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哥窑的探讨(转载)

 易定天下 2015-06-02
(作者:东方收藏网梧桐)此文为我与老师(季先生)所作,于6月30日和7月1日发表于《今日龙泉》报及龙泉新闻网上,文中观点可能不够成熟,并带有家乡观念,请网友们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清代乾隆皇帝曾写下十首赞颂哥窑瓷器的诗篇,其中《粉青葵瓣口盘》一诗中曰:“色暗纹彰质未经,哥窑因此得称名。”另一首《曝书亭集砚铭》赞道:“丛台澄泥邺官瓦,未若哥窑古而雅。绿如春波停不泻,以石为之出其下。”关于哥窑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见于明代《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由于柴窑被传为五代所烧,故后世只列五大名窑,即官、哥、汝、定、钧。作为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历来受到考古学家、收藏家、鉴赏家的重视与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也是从未间断。五大名窑中官、汝、定、钧的发展脉络都是非常清晰的,唯有哥窑,至今还是个谜,它的窑址有人说在龙泉,有人说在杭州,还有人说在景德镇。在学术界上,什么是真正的哥窑,它的窑址到底在哪儿?这一问题仍然是迷雾重重,甚至有越来越混乱的感觉。
哥窑,忧如一颗色彩绚丽的夜明珠,人们只能远望它耀眼的光环,而无法目睹它真实的风采。其实,哥窑就在我们的身边,它就是龙泉窑黑胎青瓷!
龙泉窑黑胎青瓷就是真正哥窑
一、龙泉窑黑胎青瓷的特征与文献记载的哥窑相符
文献记载的哥窑大体有四个特征:一是多断纹,史类编载:“哥窑则多断纹,号百圾碎”;二是紫口铁足,日人所箸《中国美术史》称:“哥窑------亦紫口铁足为多” 史类编载:“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三是色青,浓淡不一,《格古要论》载:“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四是器型与官窑相近,《遵生八笺》载:“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
龙泉窑黑胎瓷器的胎色有深灰、浅灰、黑灰等多种色泽,在器物的口沿与底足未挂釉处呈现明显铁黑色,“紫口铁足”的特征非常明显。釉色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的不同,以油灰为主。釉面主要特点是布满龟裂的纹片,通常称之为“开片”。这种片纹大小不一、裂纹颜色深浅变化、片纹交错无明显规律,与史书记载的“百圾碎”相符。龙泉窑黑胎青瓷为南宋时期产品,器物以各式瓶、炉、洗、盘、碗、罐为常见。以上种种特征,与古文献对哥窑的特征描述相一致。
二、古文献记载哥窑的地点在龙泉
明嘉靖四十年《浙江通志》记载:“龙泉……县南七十里曰琉华山……相传旧有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未详何时人,主琉田窑造青器,粹美冠绝当世。兄曰哥窑,弟曰生二窑。”;明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续稿》中叙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清《处州府志》又载:“从其兄其生一,所主之窑,皆浅白断纹,号百极碎,亦冠绝当世”。类似哥窑在龙泉的记载还见诸于明代陆深的《春雨堂随笔》清人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代蓝浦《景德镇陶录》及明、清两代的《龙泉县志》等篇。
三、龙泉窑工的祀师活动,表明哥窑在龙泉
哥窑弟窑的创始人章生一、章生二被后人尊为窑业祖师爷。过去在烧瓷的龙窑、鲤鱼窑的窑头,都张贴有章生一、章生二“师父榜”。师父榜除祀师神位外,并附祀山神、土地、搬水童子、运水郎君。每逢农历初二、十六两日,瓷匠必须置办酒肉、茶饭、点香烛在窑头师父榜前祭祀,磕头膜拜,然后分食祭品,俗称“过日”。
