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学堂|高建忠谈如何多途辨识用经方?(四)

 qlxzwx 2015-06-07


主持人说

经方学堂,致力于打造中医精品微课堂。经方学堂愿与您一起品味中医旨趣,一起学习中医经典,有梦想,不孤单,经方学堂永远与您相伴。


推理辨证,拓展经方应用。

曾治高某,女,47岁。2011年4月23日初诊。

患者为体力劳动者,近1年来屡患崩漏,经口服中药治疗,月经渐规律。近2周左膝肿痛,影响行走,故来诊。诊见左膝肿痛,肤色未变,周身困乏,精神欠佳,纳食尚可,大便调。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大。

证属阳气虚弱,湿停络阻。治以温阳益气,利湿通络为法,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

处方:生麻黄5g,细辛3g,制附子12g,生黄芪20g,怀牛膝10g,防己10g。3剂,水冲服。

4月26日二诊:药后昼夜昏睡,除他人唤醒进食三餐外,多数时间处于沉睡状态。左膝肿痛明显减轻,周身困乏也有所缓解。上方继服7剂。

5月3日三诊:昏睡渐减,精神明显好转,左膝已无肿痛,活动自如。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细缓。嘱服补中益气丸善后。

本案初诊,脉症合参,并不能直接辨出麻黄细辛附子汤证。即使辨出病机,似乎麻黄细辛附子汤也不是首选方剂。之所以选用麻黄细辛附子汤,主要依据推理。络阻因于湿停,湿停因于阳气虚弱,在补气利湿基础上,取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温振阳气、温通经络之功。

经方的临证使用,由“有是证,用是方”,进而参合医理的推导,也是拓展经方临床运用的途径之一。

栏目主持:刘观涛

新媒体编辑:王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