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氏族源初探

 广东黄汉光 2015-06-09

黄氏族源初探


 

作者:福建漳浦黄玉磐

 

  纵观史书,姓氏书和谱谍,历代史家学者对黄氏族源问题,诸说不一。历史上较有影响的几家见解,分别归类于下:
  1、“黄,出自陆终之后”。南齐王俭《姓谱》、唐林宝《元和姓纂》、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力主此说,以及《百家姓》、《广韵》、清《百家姓考略》、今《百家姓新注》、台湾《中华姓府》、闽、粤、台和东南亚黄氏族谱多此说。
  2、“黄,出自金天氏台骀之后”。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力主此说。
  3、“黄氏出自高阳氏和金天氏二元说。明宋濂《宋学士集》、清道光武威张澍《姓氏寻源》力主此说。
  鉴于各家见解,不论对河南潢川之黄,还是山西汾水之黄,或是湖北汉东西黄,都称“受封于黄,以国为氏”,都认为是天子“赐土命氏”,但究竟因何赐土,因何命氏,各家都末能提供详实可信的具体资料,是非末辩,至今仍成为末破译的千古之迷。黄氏族源问题自然成为历史上百家争鸣的研究课题。
  眼下单纯凭借这类志书、姓氏书和谱谍所提供的资料从事研究,显然有很大局限性,务必根据文献典籍所载。在正确理解古汉语原始涵义的基础上,从人类学,民族学和考古学等多门科学中,探索研究史前原始族群的形成,原始宗教信仰的图腾崇拜,母系氏族社会婚姻制度的演变,氏族之间结亲联盟血缘关系转化等错综复杂关系中,梳理出黄氏族源之由来,繁衍迁徙和黄国的建立等等,以考证黄姓血统的根源。
 

一、黄姓之由来

 

  黄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第八大姓。黄氏先族黄鸟氏是古老的氏族,探讨黄姓族源的由来,必须先探讨中华民族姓氏的来源。历代研究姓氏来源的主要历史依据是《左传》。
  《左传》:鲁隐公八年,无骇去世,羽父为他请求谥号和族氏。隐氏询问众仲有族氏之事。众仲说:“天子建德,因生于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南宋郑樵说: “凡言姓氏者,皆本《世本》、《公子谱》二书。二书皆本《左传》,然《左传》所明者:因生赐姓,胙土命氏,及以字、以谥、以官、以邑五者而已”(《通志氏·族序》)。
  所谓“胙土命氏”,就是说:天子分封诸侯、贵族或功臣食邑,并命以其“字、谥、官、邑”名称,作为其后代子孙的姓氏。如:“以字命氏”:鲁隐公命以无骇的 “字”,作为子孙族氏,称为“展氏”。“以谥命氏”:如:“戴氏出自子姓,宋戴公的子孙,以祖父谥号(戴公)为姓,称为戴氏”“以官命氏”:如“史氏出自 周太史佚之后,子孙以祖父官名(太史)为姓,称史氏”,“以邑命氏”:如“卢氏出自姜姓。齐文公曾孙傒为齐正卿,食邑于卢,子孙以卢为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随着人口的增长,国家的发展,诸侯、贵族的分封,派系逐渐增加,以“字、谥、官、邑”四种命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后世逐渐加以扩充,至东汉王符说:“或传本姓,或氏号、邑、谥(如王孙公孙),或氏于官(如司马、司徒),或氏于字(如孟孙、叔孙),或氏于事(如巫、L(隐、占卜)、匠、陶),或氏于居(如东门|、北郭),或氏一于志(如三马、五鹿)”(《潜夫论·志氏族》)。除“传本姓”外,扩充到十种。至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所辑录的命氏种类就增加到三十二种。以上所说的都属于“胙土命氏”的族氏来源。
  黄氏先族是远古氏族,其族氏来源不是属于史后“胙土命氏”的范畴,而是属于史前的“因生以赐姓”。东汉王充说:“古者因生以赐姓,因其所生赐之姓也”(《论衡·诘术篇》)。而史前各氏族究竟因何而生?因何赐姓?据《春秋*公 羊传》:“古者圣人皆无父,母感天而生”。就此说问题如查录有关史志所载:传说“女登感神龙生炎帝(《春秋战元命苞》)。“附宝感北斗生黄帝”(《史记正义》)。“女节梦星虹生少昊”(《竹书纪年》)。“颛顼母感星光而生颛顼”(《史记索引》)。“庆都与赤龙合婚而生伊耆(尧)”(《初学记》)。“握登感 枢星而生重华(舜)”(《竹书纪年》)。这此神圣的始祖母与自然界生物交感而生子,似乎是无稽之谈。若透视这些神话中迷雾,便可揭开原始母系社会蒙昧野蛮时代,原始族群穴居山林,搜狩为生。男女混居,血统群婚的奥秘。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庄子·盗跖》)。这时“古者圣人皆无父”之说,就不感到荒唐可笑。
  因何赐姓?王充说:“禹母吞薏苡而生禹,故夏姓曰姒;契母吞燕卵而生契,故殷姓曰子;后稷(弃)母履大人迹而生禹,故夏姓曰姒;契母吞燕卵而后契,故殷姓曰子;后稷(弃)母履大人迹而生后稷,故周姓曰姬“(《论衡·奇怪篇》)。从文字学分析,许慎说:“姓,从女从生”(《说文解字》)。如禹母吞薏苡,“苡”去“艹”加女旁,作“姬”姓;契母吞燕卵,卵孵化出子,为“子”姓;弃母履大人迹,“迹”从足亦声。亦与叵(颐)同音,借音寓意,“叵”加女旁,做“姬”姓。

