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襄《持书帖》

 百了无恨 2015-06-03

         蔡襄《持书帖》,纸本,行楷,纵27.2厘米,横57.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此帖是蔡襄至和三年(1056)初知福州所作,系致友人的一通尺牍,内容谈到自己当时身体状况欠佳。钤有“知颐印记”、“颐”,安歧诸朱文印记。此作看出当时书坛的风气完全转向了诗文尺牍,充分体现作者楷书端庄规矩,且恬淡婉美的韵致。

       释文:襄启:数日前遣使持书棨戟之下,辄邀行舸光临弊境,计已通达当直,未审尊怀如何?惠然一来,殊为佳事。病躯不常得安,多缘饮食而致。山羊涩而无味,虽食不过三二两,鱼鳖每食便作腹疾,以此气力不强,日久必须习惯,今未凋适耳。蒙书并海物,多感多感! 谨奉手启上闻。不宣。襄上,宾客七兄执事。八月二十四日。谨空。

蔡襄行书《持书帖》

蔡襄行书《持书帖》

蔡襄行书《持书帖》

蔡襄行书《持书帖》

 近人马宗霍在其所著《书林藻鉴》卷九中评“宋四家”时给出了一句极贴切的概论:“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他在单独评价蔡襄时说道:“君谟书宋人皆奉为第一。行墨迟重,措笔安和,如养勇之士,入定之僧,使人不畏而敬,不狎而近,盖得体于平原,而才质稍弱,故气象逊其博厚,而颇有晋人冲虚之度。”一语道出蔡书得益于晋唐书风的滋养。

  一直以来,蔡襄在书法史上总处于尴尬的地位,四家排名中其年龄最长却排在最后;较之蔡京却因人品端正而占了本家太师的席位,颇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意味。

  宋代书法史专家曹宝麟先生在论及蔡襄的历史地位时说他“只能是一支'尚法’遗绪的安魂曲,而绝不是一座'尚意’发轫的里程碑”。尽管如此,蔡襄的努力却让“尚意”书家们很快明白了时代大势,因此蔡襄在北宋初期书坛上所起的作用就是“正本清源”。这个“本”和“源”便是融合晋唐。进一步探究,在北宋初期书坛混乱无序、废兴交替之际,宋人能很快找到这条书学之路,有赖于以下两点:一是经过从杨凝式到李建中等人的努力,加之欧阳修的鼓吹,“融合晋唐”已成趋势;二是宋初《淳化阁帖》的摹刻表明了官方的态度,即书学应以晋人为指归,并且这种态度极为苛刻,这从《阁帖》十卷中一半为“二王”法帖,却力避唐人之书的影响便可一目了然。很明显,官方的提倡对推动“二王”帖学影响之大自不待言,但还有两个原因让宋人的取法指向晋唐。一则唐人成就之高、影响之大非宋人人力所能避之;二则自宋初至蔡襄崛起,纵然已有李建中等人融合晋唐在前,但与此风气并行的另一股趋势便是“趋时贵书”现象。“趋时贵书”特指本于取士而生的书体,犹如清代“馆阁体”。先是李宗谔肥扁朴拙之风大行其道,“自此唯趋时贵书矣”(米芾《书史》)。之后宋绶的“朝体”名倾朝野。再后韩琦好颜真卿书,世俗趋之若鹜。“趋时贵书”虽然使宋人融合晋唐之风的步伐迟缓了些,但也让人们逐渐认清了唐人尤其是颜真卿书法的魅力。

  蔡襄早年亦受“趋时贵书”的影响,青年时代曾力学周越、宋绶。殊不知“第一口奶”最重要,蔡襄书法终生都被“悦俗取媚”所累。然令人钦佩的是,无论“趋时贵书”如何热闹,蔡襄并未耽于此,而是以古人为师,孜孜以求,起于“时贵书”而很快“取法乎上”,将融合晋唐之风落到实处,冲淡了人们对“时贵书”的顶礼膜拜,为稍后的苏、黄、米等人的出场作了铺垫。自此,师法晋唐成为宋人学书的主导风气。单从这一点来说,蔡襄居功甚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