陈万里先生在考察龙泉窑后曾说到:“大窑村里有窑神庙,我曾去朝拜过,龙泉地区的烧窑人都奉章家兄弟为窑神,开窑必须拜祭。每年正月,当地的木偶戏团还会走乡串户演出章家兄弟的故事”。
四、龙泉哥弟窑的传说,表明哥窑在龙泉
相传,宋代龙泉县,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艺人,姓章,名村根,他便是传说中的章生一、章生二的父亲。章村根的擅长制青瓷而闻名遐迩,生一、生二兄弟俩自小随父学艺,老大章生一厚道、肯学、吃苦,深得其父真传,章生二亦有绝技在身。章村根去世后,兄弟分家,各开窑厂。老大章生一所开的窑厂即为哥窑,老二章生二所开的窑厂即为弟窑。兄弟俩都烧造青瓷,都各有成就。但老大技高一筹,烧出“紫口铁足”的青瓷,一时名满天下,其声名传至皇帝,龙颜大悦,钦定指名要章生一为其烧造青瓷。老二心眼小,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进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掺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烧成后一开窑,他惊呆了,满窑的瓷器的表面的釉面全都开裂了,裂纹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曲有直,且形状各异,有的象鱼子,有的象柳叶,有的象蟹爪。他欲器无泪,痛定思痛之后,他重新振作精神,他泡了一杯茶,把浓浓的茶水涂在瓷器上,裂纹马上变成茶色线条,又把墨汁涂上去,裂纹立即变成黑色线条,这样,不经意中形成“金丝铁线”。
五、在龙泉大窑、溪口等地发现了哥窑窑址
龙泉哥窑主要指龙泉大窑和金村两窑遗址发掘出来的带有哥窑特征的黑胎瓷器。浙江省文管会对龙泉窑进行了多次调查,1960年为系统研究和恢复龙泉窑的需要,对大窑和金村两窑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的另一目的是解决哥窑问题。通过发掘和对碎片的科学研究,结果是:在大窑和溪口等五处窑址发现了黑胎青瓷。器物有碗、盘、盏、杯、洗、盅、瓶、觚、盂、盒、灯及炉等标本。最近又有人在小梅发现一支烧制黑胎青瓷的窑址,从瓷片看胎与釉与大窑溪口相同,开纹显白,垫饼比较粗糙,生产时间可能还要略早于大窑和溪口黑胎。
龙泉黑胎青瓷是哥窑本来是清楚。李辉炳先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兼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秘书长)早年就提出,考古学者在龙泉窑址发掘的黑胎青瓷的特征与文献记载的哥窑是一致的;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也在龙泉县的大窑、溪口等窑址发现黑胎的开片青瓷,认为“大窑、溪口窑址中出土的黑胎青瓷应当是哥窑的产品无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对龙泉历代青瓷的标本进行研究后出的《龙泉历代青瓷烧制工艺的科学总结》一文中也指出:“白胎青瓷和黑胎青瓷,它们的胎釉特征和烧造年代与古籍中关于哥窑和弟窑的记载大致符合”
龙泉窑黑胎青瓷与“传世哥窑”的关系
研究哥窑,我们不得不提到“传世哥窑”。 1932年,当时故宫里的一位研究员在整理登记故宫瓷器的时候,发现了一批从未见过也没有任何宫中记录的瓷器。它浑身奇异的花纹,让研究员想起文献中描述过,但现实中一直未从出现过的哥窑。因为宫中的瓷器都是由官窑生产历代相传下来的,所以将它命名为“传世哥窑”。
这批器物在故宫里查不到任何记录,我们可以推测,假如这部分瓷器是五大名窑中的哥窑,故宫是不可能把它遗漏的。没有记录,只能说明这些器物一直没有引起宫里的重视,肯定不是真正的哥窑产品。从故宫这批东西公开的一些器物看,既不是龙泉黑胎青瓷哥窑,也不是杭州老虎洞产的器物。从器型上看,没有宋代器型的韵味,应属元或者更后期的产品;从釉面、胎土看,可能是江西景德镇仿哥窑产品。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命名,却给后来的哥窑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1956年,第一支国家考古队在龙泉展开调查哥窑工作。当时的考古队对龙泉展开了有史以来最完整最细致的实地调查。很快在龙泉的山脊上,他们发现了大规模的古代窑址的遗址。但是,在三个宋代窑出址出土的标本传世哥窑完全无关;1964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特请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所提供的宋哥窑(传世哥窑)实物标本进行化验,结果证明其化学成分、纹片颜色和形式皆与龙泉青瓷有所不同同。
