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琴史初探 | 「琴」字

 逸雨轩v 2015-06-07


字最初的写法至今不得而知。虽说在《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多处被提到。其中收集的诗被认为来自公元前一千到七百年间,但在百年之后才编纂成为诗集的形式在同一或稍后时代的一些史书中也曾被提及同样,保留下来的文本则来自稍后的时期。但在甲骨文中——所见的最早文字出自公元前一三百年——却没有此字,在同一或稍后时期的金文中也未出现过。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最古老的“琴”字,来自马王堆出土的一本公元前168年的书。此书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简册,用麻线或丝线将竹板条系在一起做成。书中文字是为墓中各种陪葬物品所写的清单。

在其中两块竹板上可见“琴”字,但这两个字在造型上却很不一样。字的下半部确实有相似之处,但上半部却完全不同,至今也没人知道它们试图描绘的是什么。我稍后再回头来说说它们。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时候,其得力承相李斯以“小篆”为标准,首次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但当时的文件和石雕青铜器上都不曾见到古琴的“琴”字。小篆后来成为中国书法六种基本字体之一,现在仍被使用在一些装饰性的地方,比如书法、印章或者在瓷器和丝绸的图案上。

此类情形中笔画的造型上可有相当多的变化。其中一个例子是“寿”字,常常可见到上百种的风格和字形。

三百年之后,东汉学者许慎121年在其注解了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字的语源学字典《说文解字》中,也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做了些修改。其实许多字早在那时就失去了它们最初的形式,包括许慎在内,没有人知道那些字从前的样子。一直到20世纪初甲骨的发现之后,字的古老形态才终于为世人所知。

但在许慎的《说文解字》后近两千年的时间里,陆续出版了一系列的诠释版本。字在那里常常又是些全然不同的形状,完全出于审美的需要,就像“寿”字那样。语言学家在20世纪以它们为基础,对此作了不少富于想象力的分析和猜测。


诸多评论家认为“琴”字就是古琴的样子,但后来的学者对此却持有异议。“琴”字的上部是琴底的轸和两个固定琴弦的雁足。有人分析说:因为古琴往往是玉做成的,在此自然有个“玉”字。另外有人却说:不然。之所以有个“玉”字,是表明该乐器的珍贵。还有人说:“琴”字的上半部显然是这乐器本身外形的再现。把“琴”字拉长,便是一张古琴。

这些解释无一让人完全满意。但仔细看看那两个从马王堆发掘出来的写在竹板上的“琴”字,上半部确实是两个“玉”字,自然可理解为同“玉”相关。

在古代中国,玉石磐是最重要的乐器之一,经常用于朝廷皇室的大型典礼中。玉是最坚硬的石头之一,敲打它,发出的声音干净而清脆。

这类乐器的历史要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它最早只是一块石头而已,大约30~40厘米宽,60-80厘米长。渐渐地古人开始把一连串有音调的磬挂在梁上,做成一套可以打击弹奏的乐器。直到现在它们仍是儒家典礼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直到上世纪80年代,北京广播电台的招牌主题乐《东方红》都是用现保存于故宫内的磐演奏的


众所周知,古代的君臣都佩戴着镶有饰物的腰带。上面有一些嵌在丝带上的玉石。拂衣举步之际,玉石相碰,叮当作响。许多古琴也因有诸如此类的装饰而得名,如古乐器:“九霄环佩”,“玉玲珑”,“金风吹玉佩”等。

古代的文字发明者用两个“玉”竹字来表明古琴音乐,似乎不无道理。我们熟悉的玉石发出的清脆声音,立刻唤起我们对音乐、典礼和仪式的联想。

“琴”字下面表音的部分是个“今”字,让人忍不住想,造字者不仅是用“今”字来标明发音,而且以此让人联想到音乐所具有的神奇力量,使天地交合,此时此刻,让所有参与典礼仪式的人,与磐以及其他乐器,诸如笛子,编钟、竽、琴和瑟组成的交响融合在一起,互相共鸣。

但如此推测其实是无济于事的。“琴”字下部有时也写作“金”字,这使我们的分析又回到了原点。

根据高本汉对古代音韵的还原,“今”和“金”字的发音之接近,可以轻易地相互替代,这说明,“琴”字的字形,不仅是乐器本身的形状,而且是既表意又表音的。如果有读者对于一个字可以表音感到惊讶,可以参阅《汉字王国》中“意与声”章节,那里有更多的解释。

我们今天也就只能到此为止。在考古发掘能清楚地展现“琴”字最早的形象之前,我们只有耐心等待。





本图文选自《古琴》,作者 林西莉。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0:311-3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