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惠民县泰山行宫

 道场所志 2015-06-03

       泰山行宫坐落在惠民城北6公里处的省屯村,建于明代,距今约400多年。据资料记载,泰山行宫原为前后两院,院内有大殿、东西厢房、钟鼓二楼,殿内泥塑神像栩栩如生,曾一度香火甚盛。由于年久失修、日本鬼子占领时的破坏、文化大革命清洗等原因,使得其余部分早已坍塌、拆除,目前泰山行宫保存较为完好的只要前殿。前殿坐北朝南,东西长115米,南北宽80米,总建筑面积九千多平方米。该殿属砖木结构,青砖与白灰相结合砌成,房顶为黄绿玻璃瓦覆盖,飞檐翘角,为我国典型民族传统建筑风格。该建筑体为双顶坡、硬山式,飞檐挑角,斗拱歇山,主脊饰二龙戏珠,五脊六兽,两端大吻朝前,顶面以琉璃瓦覆盖,两山墙上部有彩色玻璃砖浮雕,龙凤、人物、神兽、亭阁等,均跃跃欲试。室内雕梁画栋,工艺精歁。东西山墙外部上端用方砖拼成戏曲、人物、神话、山水图案,画面布局严谨,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四扇门庄重威严,两扇隔窗古朴大方雕刻细腻,是鲁北地区仅存的明代的建筑珍品。
         泰山行宫是省屯人及周边民众自愿捐款为泰山奶奶所建。传说泰山奶奶全称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教认为她“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法力无边,神通广大;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相传泰山奶奶每年都下山一趟,且必到省屯村巡视、惩恶扬善。即使有自然灾害的年份,由于泰山奶奶的巡视、保佑,省屯村也是丰收年,所以省屯人就自发想到为泰山奶奶建一所行宫,以方便下山后在省屯的留居,省屯周边的村民听说后,为了想得到泰山奶奶眷恋,也自愿捐款加入到为泰山奶奶建行宫一事上来,从而有了今天的泰山行宫。
据史料记载,惠民县省屯的泰山行宫在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曾重修,1983年被惠民县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986年山东省拨款进行全面维修。为保护省屯泰山行宫这一历史文物,为研究明代建筑和当地的道教,2004年开始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