到这里,其实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两次哥窑的考古研究都犯了一下致命的错误:母本的错误!把传世哥窑当成哥窑的母本来研究哥窑,肯定是得不出结论的!而且,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传世哥窑是民间仿哥窑的产品,肯定是隐蔽性很强,产量很少的,这样的窑址当然是找不到了!所以,正是因为混淆了哥窑与传世哥窑的概念,使真正的哥窑窑址变成了千古之迷。也是这个原因,使哥窑名称衍生出诸如“传世哥窑”、“仿哥窑”、“类哥窑”、“龙泉哥窑”等叫法,使普通收藏者对它们无所适从。一些拍卖会,也把传世哥窑当成哥窑来拍卖,从中谋取暴利。
龙泉窑黑胎青瓷是不是仿官窑产品
好多学者都把龙泉窑黑胎青瓷定论为仿官窑产品,如冯先铭先生撰写的《中国陶瓷史》“哥窑”部分指出:“黑胎青瓷不是哥窑,是仿官窑的作品,哥窑弟窑的名称的命名本身就值得怀疑,从文献材料看,是后人根据前人传闻演绎出来的”。再是朱伯谦先生在《龙泉青瓷研究》一文:“黑胎青瓷在生产工艺上是受了南宋官窑的影响,是龙泉仿官的产品,而且也有可能是龙泉官窑的产品”。此文对仿官窑说作了进一步的说明,论据其一,哥弟窑说法,“纯属传闻演绎而来”。理由是宋代没有有人说过,明代陆容作的《菽园杂记》介绍了龙泉窑的地点、制作工艺和输出情况,没有谈到哥窑弟窑。其二说古人表述章氏兄弟“未详何时人”。其三是“无史书根据”。
关于两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宋代没有记载并不等于宋代没有,从元到明清都有很多记载龙泉哥弟窑的文献,只因为明代《菽园杂记》未提及,就否定哥弟窑的存在,明显有牵强之意。陆容的叙述可能只是谈论当时明代龙泉窑的制作工艺流程,并没有对以前年代的龙泉窑加以阐述,明代当然不存在哥窑制作,未提及哥弟窑也不足为奇了。龙泉哥弟窑在《浙江通志》、《处州府志》、《龙泉县志》中都有明确记载,“无史书根据”这一说法更是不适当的。
官窑是皇宫御用品,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是不可能轻易可以仿造的。汝窑就有“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的记载,说明当时的皇宫御用品有十分严格的管理制度,是不能仿造的。而且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当时官窑的烧造技术肯定是核心机密,即使民间想仿也仿不出来。
仿官说在时间上也是不成立的。龙泉窑黑胎青瓷是龙泉窑自身发展变化的结果,是窑工们改进了胎的配方(加入紫金土)和施釉方法(多次素烧多次上釉)得出的产品,并不存在仿造官窑的技术。从器型、胎土的特点及窑址的堆积层可以看出,龙泉窑黑胎青瓷的烧成时间最早应该在南宋早期,与官窑产品生产的时间大体一致,甚至比官窑更要提前。如果龙泉窑黑胎青瓷生产的年代比官窑早,那么“仿官”的话法就自然不成立了。明高濂在《遵生八笺》有“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的记载,从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解读出,是杭州烧出的官窑,其器型、特点与哥窑大体是一致的,应该哥窑在先,官窑在后。
在朱伯谦先生的《龙泉青瓷研究》文中也写到:“证之以实物,南宋官窑和龙泉黑胎青瓷确有许多共同点,特别是那种粉青釉釉瓷器,真是神形相似,难分“官”“哥”。这也说明龙泉窑黑胎青瓷的品质是非常高的,不可能是仿造的结果。由此可以说明,龙泉窑黑胎青瓷不可能是仿官窑产品,而是真正的哥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