维持下去,而长生不死正是人行善所得的回报。

从渊源上看,道教内丹学的精、气、神概念乃发端于先秦哲学与医学。【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释义为:精致的气凝聚而成物形,气魂游散而造成变化,考察物形的变化,这就能够知晓“鬼神”的真实状态。

在上古哲学中,不仅有“精气”的概念,而且有“精神”的概念。【庄子·列御寇】在描述“至人”的生活状态时就使用了“精神”这个词。

“精神”说的是人的“心志”。【黄帝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指的是蕴藏“精气”的脏腑,而“阳”指的是保卫脏腑的外围组织。【素问】解释,脏腑必须平和,而外围组织则应坚固而不泄漏。如果脏腑与外围组织不能配合,则精气就耗散不能生存了。

传统哲学与医学的“精神”与“精气”概念被道教重新组合成了自己的养生中心——精气神。

第三节  中医养身安养——肉筋骨

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叫中医养生学。其“颐养”的是肉筋骨的健康。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早在两三千年前,【周易】,【黄帝内经】,【老子】里面已经有一套很完整的养生原理,就像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库,值得我们再三探索。中医的养生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调和阴阳,协置五行达到“吐故纳新”的平衡,作用于身体,保护肉筋骨的健康。如今的中医,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中西医结合”的成果,极大的丰富了中医学的养生理论和医疗手段,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在这里就不做更多的介绍了。

第四节  儒释道“三医”养生的辩证关系

在前面三节里我们就“三医”养生的“持重点”做了简要介绍,毋庸讳言,本文是在宣扬禅道养生观,但就“三医”文化而言,不分伯仲,难辨高低,为什么呢?

“三医”都是本土“特产”,中国人民劳动结晶。禅宗的发扬光大在中华,也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产物,仍是中国的。“三医”共存共荣完成了“标本兼治”的任务,所以分不出孰重孰轻。

他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构成了一条科学,严谨的“中华养生链”。

佛医安养的灵魂魄——调心。

道医安养的精气神——理气。

中医安养的肉筋骨——养身。

一场中华养生的“双循环”就这样开始了。

把“三医”放到儿童摇椅上,让我们“摇一摇”吧:

顺着转,安养了灵魂魄便提升了精气神,也就加强了肉筋骨。反着转,加强了肉筋骨便提升了精气神,也就安养了灵魂魄。

岐伯,中国传说中最有声望的医学家,有一次皇帝和他谈了一番话,就养生问题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探讨,恭录于下有利我们这一节的讨论。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天之在我者德也”,就是说不同的天德,即不同的天体运行轨道会对我们的生命产生一定的影响。天道的能量对人的影响大多是隐性的,它们悄悄地来到地球上,不为大多数人所感知。

“地之在我者气也”,就是说不同的地气,即不同的地理、地区也会对我们的生命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气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比如到了某个新地方,有人会水土不服,这就是地气不同造成的。另外,有的人到了某个地方后疾病会加重,有的换个地方病情会减轻,甚至多年的顽疾都会消失。

总之,天德可以说是生命之性,地气可谓是生命之根。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一句则是说由于天之德下流与地之气上升、天德地气上下交感,才使万物得以化生。

由此我们可以推论,“三医“之间的辩证关系,往往需要做出由此及被、由近及远的推理,这是一个选择并决定未来行动的目的和方法的过程,也是根据禅理的要求完成养生的过程。

总之,精气神,灵魂魄,肉筋骨表述的是一种能量的相互流动,相互转换的形制,描述了人的一个完整的思维意识过程,既是先天的,又是后天形成的。它们共同影响着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健康水准。

第五节  禅道养生与舍利子

乍听到这个话题,恐怕要感到生疏。这是因为舍利子是佛门弟子通过持戒,禅定,般若等修行法门在身体结出的一种晶体,硬似刚石,火烧不融,只在对佛法领悟高深的大师身上出现。释家法门(佛教)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宗教能结出舍利子,故此,弥足珍贵。

舍利子是佛学戒、定、慧实修感应的结果。

禅道养生功在功理、功法方面最为严谨。佛教养生所持的功法,层层深入,每深入一层都有新的感受和境界。所以,佛教高僧圆寂尸焚后,很多都有了“舍利子”的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舍利子的高僧大德,一般都是高寿老僧,故此,佛学养生者俱追求这个舍利子,如果把这种追求看作是“求寿“之需,不但贬低了佛学精神,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奢望。

因为,舍利子是经年持修灵魂魄的成果。

收获舍利子的高僧们在养生方面有许多心得,其中,“食素”是最基本的持戒方式。

纵观佛教历史,年逾百岁的僧人,在“世纪健康长寿老人”中比例很高。如生于西晋时的高僧佛图澄,享年117岁;被誉为北魏、北齐的著名神僧慧可,享年107岁;唐代高僧神秀享年101岁、从谂禅师享年120岁。至今尚供奉在九华山百岁宫的明代无瑕和尚真身,他享年126岁。历史上年逾百岁的僧人不胜枚举。但他们能得以高寿之“持素”因是共同的。

俘获要宿具善因,真修实行,时时刻刻以佛法净化心灵、净化肉体,从而得到究竟清净的身心,最终使生命达到祥和宁静地进入涅盘的状态,这当然不仅需要“食素”因的持修更要遵循禅道养生全部精髓。

一颗舍利子就能福惠十里有情善众,这是有“佛理”支撑的理论,假如我们的“肉身”在完成了世间“使命”之后,还能利他在世间,岂不是最大的因果,也是佛学养生的崇高使命。

舍利子是禅理养生观的现实体现,舍利子也对禅理养生做了真实不二的诠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