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中整合使用涉农项目资金的几点建议

 枞之阳 2015-06-05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中整合使用涉农项目资金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12-07-25  来源:市委政研室 

  益阳市委政研室

  曾华

  统筹城乡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这些年,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为了使农村发展得更好更快,国家设立了许多项目、下拨了大量资金。如何有效整合好这些涉农项目资金,用好、管好涉农项目资金,使涉农项目资金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轨道,将之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用在老百姓最需、最盼、受益最大的项目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上级政策要求整合使用涉农项目资金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再次提出:“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抓紧建立支农投资规划、计划衔接和部门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完善投入管理办法,集中用于重点地区、重点项目,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2009年和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有效整合国家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根据中央文件精神,财政部于2006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财农〔2006〕36号,附后),明确提出了支农资金整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方法步骤、配套措施和工作要求。

  二、各地推动涉农项目资金整合使用的力度很大

  随着财政支农投入的不断加大,各地财政部门积极采取加强规划引导,创新整合机制,集中资金投入,强化资金管理等措施,切实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最大效益,努力为“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城乡一体化打下坚实基础。

  案例一:四川省宾整合涉农资金助力新农村建设。四川省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意见》(川办发〔2009〕45号,附后),按照《意见》,该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整合项目、聚集资金、整体打造、综合示范、集中成片、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载体,积极开展以县为主体的支农资金整合,以整合资金带动重大项目实施,逐步形成了支农资金归并合理、安排科学、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使用管理机制。一是明确整合范围。将各级政府安排的农业、林业、水利、农机、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生猪调出和产粮(油)大县奖励、农村公路建设、农业基本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都应纳入支农资金整合的范围(各种直接补助农民的普惠制资金、有特殊用途的救灾资金除外)。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成立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协调小组,由省政府有关领导任组长,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市(州)、县(市、区)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加强对本地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领导,研究解决支农资金整合中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加强绩效评估。为加强县级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将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连片扶贫开发、新农村示范片等项目县纳入支农资金整合绩效评估范围,对资金整合力度大、效益好的县给予奖励。四是加强部门协作。各有关部门立足大局、密切配合,积极支持支农资金整合。省财政部门加强组织和协调,牵头推进支农资金的整合,指导各县(市、区)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开展,在政策制定、制度设计、监督管理等方面为支农资金整合创造必要条件,促进支农资金整合稳妥有序开展。

  案例二:重庆市城口县整合涉农资金成效显著。为提高城口县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尽快改变城口县贫困面貌,近年来,该县通过项目“打捆”、资金“打包”的办法,整合涉农资金,加快推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城口县启动了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以规划为引导、以产业为平台、以统筹为核心、以强农为根本的涉农资金整合运行机制,将发改委、财政、交通、农业、农业综合开发、水利、林业、国土、扶贫、环保、科委、组织部、民政、残联、教育、卫生、计生等部门安排的涉农资金(除特殊用途的救灾救济资金、用途特定的专项资金和各种直接补助给农民的资金以外),实行统一管理,形成了“一个龙头出水”,促进了资金集约使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二是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在涉农资金整合中,该县改变资金“遍地开花”、“撒胡椒面”的分配格局,而是采取了“集中资金办大事”的思路,突出重点,明确主次,把“好钢”真正用在了“刀刃”上。整合后,涉农项目资金重点支持五大方面:⑴乡村道路、农田基本建设、农村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⑵农业特色产业化发展;⑶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移民搬迁;⑷教育、卫生、文化相关设施的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和五保家园建设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⑸支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推进村、特困村建设工程等。三是创新机制,部门联动。⑴加强组织领导。由县长挂帅,成立城口县整合涉农资金领导小组,县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办、环保局、林业局、农业局、交通局、水利局、民政局、国土房管局、移民局、审计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县发改委,确保全县涉农资金整合的顺利实施。⑵将涉农资金专项监管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有机结合。县财政局根据涉农项目的统筹安排,把本级财政投入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安排,并设立相应资金专户,统一安排,集中财力实施农业重点项目建设。⑶建立项目筛选和项目推介制度。由各涉农部门、涉农单位共同编制《城口县涉农项目资金申报目录表》,进行统一申报,并将条件成熟的项目推荐给金融机构或向社会招投标,引导民间和社会资本参与涉农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发挥好政府资源“四两拨千金”的作用。

