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可老先生学术思想儿科临床体会

 九真子 2015-06-07

李可先生在六经辩证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伏邪”的概念、病因、病机及“托邪外透”的治法,可谓千古第一人。

温病学说虽然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二句,提出了“伏邪”的概念并将其称之为“伏气”。但他们把“伏邪”当作特有的病因或病类来认识,尤其在伏邪的部位上,医家们各执己见,并无统一认识。

而自古以来诸家注解《伤寒论》时都会提到六经传变,无论是逐经传,还是隔经传,还是表里经传,似乎都是讲正传,因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是如此体现的。但《伤寒论》示人以规矩,更多的内容在于无字之处。李老提出的“伏邪”理论中,“伏邪”的形成过程是“正传”,而“托邪外透”的治法,体现的则是六经的“逆传”即由表及里,由脏及腑,这可以说是首创。“正传”可以表现在三阳病,也可以表现在三阴病。但“逆传”则多表现在三阴病中。

2009年笔者曾有幸于济南经华卉典古中医研究所在师爷身边侍诊。一张姓小儿心脏频发早搏,师爷问诊、把脉后处两方:一方以附子理中汤,二方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并嘱冬至前吃一方,冬至后服二方,服用半年。家长问半年后再当如何,师爷毅然回答半年后就好了。当时请教师爷,师爷说是邪伏少阴,从太阴调治,待正气渐足,天气一阳来复之时,顺势托邪外出。半年后李老又来山东,恰巧师父又让我再带此患儿到李老下榻处看望,此时患儿已经痊愈。此病例我经久不忘,师爷对“伏邪”的解释我也铭记于心。同时我更感慨于师爷对六经气化的把握竟如此精准。

之后,我便更勤于学习六经辩证,临床中也更注重“伏邪”理论的应用与总结。因初学医时师父让我从儿科入手,所以临床接触小儿患者偏多。临床中发现小儿与成人相较而言病因相对单纯,并且其本气自病的原因或六经之传遍规律也相对较为明显。下面我主要从“伏邪”对患儿一生的影响、儿科临床中对“伏邪”的治疗以及如何预防“伏邪”三个方面向大家作一汇报:

一、“伏邪”对患儿一生的影响

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孩童相较人之一生而言,即为之始,又为之足下。孩时健康,或有小疾正治而愈,始能应天时而成人。若幼疾误治,入里为害,命难保全。即便命守,亦难复其往日之茁壮。

经言: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之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此言女子之生长发育过程,然当下孩童多于七岁之前,肾气未盛之时,因喂养不当,多受病害。婴儿之时未能言语,多以哭声表达其所不适,父母多见哭即以乳养,以其饿而泣之,实则未然。待儿撑饱,营卫不调,外邪来袭,而成伤寒,实有夹积之象。本施之以饥,或加以按摩,亦自能调和。其父母又因爱之深,多以抗生素治之,或成肺炎,或成腹泻,或成心肌炎,严重的则成为肾病、血液病、免疫系统疾病等等,始入太少之地,待用药用针逆而施治,病去体已不键,非愈而邪以留深,三尺之寒始于此基。又待其咿呀言语,其祖父辈及其父母等又以膏粱之味力而塞之,不知其胃能容几何,病之又病,雪上加霜。待其七岁,尺虽更,发虽长,但肾气未必能充;二七天癸虽至,任脉虽通,太冲脉未必即盛,月事未必以时下,因久寒凝结,疼痛者甚多,因此而不能有子者亦甚多。三七于学校之中,吼歌耗气,上网费神,肾气未必平均,真牙虽生而未长极;四七发虽长极,筋骨未必能坚,身体未必盛壮,弱不禁风,手脚冰凉者甚众,现代医学所谓子宫腺肌症、多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如坯上之菌,层出不穷;五七之时因前之所积,婚后又耗元气,阳明脉早衰,面焦发堕,黑斑连连。阳气衰而阴气盛,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又多见于此。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始焦,发始白,因寒凝于下,阳气衰少,脾阳久虚,胃气久弱,木气自然妄而克之,而成一派土弱木郁之象,诸症蜂起,无可奈何,只能以“更年期综合征”统而命之。直至七七之时,已老态龙钟矣。

男女小异而大同,基础坚固,则能顺天时以长。儿时便久经摧残,至稍成型,又“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又怎能不半百而衰?

