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成老年痴呆患者未能早期发现

 卢秀华的图书馆 2015-06-04

 

本报讯 (记者 张昭)阿尔茨海默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老年痴呆。此次阿尔茨海默病日,本报与合作医院共同开展的老年痴呆免费活动报名异常火爆,为答谢读者厚爱,本报与市安定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再推“30人免费活动”,为30名轻到中度的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全程免费的认知促进治疗。

本市老年痴呆发病率达10.73%

本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天津患有认知功能减退和痴呆的老年人为10.73%。然而,仅有4.3%的老人曾因心理问题求助过专业机构。

天津市安定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主任杨彩霞介绍说,目前对痴呆的研究发现,痴呆患病率随年龄增大呈上升趋势,几乎每增加5岁,患病率就增加一倍。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本市痴呆的患病率正在逐年增加,老年痴呆已成为老年人群需要重点防治的精神障碍之一。

杨主任建议,老人平时应多参加社会活动,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在短期内出现明显记忆力减退、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等现象时,要及早就医。家有老人的年轻人,则应关注老人精神状态,对一些异常表现要有所警惕,尽量做到及时发现老人疾病。

轻到中度是老年痴呆最佳治疗期

痴呆是由于大脑病变引起的综合征,临床特征为记忆、理解、判断、推理、计算和抽象思维等广泛的认知功能减退,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行为紊乱和人格改变。杨主任说,现有的药物仅能延缓但无法逆转老年痴呆的发展过程,早期给予针对性药物治疗或认知训练是延缓老年痴呆发展的重要手段。不过遗憾的是,90%以上的老年痴呆患者在早期未能被发现,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杨主任解释说,老年痴呆患者的变化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主要表现为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兴趣降低、性格有些变化,但日常生活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中期除记忆力继续衰退外,认知功能(计算、思维、逻辑判断)障碍明显,表现为定向障碍、思维和判断不清,以至于日常生活需要人帮助,人格也出现变化,产生一些怪异行为;晚期表现为极度痴呆、失语乃至完全缄默,大小便失禁,身体蜷曲而卧床不起,生活能力完全丧失。

认知疗法是不吃药的治疗方法

此次活动,安定医院康复科将为30人提供免费的认知促进治疗。认知促进治疗是英国国家健康临床优化研究院推荐的一种认知训练技术,在英国的治疗指南中,被推荐为轻到中度老年痴呆疾病首选治疗方式。

研究显示,该种非药物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优于常用治疗痴呆药物,且安全无副作用。具体为持续7周、每周2次每次45分钟的训练,包含肢体训练、声音刺激、童年记忆、食品、时事和人物的认知、词汇、创造性、事物的分类等多方面。这项技术目前在国外应用非常广泛,在我国尚处起步阶段,目前只有北京、天津两个城市掌握该技术。

同时活动中还包含“帮助照料者进行照料”的内容,专科医生会帮助照料者了解老年痴呆基本知识,掌握照料痴呆患者的照顾技能,减低照料者的心理压力,最终提高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部分服务同样是免费的。

报名条件

1.符合老年痴呆诊断—要求轻到中度患者。医院将为参与者进行免费老年痴呆评估,即便评估后发现不符合参与要求,评估部分也全部是免费的;

2.服用安理申且剂量稳定3周以上或尚未开始抗痴呆药物治疗的人;

3.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如果您符合条件,可拨打28201234报名,也可上新浪微博@城市快报发私信报名。报名时请标明您的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