1、黄,因生以赐姓
  史 学家吕振羽说:“在原始社会某原始群团猎取某种生物为其食物的主国来源,因而被其他群团称为某种生物的名称”(《简明中国通史》)。黄氏先族群团猎取黄鸟(黄莺、或称黄鹂)为主要食物,后来由于生产工具进步,猎取更多样食物,便觉得原来常食的黄鸟会唱歌跳舞,是精灵可爱的吉祥物,便产生崇敬的感情,于是禁 止捕吃黄鸟,逐渐认为黄鸟是自己的祖先化身或转世而来的,相信它有超自然的神力,会对本氏族全体成员起保护作用,尊崇为守护神,这样黄鸟便成为黄氏族群崇拜的图腾。其他群团便称呼黄氏族群为“黄鸟图腾”。如“食蝉的舜的先族,便被称穷蝉图腾;食三青鸟的西王母群团,便被称为三青鸟图腾”(《简明中国通史》)。
  1963年—1979年,山东省莒县陵阳河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尊”,高60厘米,刻画着“阳鸟负日飞行图”,据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三千年遗物。距今约五千年前,创造大汶口文化的是各支鸟氏族,崇拜鸟,以鸟为图腾。那负日飞行的“阳鸟”,正是氏族奉祀的图腾。
  中华各民族都有图腾崇拜。如:“满族、朝鲜族为鹊较腾,维吾尔族为狼图腾,藏族为猴或海狗图腾,蒙族为苍色狼或白色鹿图腾……东南沿海地区百越族各支有对蛇的图腾崇拜……
  苗、瑶、畲、水、侗、僮等各族都奉盘瓠(狗)为图腾”(《简明中国通史》)。
  “图腾”,是美洲印第安语音译,其本义指原始社会族群,认为与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就为本氏族或部落的图腾,摆在祭坛上奉祀,或装饰在旗帜上,为本氏族的族徽和血缘标记的姓氏。恩格斯说“摩尔根《古代社会》:在美洲各地土著中,所有的氏族,都是以某种动物或无生物命名,从没有以个人命名的。如在新墨西哥的摩基村的印第安人中,氏族成员称他们就是本氏族命名的那种动物的子孙”(《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与远古中华民族各氏族姓氏来源完全一样。
  黄氏先族就是以黄鸟图腾的名称作为本氏族的姓氏,称为黄鸟氏。如《诗经、商颂、玄鸟》诗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的父系祖先是契,契的母亲简狄吞燕卵而生契。所以说:商出自玄鸟氏,也是图腾名称为姓。又如“黄帝先族有虫乔氏,黄帝少典之族有熊氏,神农先族神龙氏,尧的先族有娥氏,舜的先族穷蝉氏”,都是以图腾名称为姓。(《简明中国通史》)。
  黄氏先族“因生于赐姓”,简称黄姓,沿用至今已五千多年,“在汉人姓氏中,如:马、牛、羊、邬、鸟、凤、梅、花、叶、山、水、云、石、毛、龙、冯、风等,都是图腾名称的遗留”(《简明中国通史》)。