正是由于喂养不当、治疗上过用寒凉药物及抗生素等,“伏邪”才应运而生。有时我们在为成年患者诊病时,往往只问及或看到了发病之前近期的病因,却很难想到其七岁之前的“伏邪”问题。总之,儿时的“伏邪”对人的一生影响不可忽视。

二、儿科临床中对“伏邪”的治疗

(一)三阳病

邪在三阳经之间传变也是“伏邪”的形成过程,只是伏的不深,尚未至三阴之地。 如本是一太阳表证,治疗失机,即可成为太阳腑证(五苓散证等);亦可传为阳明腑证(调胃承气汤证等);亦可传为少阳经证(小柴胡汤证等。)但此类伏邪可从当经解决,并力求一剂知,二剂已。

1、孙××,3岁,发烧三日,咳嗽频繁,汗少,他医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无效。第三日打电话咨询,细问其小便偏少,口渴,体温38.5度,电话授方五苓散汤剂(桂枝10 生白术10 茯苓10 泽泻10 猪苓10)一剂,服用半剂烧退咳止。

2、杨××,5岁,发烧39度,无汗,大便干,舌红,脉洪大无紧象,处方:芒硝5 酒大黄6 炙甘草10,一剂。服半剂汗出烧退,一剂服完,大便下,愈。

3、张××,7岁,发烧3天,左侧腮红肿,腹痛,现体温39.5。西医诊断:腮腺炎合并胰腺炎,输水后胰腺炎得以控制,但体温仍高。舌红苔白根部黄腻,处方:柴胡15黄芩8清半夏10炙甘草10党参10生石膏45双花15蒲公英15,生姜3大枣3。一剂后烧退,腹部仍疼,问诊得知已2天未解大便。遂处方:柴胡15酒大黄9枳实6黄芩8清半夏8白芍8生姜5大枣5,一剂。腹痛愈,后以理中汤合小柴胡加减善后。

小儿为纯阳之体,其三阳证大多发病急,传变快,症状比较严重,但只要辩证准确恢复就比较迅速。不过,“没有内伤,即无外感”,在治疗三阳证的同时或之后需照顾三阴,特别是太阴,不然仍易反复。

(二)三阴病

小儿因其脏腑娇嫩,容易因饮食过饱而受伤害,从而形成三阴虚寒的基础。邪从三阳而入,不能及时透发,则稽留三阴则成“伏邪”。三阴统乎太阴,治疗上多从太阴调治,待其正气渐足,伏邪已露外透之机,便顺势而为,托邪外透。当然有些顽固性疾病需反复多次这种扶正、祛邪的过程方能将伏邪去净,达到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并且据临床观察“病之所入亦为病之所出”,治疗得当,即可使伏邪由三阴向三阳传变,邪从哪经入往往就会从哪经出,如肾病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过程中,经常见到患儿出现太阳证的发烧等症状,并且每次发烧按太阳证治愈之后检查指标都较前有明显好转,此即正气渐足,病由三阴经向太阳经传变。再如曾治一肠系膜淋巴结炎重症张姓小儿,治疗过程中两次出现少阳证高烧,都以柴胡剂加减治愈,并且每次发烧之后,腹痛都有明显减轻,此即病邪由太阴向少阳疏解。当然也有许多三阴病属于喂养不当,本气自病,调理三阴,病即愈于三阴。但总体来讲三阴诸疾当整体把握,守住思路,不可见招拆招。

1、系统性红斑狼疮

魏×× 女 1997年11月5日(阳历)出生。

2011年8月19日,初诊。

患者经北京某医院诊断为系统系红斑狼疮。来诊时身体浮肿,动则汗出,间歇性发热,停经一年余。每天服用激素11片,补体C3,C4皆不正常(初诊未记录具体数值,2012年12月30号检查结果:补体C:30.88↓(0.89~1.87),C4:0.11↓(0.15~0.39)。)尿检:尿潜血+,尿蛋白++。症属邪伏三阴,欲透不能。法当补益三阴,拖邪外透。初诊处方:生黄芪60 附子30 干姜20 炙甘草20 桂枝40 白芍40 生姜1两 大枣10枚,7剂。后以四逆汤加减,真武汤合麻附细加减,柴胡桂枝汤加减间隔使用,治疗至2012年2月13日,激素减为6片,月经已至。2012年7月9日激素已全停,检查所有指标已正常。

