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在外面吃饭”——这是一组由一位匿名的厨师拍摄的图片,它让我们见识到了现在广泛流行于餐饮行业的一些“佐料”。下面的这些“暴料”可能会让人很不舒服,但是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位厨师的忠告:建议1,不要选服务员推销的食品,因为多半是快坏的; 建议2,再难吃的东西不要拿回后厨重新做,这是潜规则; 建议3,打包最好在你眼皮底下; 建议4,最好就不要去餐厅。 下面就让我们开始见识见识这些饭店后厨里的神秘“佐料”,图片下面的文字也都是来自这位匿名厨师的“心声” 。 (传说中的三聚氰胺。这是一种蛋白奶。说白了也就是假奶……这种东西广泛应用与奶茶等,香嫩润滑 就是这么来的。) (这是A料……我至今搞不懂它到底有什么作用…..无色无味……据说上瘾) (增香膏啊…香的不成样子……现在就是买回来的蔬菜都不香连鸡蛋都没有那个味了。而这些东西就香的要命了,所以外边的菜味道一般很重) (做鲜榨果汁的添加剂有几十种,这一般是吧台水吧的事情,但现在添加的东西实在太多,所以偷偷摸摸的进行了……不过水果还是放的。只是放的很少) (这就是酱牛肉所有要放的添加剂) (这是火锅香料,这东西已经是化学了,你用鼻子闻,你会头晕10秒左右,脑子一片空白。鼻子什么都闻不到) (我也知道,这些添加剂对我们厨师来说很正常。我现在只是没时间去朋友店里拍震撼的照片….我已经打算改行了….心凉了….这个是野生菌调味料,本来按道理说应该做汤用的,但现在很多厨师乱用) (白瓶是嫩肉粉,黄色的石粉——刷马桶蛮好用的,也是绝搭哦) (红曲米红曲粉当然也用啊,做红烧肉就要用的,但色素还是必不可少的,大家都用,你不用没人家好看,生意没人家好,所以大家都比着用。。。。你看,我们都把色素藏起) (是做椒盐的死虾,这是刚刚一位客人去海鲜点的活虾,在前面看见的是活的,到厨房就被换成死虾了。去酒店吃海鲜大家注意啊,别以为你看见他抓进去了。如果饭店里面有死鱼肯定会换掉。再把活鱼换回去) (以前我用的麻油很香啊,我说好麻油啊。看见这个我知道了……连这个都能造出来。中国人的造假无敌了) (用的油了,一桶清油一桶老油。) (在火锅店吃过很有咬劲的丸子就用这个) (制作板鸭、鸡腿的油桶~~) (你爱吃的鸡腿板鸭都是在这个里边熬制的) (看着很诱人吧~ 抓起来吃吧~) (即将进超市的成品) (制作好了就在这里边上色~) (上好颜色的白条鸭) (颜料~这么一瓶15块钱 比画画用的颜料还便宜很多) (好啦~可以卖了!一斤XX元~) 看完这些图片,相信大家也和小豆一样倒吸一口凉气!当然,我们也知道不是所有的饭店都使用这些“手段”,但是在我们自己很难分辨自己吃的到底是什么原料的时候,我们还是多练习一下自己的厨艺,尽量少在外面吃饭吧。 ..................................................................................................................................... 附:食品常用防腐剂 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亚硝酸钠、丙酸钙、丙酸钠、对羚基苯甲酸乙脂、对羚基苯甲酸丁脂、脱氢乙酸、双乙酸钠、富马酸二甲酯、乳酸链球菌素、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双氧水)、霉灵。 其中使用最多、且直接参入到食品中的是: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亚硝酸钠。 黑心食品加工者使用最多的的防腐剂是:亚硝酸钠、甲醛(福尔马林)、二氧化硫(蒸熏) 在我国,目前食品生产中使用的防腐剂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合成的,使用不当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有些防腐剂甚至含有微量毒素,长期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以目前广泛使用的食品防腐剂苯甲酸为例,国际上对其使用一直存有争议。比如,因为已有苯甲酸及其钠盐蕴积中毒的报道,欧共体儿童保护集团认为它不宜用于儿童食品中,日本也对它的使用做出了严格限制。即使是作为国际上公认的安全防腐剂之一山梨酸和山梨酸钾,过量摄入也会影响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 虽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严格规定了防腐剂的种类、质量标准和添加剂量,但令人感到十分遗憾和极为担心的是,许多食品生产企业违规、违法乱用、滥用食品防腐剂的现象却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大剂量使用防腐剂(例如,按GB2760标准规定,亚硝酸钠添加量,肉食中最大使用量是0.15g/kg,肉食中亚硝酸钠残留量在罐头中不得超过0.05g/kg;肉制品不得超过0.03g/㎏)。 (2)使用廉价但毒副作用较大的防腐剂。(3)使用变质的畜肉作香肠,为不影响香肠的外观并掩盖变质的真相,使用福尔马林(甲醛)等作为防腐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