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幼儿行为偏差的个案分析

 实幼小妮 2015-06-03
  
  幼儿行为偏差的个案分析。

  一、事件

  “老师,我的卡通小图章不见了!我就放在书包里的。”尤尤大声叫着。

  “老师,我的含片也没有了!妈妈让我每天吃的!”昊儿着急地说。

  一个上午接连两个孩子的东西都不见了。除此之外,最近一段时间时常发生

  类似的事件。究竟是谁拿了这些东西呢?这个“案子”非破不可,否则事情会更加严重。

  二、是谁

  经过“立案侦察”,出乎意料地发现竟然是贝贝。因为在他的书包里发现

  了许多大家遗失的东西。这个平时乖巧、懂事又内向的孩子,怎么会是他呢?简直是不可思议!

  在孩子们尚未察觉的情况下,老师非常谨慎地观察贝贝几天,以便更进一步的了解他。

  1.贝贝在什么时候“拿”东西?

  *在自由活动的时间

  *在活动与活动转换的时间

  *不可预测的,任何时候

  2.有什么前兆?

  *贝贝玩着一个特别的玩具时

  *贝贝不被允许玩其他孩子的玩具时

  *贝贝持续观望想要的东西时

  *贝贝在属于其他孩子的东西附近逗留时

  3.贝贝“拿”了什么?

  *适合放在口袋里的小东西

  *其他孩子从家里带来的小玩具

  *幼儿园里的小玩具或材料

  *较大东西的零件(如拼图片)

  *食物

  三、原因

  1.贝贝想要的东西有问题

  这些小东西新、奇、特是贝贝所不曾拥有的。而他对所有权的观念不是很清楚,有时对物品拥有的欲望,和幼儿的冲动相结合,所以,贝贝拿了这些东西。

  2.贝贝想要得到成人的关注

  贝贝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与同伴交流,也不会主动与老师交流。在家里,父

  母忙于工作、家务,只是让他一个人玩。他内心有些什么想法常常会闷在心里。但是,当他看见别人与老师那么亲近,别人又拥有那么好玩的东西时,多么渴望也能象他们一样啊。

  四、教师的策略

  1.开展“所有权”观念的教育

  幼儿期的孩子仍在发展所有权的观念,最后会成为广义道德品行的一部分。

  而目前他们仍分不清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

  贝贝和其他同龄的孩字必须知道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不应该的,知道什么行为是被社会所接受的或不接受的。

  如果透过温和的方式引导贝贝学会了所有权的意思及其被尊重的理由时,他调整了价值观,会顾及他人的所有权。然而,当他拿了不属于他的东西时,会感到只是一种耻辱,会愤恨自己。

  2.以一种不让贝贝觉得自己是坏孩子的方式来处理

  (1)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他

  老师们不以他犯了错而冷眼相待,仍然和往常一样亲切的招呼他,友好地与他说话。让贝贝消除紧张感,觉得老师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自己所做的事并不是什么大错,仍然可以和以往一样自在的生活。

  (2)帮助他下台阶

  孩子虽小,但也是完整的人,同样需要成人的尊重。为贝贝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消除羞辱感,给他一个台阶下。

  “是你没有征得同伴的同意下拿来玩的,对吗?”

  “你只是想多玩一会儿,马上就要还给同伴了,是吗?”

  几句亲切的话语,让贝贝如释重负,又可以轻松、自然地面对老师、同伴了。

  (3)和贝贝交朋友

  贝贝会发生行为偏差,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成人的关注。

  贝贝正在学习尊重别人物品的概念,老师主动与贝贝交流、沟通,及时告诉他怎么做才是对的,并能从老师这里得到肯定与表扬。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阻止他再次出现不恰当行为。

  “谢谢你帮助老师把玩具送回家,你做得真好!”

  “贝贝,你把蜡笔都收进盒子里了。大家都象你这么做的话,我们的蜡笔就不会

  缺少了。”

  3.考虑变通的策略防止行为偏差

  (1)制定分享玩具的规则

  好玩玩具的主人拥有某些权利,他可以说谁可以或不可以玩这玩具。假如有一个孩子被玩具的主人阻止去玩这玩具,那么这个被拒绝的孩子就可能变得很气愤。这时,那无法得到的玩具变得更另人想要了。在这种情形下,可能会导致偏差行为的发生。在允许幼儿从家里带玩具或其他东西来幼儿园的情况下,师生共同商量制定一些分享玩具的规则:

  A、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分享各自带来的玩具。

  B、有较相对固定的区域,让孩子活动。

  C、提供一个玩具橱让孩子可以安全地存放从家里带来的东西。

  D、规定每周至少要让每个人轮流玩到玩具一次。

  E、要玩同伴的玩具前要征得同伴的同意

  (2)适当改变教室的环境

  拿走一个放在固定地方的玩具比拿走一个放在无固定的地方的玩具容易被及时发现。当教室里各类物品被随便的放置时,没有人明确知道教室里有什么东西,它们各该放在什么地方。师生共同参与清洁、整理教室环境。当每一件玩具都贴上标签,每一件玩具都有固定的摆放位置并且清楚可见时,这表示在教室里的所有东西都很重要。

  (3)相关游戏“有借必还”

  首先向全体幼儿说明教室里的东西和他们的东西有时候会被借走了。为了防止不开心的事情发生,需要每个人的帮助。

  每周五离园前,进行“有借必还”的游戏,学会整理书包。老师准备一个大箱子,事先放一些蜡笔或其他小东西到箱子里,避免有东西在书包里的孩子被标记。每一个人都必须整理书包,并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放入箱子。箱子里的东西归还到原本放置的地方或归还给它的主人,将无用的废弃物扔进垃圾箱。

  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这项搜寻活动,而不是以调查的方式。以平常心的态度进行这项活动,而不去羞辱有不恰当行为的孩子。我们把不良反映减到最低,只要指出东西必须放回原来的位置或归还给主人就行了。

  4.家园合作

  (1)在“家长园地”里向所有家长介绍幼儿“所有权”观念的发展,并

  请家长协助关心孩子的玩具、书包,是否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及时归还。

  (2)指导家长用温和的态度,冷静地处理孩子所发生的事。

  (3)作好个别儿童家长的工作。能多关注一些孩子,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多与孩子游戏、交流,多增强、鼓励孩子适当的行为,防止行为偏差。

  五、结论

  1.学龄前儿童“所有权”观念正在发展,出现行为偏差不可枉下断言。可

  以用温和的态度、平常之心积极地面对它。

  2.给幼儿更多的关注,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

  3.任何教育问题都离不开老师和家长,二者必须密切配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