按:系统性红斑狼疮其红斑、发热、动则汗出,诸多指标不正常,症状纷繁复杂,并且表面看似乎多属热像。实则是由于脾胃受损,化生卫气不足,不能固护体表,而至邪气侵入。再加失治、误治致使邪气从阳入阴,成为“伏邪”。

2、类风湿

张×× 男 2003年12月6日出生(阳历)

2011年8月22日,初诊。

患者发烧1月余,午后潮热37度多,C反应蛋白:20.3↑,血沉43↑。晨起手沉僵。抗“O”207↑,类风湿因子<9.69。免疫球蛋白E“296.00↑”,支原体“1280”。曾于某省级医院找知某名专家与膝盖处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未效。

初诊处方:生芪20 桂枝15 白芍15 炙甘草12 生麻黄9 附子15 干姜25 葛根30 生姜5片 大枣5枚。3剂。之后随症加减至下方:生黄芪60 附子30 生麻黄15 细辛10 桂枝25 赤芍25 炙甘草15 生薏米30 当归10 生姜10片 大枣10枚。基本维持上方应用至2012年1月7日,血检:抗“O”<55(0~200),C反应蛋白:<2.97(0~5),血沉:5(0~15)。已正常。后以附子理中丸善后。治疗过程中出现过咳嗽,以四逆汤合小青龙汤加减治愈。

随访一年未再犯。

按:此例类风湿初为太阳表症,失治误治,致使邪入三阴,纠结于关节经络成为“伏邪”,反复多次使用“托邪外透”法方至痊愈。

3、肾炎、肾病综合症

王×× ,男,生日:1998年3月5日(阳历)。

2010年6月13日,初诊。

经某省级医院确诊:1、肾病综合症,2、胆囊结石。2010年4月18曾入院治疗。现身痒,纳可,大便正常,眠不安。服激素50毫克,肌酐43.7,甘油三酯2.15,总胆固醇8.06。

初诊处方:附子20 肉桂5 人参20 炒白术30 干姜30 炙甘草20 砂仁15 生半夏20 厚朴15 枳实9 焦三仙各15 茯苓30 柴胡20 金钱草45 鸡内金30 海金沙20 生姜5 大枣5 。中间曾多次出现外感症状,皆以四逆汤合小青龙汤加减治愈,处方如下:附子30 干姜40 炙甘草20 茯苓40 细辛25 生麻黄15 桂枝30 白芍30 葛根45 蝉蜕15 生姜10 大枣10。嘱其家长激素逐渐减量。

服药至2010年8月23日因左膝疼入院检查,西医诊断为:左膝髌骨突出(软骨炎)。此时激素减为5片,尿检含有微量蛋白。排气多,体重较前增3斤。

10月31日停激素,之后三次尿检指标均正常。后继续理中剂善后,已经痊愈,髌骨软骨炎亦痊愈。

按:此例患儿因三阴虚寒,阳不卫表,而至邪气直入,稽留三阴作崇。治疗上从太阴调治,去其寒凝,复其中气。待正气渐足,“伏邪”已露外出之机,则顺势拖透,反复多次方至痊愈。开始时其父母听某医院医生言感冒会加重病情,每见“感冒”就害怕,但每次“感冒”之后检查指标都会有所好转,后来历经解释方明此为“伏邪”作祟。

三、如何预防“伏邪”

正气不足是“伏邪”形成的基础。若正气足,小儿多不受邪,即使受邪,也多从三阳经传变,治疗上相对简单。若正气不足则容易受邪,并且邪气容易由表入里。治疗上过用寒凉药物或抗生素则容易致使邪气迁延而生他变,成为“伏邪”。而“多食”、“误治”又是小儿正气不足的主要原因。

古人所云:“要想小儿安,须得三分饥和寒”是秘法。张子和《儒门事亲》中曾引《玉符潜诀论》一段话:“婴儿之病,伤于饱也。今人养稚子,不察肠胃所容几何,但闻一声哭,将谓饥号,急以潼乳纳之儿口,岂复知量,不吐不已。急稍能食,应口辄与。夫小儿初生,别无伎俩,唯善号泣为强良耳!此二者,乃百病之源也。”可见,要想小儿远离疾病,必须首先保证其合理适量的饮食。儿科疾病的预防应当注重对中焦脾胃的调理。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伤则气机失常,诸病蜂起。脾胃复,正气足,则邪气自去。“伏邪”也便无法形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