  三、我市南县等地有整合使用涉农项目资金的成功范例

  南县县委、县政府针对以往涉农项目投资分散、建成项目配套设施不到位、工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等问题,在2009年,制订了《南县现代农业建设工程工作规章》,编制下发了《南县2009—2015年现代农业建设工程规划》,有效统筹规划涉农项目,整合国家涉农投资,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建设工程,又好又快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在工作中,南县按照“统筹规划、归口管理、分块建设、审定批复、监管考核”的工作要求,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和国土综合整治两个平台,协调建设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及标准粮田两个专项,做到涉农资金捆绑使用,涉农项目成片建设。2009年—2015年,全县计划完成总投资9.1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38.2万亩,重点打造南茅公路沿线和省道S202公路沿线两条“现代农业走廊”。按照“整村推进、成片推行”的建设规划,自2009年工程启动至今,已完成投资9600多万元,整理国土面积19200亩,新增耕地2162亩,改造中低产田15000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0000多亩。建成后的现代农业生产区域,耕地联片,水网勾连,阡陌交通,不仅保证旱涝保收,而且促进了高产高效。

  2010年,南县又将南茅运河带(纵贯南县育乐大垸,涉及南洲、浪拔湖、中鱼口、三仙湖和茅草街等5个乡镇,区域面积466.8平方公里,人口37.9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先导区。在先导区的建设中,该县将“整合项目资金,加大建设投入”作为重要保障措施。具体作法是:建立健全项目资金整合方案,打破行业界限和部门分割,科学整合各类财政性资金,切实加大先导区的建设投入。按照“政府引导、项目捆绑、资金整合”的资金投入机制,坚持并不断完善“以规划捆绑项目、以项目捆绑资金”为关键措施的资金整合运作模式。根据国家产业投资政策,统一项目规划,将各类项目实行捆绑规划,统一安排。坚持以项目覆盖区域为基点,将项目建设任务细化分解到有关部门,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组织办法和责任机制,由专门机构统筹调度项目资金。在整合使用各类项目资金实际工作中,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四不改变”。即不改变各类资金的使用性质,不改变资金的下达渠道,不改变各部门的管理职责,不改变资金监管体制。二是坚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实行项目资金“专户管理、专帐核算、统筹使用、共同审核”的管理模式,确保项目资金真正用于项目建设。三是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对于整合使用的项目资金,重点用于南茅运河统筹发展先导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南茅运河工程预计总投资10.8亿元,分5年实施,包括改造运河沿线排灌设施、全面疏浚河道、两岸建设挡土墙、改造和新建跨水桥梁、两岸园林式绿化和在集镇、桥头设置休闲风光带与亲水平台等七大工程。如今,在南茅运河两侧,长达 1.5公里的南茅运河生态走廊建设样板工程已竣工。沿线140余户民居统一实施“穿衣戴帽”,白墙青瓦的楼房,干净整洁的庭院,门前的绿树衬映着青绿的运河水,“一泓碧波清如许,两岸风光美如画”的景致初步呈现。

  四、几点建议

  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强化涉农资金管理,是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强化涉农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大举措,也是做好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需要。为了搞好我市涉农资金整合使用,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第一,组织好一次摸底。由市、县(市、区)财政部门牵头,对各级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进行认真清理,合理归并,形成目录。原则上,除救灾资金、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等特殊用途资金外,各级各部门管理分配的涉农资金以及各部门预算中用于涉农项目的支出,都要纳入涉农资金整合范围。

  第二,搭建好一个平台。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成立政策性农业投资公司和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根据此意见,按照以县为主整合的原则,结合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工作的推动,建议将县级信托有限公司打造成各县涉农项目资金整合使用的平台。

  第三,制订好一个规划。必须结合现代农业建设规划、城乡统筹规划的制订,配套制订好涉农项目资金的投入规划,并且在实际工作坚定不移地分年度、按区域实施。

  第四,修改好一个文件。市财政局认真起草了《益阳市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工作方案(讨论稿)》。《方案(讨论稿)》详细阐述了我市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的指导思想、整合方式、目标、原则、工作步骤、激励措施、组织实施、工作要求等事项,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文件初稿,建议加快修改、尽快下发实施。

  附:《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意见》

  《益阳市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工作方案(讨论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