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县域经济继续领跑 解读浙江县域经济十大模式

 zll2015 2015-06-01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发展历来是中国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鼓励大胆创新,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县域经济快速壮大提升,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为浙江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本课题研究试图通过认真总结提炼浙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引领各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再创县域经济发展新辉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一、新型工业化-萧山模式

    萧山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坚持制度创新和信息化驱动、集聚集约和新型城市化主导,加快结构调整,着力转型升级,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

    ——工业发展水平全省居前。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着力提升工业综合实力。2011年工业增加值826亿元,居全省县域[1]首位;省统计局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分析,萧山工业发展水平居全省61个县域第一。传统产业加快转型,纺织化纤、汽车及零部件等主导行业的工艺及装备达世界先进水平,2010年五大主导产业销售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79.5%。企业竞争力日益增强,聚酯涤纶长丝、氨纶、锦纶、粘胶纤维等产品长期保持全国“单打冠军”,成为全球最大化纤产业基地;有机颜料、印染助剂、密封胶、羽绒及制品、钢构网架等产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集聚集约水平全省领先。强化平台建设,推进工业集聚集约发展。2011年四大平台和17个工业功能区,集聚了全区近七成的规模以上企业,工业用地亩均增加值80.2万元,比全省平均高50%以上。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资本合作、兼并重组等形式做大做强。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03家,其中超亿元企业670家,省级行业龙头骨干企业11家,上市企业24家,“中国企业500强”占4强,数量均为全省县域最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比重85.5%。

    ——科技创新全省示范。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力度,2011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6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14.7亿元,同比增长23.7%;创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3家,其中国家级6家。加大企业信息化改造力度,设立每年1000万元的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通信、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即时通讯等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加快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建成国家级检测实验室18个、行业专业研发中心5家、省级研发中心35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2家,其中国家级14家,拥有工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6万多人。

    目前,萧山正朝着以信息化和城市化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方向着力推进。

    二、贸易国际化-义乌模式

    义乌主动融入贸易全球化,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深入实施“国际商贸名城”战略,大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以贸易国际化、便利化为目标,着力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不断强化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服务功能,形成“买全球货、卖全球货”商贸格局,走出了一条由全国性小商品交易向全球性小商品贸易转变、富有义乌特色的贸易国际化之路。

    ——小商品贸易规模全球最大。义乌小商品城成交额连续21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誉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2011年,市场经营面积470万平方米,拥有经营主体17.1万户、商品170多万种;集聚5.5万家网商、100多家第三方平台企业。小商品市场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小商品进口商品馆,共引进81个国家和地区、4.5万种境外商品;与21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常驻义乌的外国企业代表机构3029家,占全省50%,境外客商44.4万人次;外商投资合伙企业516户,占全国七成以上,市场外向度超60%。

    ——小商品贸易服务辐射能力全球最强。编制实施全国首个《小商品分类与代码》行业标准,定期发布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和“市场信用指数”成为全球小商品贸易价格变动“风向标”。增强物流功能,拥有国内物流经营单位1126家,与全国321个城市开通公路货运直达,日均发送快递25万件、国际邮件7000件。提升通关效率,充分发挥“义乌无水港”作用,集聚全球18家知名船公司,简化小商品出口申报,基本建立“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大通关”模式,2011年出口集装箱57万标箱,辐射215个国家和地区。强化金融服务,集聚各类金融机构71家,成为国内首个拥有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的县级市,提供15种货币兑换服务,个人本外币结汇现金流占全省的31.1%。发展会展服务,拥有三个国家级展会,义博会规模居全国经贸类展会第二,2011年举办大型展会33场,会展交易额近280亿元。增强产业集聚带动提升和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形成了16个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引领国内外潮流的小商品制造产业,市场带动生产就业1000多万人。

    ——国际贸易体制改革率先推进。大力推进国家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着力创新有利于贸易国际化、便利化的体制机制。率先推进国际贸易管理权限体制改革,成为全国首批外事审批权试点、全国首个设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全国首个可管辖涉外民商等案件、全国首个有临时开放航空口岸的县市,建有国际贸易综合服务中心,为外商提供98项涉外项目“一站式”服务,外商签证量全省最多。率先推进国际贸易方式创新,探索形成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出口商品简化归类申报、出口商品联网监管试点等体制机制,探索建立“源头治理、动态管理、责任追溯处理”的商品质量管理新机制,“管得住、通得快”的商品进出口管理体制加快形成。

    目前,义乌正紧紧抓住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加快贸易方式转变,着力提升贸易国际化水平。

    三、农业现代化-温岭模式

    温岭坚持“三化”同步发展战略,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鼓励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走出了一条区域化布局、组织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品牌化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规模农业与科技水平全省领先。积极鼓励引导农户将承包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能手集中,2011年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率58%,高出全省平均18个百分点,近七成流转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经费,转化农业科技成果60多项,推广农业新品种100多个,新增产值5.6亿元,2010年耕种收机械化水平66.6%,每万亩耕地拥有企业农业科技人员11.7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10个,农业科技贡献率56%以上。2011年农业总产值91.6亿元,居全省县域第二。

