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膝部滑膜炎日常預防保養治療方法

 zeek88 2015-06-03

         1、首先應避免引起創傷或勞損的運動,減少膝部負重及屈伸活動。避免在潮濕處睡臥,膝關節不過於勞累或負荷過重。

 
        2、鍛煉股四頭肌是重要而有效的治療措施,堅持做雙側股四頭肌的靜力訓練,即取臥或坐姿,雙下肢伸直,用力繃緊大腿前方肌肉群,持續1020秒,放鬆510秒;重複2030遍;每日45次。

 
        3、直腿抬高可促進血液迴圈,有利於關節積液吸收,輕度膝關節滑膜炎一般不必臥床休息,可短距離行走,若積液量多,應適當休息,抬高患肢,床上做膝關節功能鍛煉。


要 想根治各類骨關節疾病,就得從病根入手,雙管齊下,祛除病源:通過補充關節核心物質,修復受損關節軟骨、滑膜並促進軟骨、滑膜的再生能力,催生關節滑液, 從而恢復關節器官的軟骨保護層,在根本上避免關節活動時的硬性摩擦;最為重要的是得通過補充關節核心物質,增強關節的免疫能力與代謝平衡能力,使關節 得到必要的免疫保護從而避免外界炎性因數的侵害,徹底修復關節保護系統,最終根除各類骨關節疾病。

(一)、推拿療法

用溫水把雙手洗淨,擦乾後雙手互相摩擦至溫熱;找一安靜的環境,最好是在床上;僅穿短褲,露出腿
       1
、點壓六穴:站立或者平坐在床上,雙腿平放或者自然彎曲膝部都可以。搓熱雙手,用大拇指點壓患有滑膜炎的腿部6處穴位,6處穴位順序如下:環跳穴、伏兔穴、風市穴、膝眼穴、委中穴、血海穴。每處穴位點壓2分鐘。力度要由輕入重,至相應穴位有麻痛感為好。
       2
、推按大腿:平坐在床上,雙腿平放或者自然彎曲。搓熱雙手,把患有滑膜炎的腿放平,雙手從大腿根部往膝蓋方向緩慢推按,力度由輕開始慢慢加重。做此步驟時意念集中在手推過的部位,意念氣血被手推向了膝蓋部位。推按3分鐘。
       3
、按壓膝部:平坐在床上,患病腿平放或者自然彎曲。搓熱雙手,雙手按壓患病膝部:先左右相對按壓(左手在膝蓋左邊,右手在膝蓋右邊)1分鐘,然後上下按 壓(一隻手在膝蓋上部,另一隻手在膝蓋下部)1分鐘,接著全方位的按壓膝部關節(用雙手掌心從各個角度揉按膝蓋至膝部發熱)2分鐘。
       4
、足腿導引:平坐在床上。以左腿患膝關節滑膜炎為例:
      
第一步,左腿膝蓋彎曲,左手握住腳趾部位,右手握住腳跟部位。
      
第二步,左手把腳趾向左方向牽引,右手把腳跟向右方向牽引,慢慢牽引到不能動為止,力度要柔和,同時配合呼吸為呼氣。
      
第三步,雙手依然握住腳趾和腳跟,慢慢牽引讓腳自然歸位,同時配合吸氣。以上第二三步重複10次。如果右腿患病反之。
      
每晚外敷滑膜消腫貼,以生薑水以生薑擦拭皮膚後,將本膏藥直接貼患處,左右各一貼。注意:做牽引的力度一定要柔和,動作一定要緩慢,幅度要到不能動為止。

(二)、藥物治療

目 前治療滑膜炎的藥物主要分為口服與外用兩大類。外用藥物均為消炎藥,可通過消除炎症來緩解症狀,對滑膜勞損或創傷無治療作用。口服藥部分同外用藥作用機理 相同,少有可對滑膜病變進行有效治療的用藥。患者在選藥時應注意甄別,仔細查看藥物的功能主治,如批示因滑膜炎引起的疼痛、腫脹、積液等,則表示此藥物僅 有消炎緩解症狀的作用。患者如想達到好的治療效果,應口服外用同時治療,並且要堅持治療,不要症狀消失就停藥。

(三)、中醫膏藥療法

滑 膜主要分佈關節周圍。于關節腔相通,分泌潤滑液潤滑關節。在受各種病因(如骨質增生、關節炎、關節結核、風濕病等和創傷性外傷、骨傷、關節內損傷、周圍軟 組織損傷、手術等)刺激或直接刺激滑膜損傷產生炎症反應,而滑膜對炎症的刺激的反應是分泌滲液。產生疼痛,嚴格地講,只要關節內有滲出積液,就證明滑膜炎 症存在,其主要表現關節充血腫脹,疼痛,滲出增多,關節積液,活動下蹲困難,功能受限。

滑 膜炎是由於微循環不暢造成的無菌性炎症,主要症狀是產生積液,關節滑膜是包繞在關節周圍的一層膜性組織,它不僅是一層保護關節的組織,而且還會產生關節 液,為關節的活動提供"潤滑液"。關節液的產生和吸收是一個"動態平衡",當出現對關節液的重吸收障礙時,由於關節液的產生和吸收動態平衡被打破,關節液 的產生大於重吸收,便會出現"關節積水"。所以治療滑膜炎主要是調理微循環系統,只要微循環暢通了,積水也就迴圈消失了,同樣炎症也就解除了。

中 醫膏藥療法。原理:人體經絡由經和絡組成,經是幹線,絡是旁支,經絡縱橫交錯,在人體裡構成一張大網,穴位是經和絡的交匯點。褚病於內,必形於外。當 人體某個部位出現症狀,治療時要按照經絡的走向,在阿是穴及其相應的穴位同時展開,並遵照該病症相應的療程進行縱橫膏穴結合治療,以達到標本兼治,徹 底切斷復發根源的目的,外敷滑膜消腫貼膏藥刺激穴位,疏通微循環,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迴圈,改善周圍組織營養,促使滑囊內液體吸收,使之重歸產生和吸 收動態平衡,達到消除滑囊內滑膜炎症而痊癒的目的。

治 療滑膜炎的方法,西醫學多認為,目前還沒有能力使滑膜炎的病理逆轉,患者只能使用止痛藥、止痛針、抽積液等來緩解症狀。然而,素來強調整體施治、治病求本 的祖國醫學對此症早有研究,並以長於活血化瘀、強筋壯骨的傳統黑膏藥對其取得了十分理想的臨床治療效果,其中療效最為顯著者,即為中醫名方滑膜消腫貼。

中藥外敷療法:急性滑膜炎的症狀,可以用傳統的中醫中藥外敷膏藥滑膜消腫貼。以生薑擦拭皮膚後,將本膏藥直接貼患處,左右各一貼。滑膜消腫貼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傳統中醫外敷膏藥治療。

()、穿刺療法

關 節積液較多、張力大時,可進行關節穿刺,將積液和積血完全 抽淨,並向關節腔注射透明質酸鈉,它是關節滑液的主要成分。研究 表明,關節炎中的各種病理改變與它的減少和理化性質改變有密切關 系。注射透明質酸鈉有以下作用:覆蓋關節軟骨表面,可以保護關節 軟骨,防止或延緩進一步退變;保護關節滑膜、清除致痛物質,有明 顯減輕疼痛的作用;改善關節的攣縮狀態,增加關節的活動度;對退 變關節的滑液有改善作用。積水期間儘量減少抽液注射的頻率,過多的抽水注射會刺激滑膜下結締組織組纖維增生,以及滑膜組織老化等,使滑膜組織再生與修復能 力顯著降低,再治療就比較麻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