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影像学对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作用的思考

 水共山华 2015-06-05

2015 年 5 月 8 日(13:30-16:50 306B 厅),2015 中国脑卒中大会上来自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黄力院长,将在影像论坛中针对“医学影像学对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作用的思考”这一话题发表相关演讲。  

脑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脑血管栓塞是引起缺血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但是仍有 30% 的患者无法找到具体的诱发原因。脑梗死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涉及到细胞毒性水肿、离子失衡、代谢性损伤和细胞凋亡等机制,同时,上述机制又相互影响,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经典的脑缺血半暗带病理生理诊断标准是 12ml/100mg/min<脑组织局部血流量 <20ml>20%),研究显示用于缺血半暗带判断最准确的参数是脑血流量(CBF)。

用于脑缺血半暗带诊断的其他 MRI 方法还有 MRS、R2 值,MRS 判断缺血半暗带是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指标,正常脑组织中测不到 Lac(乳酸)的波峰,脑缺血时有氧氧化障碍,乳酸堆积;同时,神经元的代谢物 NAA 降低。R2 值对血液去氧血红蛋白水平变化非常敏感,急性脑梗死发生时,组织中去氧血红蛋白含量升高,因而 R2 值升高。

MRA 和 DWI 不匹配也是诊断脑缺血半暗带的一种方法。其它判断缺血半暗带的方法包括 SWI 和 DWI、PWI 相结合,以及 PH 值成像灯。PET/CT-MRI 多模态成像也可用来判断缺血半暗带是否存在。15O-H2O PET 是测量脑血流量 CBF 的金标准,并结合 DWI 对缺血半暗带进行诊断。

总之,影像学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主要作用是首先排除脑出血,其次是判断脑血管状态,能够迅速地确定哪类患者最有可能受益于及时抢救(重建血供)。在 4.5 小时候,有条件的前提下,酌情对脑梗死病灶进行缺血半暗带评估,为个性化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影像学参考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