    ——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走在前列。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投资农业,2011年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3.2亿元,占农业产业发展投入的三分之一。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创办农业龙头企业104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0家;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389家,拥有省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省示范性合作社17家,年销售额超亿元的6家;石桥头蔬菜合作社成为全国首家工商注册合作社;产业化农产品占全市农产品销售量的75%。大力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建立省外境外农业基地38万亩,分布全国20多个省市及韩国、缅甸等国家,实现省外境外农业基地农产品销售27.6亿元。

    ——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率先推进。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牵头或参与制定农产品地方系列标准,至2011年已制定25个农产品83项地方标准,标准化生产覆盖率50%。积极推进品牌化发展,创建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浙江名牌农产品7个,绿色食品36个,荣获“中国果蔗之乡”、“中国大棚西瓜之乡”、“中国高橙之乡”和“中国大棚葡萄之乡”等称号。2010年,农业总收入中六成以上来自特色品牌农业。

    目前,温岭正以“内建两区、外拓基地、品牌提升、专业经营”为载体,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四、经济生态化-安吉模式

    安吉坚持强化生态保护不动摇、发展生态经济不放松、建设“中国美丽乡村”不懈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生态理念坚定有为。坚持生态立县,强化环境保护,“十一五”时期,累计关闭污染严重企业207家,整治污染企业536家;建立严格的项目环境准入制度,三年来否决了环评不达标的5000万元以上投资产业项目170多个。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着力打造“美丽乡村”、“中国大竹海”、“黄浦江源”、“安吉白茶”等生态品牌,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北京师范大学以国家统计局“多尺度生态资产遥感综合测量技术与应用示范”高新技术为依托,测算安吉绿色GDP规模1400多亿元。

    ——生态质量全国领先。深入实施《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在全国率先建立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体系,已建成美丽乡村168个,创建率89.8%。至2011年全县拥有108万亩竹林和100万亩生态公益林,植被覆盖率75%,森林覆盖率71%,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优良率95.6%,常年水质Ⅱ类以上,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国家标准化示范县”,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生态富民全省典范。积极发展毛竹产业,深度开发竹制产品,形成8大系列3000多个产品,以占全国1.8%的竹资源创造了全国20%的竹产值,人均创收7000多元。大力发展白茶产业,“安吉白茶”品牌价值超20亿元,年茶叶人均创收2500多元。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2011年全县接待游客77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50亿元,12000多张“农家乐”床位带动就业2.6万人、增加农民人均收入800多元。2011年全县人均GDP4.8万元,居全省县域第29位,农民人均纯收入14152元,比全省平均高1000多元,农民收入七成来自“生态产业”。

    目前,安吉正围绕打造“中国第一美丽乡村”目标,着力推进经济生态化发展。

    五、城乡一体化-嘉善模式

    嘉善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统筹规划布局、设施建设和资源配置,统一政策制度和公共服务,以集聚共享为重点,延伸覆盖相配套,深化改革,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规划建设一体化、政策制度一致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素配置市场化、农民生活市民化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全省领先。率先实施《嘉善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六个一体化”建设,联动推进土地使用制度、就业、社会保障等十项改革,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统筹城乡综合评价得分增幅全省第一,率先进入全面融合阶段。2010年一产劳动生产率4.3万元,比全省高0.78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至1.96:1,比全省差距小0.41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省前列。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平等的充分就业制度,“十一五”时期,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增加5.82万人、比重提高6.2个百分点。建立城乡均衡发展的教育制度,率先实现城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教师待遇、校舍标准三统一,农村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比省定标准分别高出120元和85元,“十一五”时期,城乡中考升学率差距缩小了5个百分点。建立城乡居民标准一致的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98.1%。建立城乡居民基础标准一致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障参保率从2006年的52.2%提高到2011年的95%。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垃圾污水处理一体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形成镇际20分钟交通圈。

    ——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率先形成。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地方财政支出75%以上用于民生支出。率先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优化,将11个镇、1600多个自然村调整为9个新市镇和68个农村新社区,形成城区、新市镇、农村新社区网络化空间格局。率先建立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大力实施人口加快集中、产业集聚发展的“房置换、人进城、地流转”的体制改革。实施农村宅基地置换改革,1200户农户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其中姚庄镇置换850户,户均节约土地0.49亩,土地节约率54%;“十一五”期间,集聚农户2.4万户、56640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7.7%;宅基地置换和人口集聚,推进了土地集约经营,2011年,流转土地11.8万亩。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社区管理体制,率先推进农村新社区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率先建立新居民管理服务机制和新社区工会组织。

    目前,嘉善正深入实施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朝着打造“全国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加快迈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