2、黄,因姓造字
  据郭沫若《金文丛考·释黄》:黄,是象形字,不是形声字。黄字上头不是“草头”,而是缠系玉璧的“佩衿”;中间一横是“玉珩”,环状物就是“玉璧”;下部不是“八字”,而是玉佩的两条“垂缨”。“黄”是玉佩图象的象形文字。古代称玉璧为璜,璜就是半璧,双璜合为璧,制成玉佩。《正字通》说:“黄石为璜”。即采用黄色或朱黄色宝石 雕琢为璜。黄与璜形相似,字相同,借形寓意,借音寓意,黄就是璜的原始文字。在商周青铜器铬文中,凡铬记尝赐玉佩,称都“朱黄”。如《王臣毁铭》刻“赐女朱黄、玄衣”。《郢毁铭》刻“命女赤芾、朱黄、玄衣”。《三年颂鼎铭》刻“赐女玄衣、赤芾、朱黄”。这些铭文“朱黄”,都是指玉佩。可见黄氏祖先观物取象创造的黄字,具有汉字象形、象音、象意的特点:借形寓意,借音寓意,由字形的图象化到字 音字义的意象化相契合。这就给人们真切地理解:黄氏先族之所以选择朱黄玉佩图象创造出“黄”的象形文字,以表示图徽、族徽和血缘标记姓氏的意义所在。
  据考古学家考证,在距今约五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寻玉器雕琢和使用进入繁荣时代,称为玉器文化时代。玉器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颗璀灿明珠,在世界玉雕工艺史上占有权威的地位。夏商周三代直至秦汉,统治阶级在祭祀、封爵、聘问、婚姻、居住、军旅、兵守等活动中,都离不开形形色色的琮、圭、璋、璜、璧、环、王央、等玉器。其中以双璜制成的玉佩,让佩带者在进退礼让中能温文如玉,合乎规矩,成为一种礼乐制度的道德规范和仪节。认为玉是自然界阳物的精华,称为宝玉、瑞玉。佩带玉器可以护身辟邪,食玉可以养生,延年益寿。屈原《九章·涉江》诗:“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还认为随葬玉器可使尸体不腐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金镂玉衣”,就是典型物证。
  1983年,在河南潢川南面光山县宝相寺,发掘了古黄国国君—黄君孟夫妇合葬墓。出土大批玉器、青铜器、丝织品和竹木漆器,多达二百多件,其精湛艺术水平无与伦比。随葬物以玉器为主,不但数量多,而且精美绝伦。这在其他诸候国墓葬中尚属少见。黄君孟随葬物共70件,玉器占54件,黄君夫人随葬物共169件,玉器占131件。随葬物以玉器为主,既见黄氏祖先是雕璜琢玉的能工巧匠,也说明黄人以玉佩图象创造“黄”字的客观原因。随葬大量玉器又以玉佩为主,玉佩象征黄国族神,既代表黄国,也蕴涵着族神保护的原始宗教文化心理。

3、黄为图徽、族徽和血缘标记
  黄氏先族发源于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古代叫做黄水,后繁衍迁徙所居之处,多以黄命名。南迁河北迁安县有黄山,束鹿县的黄丘。进入山东黄县有古黄城,迁河南有内黄、外黄、黄池、黄亭。一支进入山西汾水建立黄国。另一支进入河南潢川建立黄国。汾川与潢川黄国,分别被晋、楚所灭,子民成为奴隶散居各地,仍以“黄”为血缘标志命名。如湖北黄陂、黄安、黄石、黄梅、黄冈。安徽黄家墩,浙江横山黄婆桥,福建福州黄巷、莆田涵江黄港、太宁黄家寨、漳浦黄仓。湖南衡州黄洞蛮。广东龙川黄布、惠阳黄埔、饶平黄冈,广西黄家洞。香港九龙黄坊等等,都是黄氏命名的血缘标记。
  总之,黄氏族源问题,因历代前贤对《左传》:“因生以赐姓”和“胙土而命氏”,两类姓氏来源的概念混淆不清,把“因生以赐姓”的“赐”误解为天子赐土命氏。因此,对黄姓族源的研究探讨,始终未能突破“胙土命氏”的范畴,这便引发黄氏族源的血缘之争。其实各家所争的都是族外婚姻血缘关系的祖先,都属于“氏”, 不是“姓”,是流,不是源。黄姓族源应上溯史前原始母系社会的图腾崇拜,“因生以赐姓”,即天地自然恩赐的黄鸟氏,这才算是古黄姓的族源。
 

二、黄氏族源血缘之争

 

(一)、“黄,出自金天氏之后”说 
  宋邓名世依据《左传》:昭公元年,郑国子产对晋文公说:“昔金在氏,有裔子曰味,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并据东汉贾逵说:“四国台骀之后”(见宋裴马因《史记集解》)。因而断言:“黄,出自嬴姓(台骀)……其后为 沈、姒、蓐、黄四国,以国为姓”(《古今姓氏书辩证》)。这成为“四国台骀之后”论者津津乐道的史料依据,但历代论者却未能提供更翔实可信的史实资料。 
1、汾川黄国并非台骀之后
  据史学家何光岳说:“黄国之先乃东夷族鸟夷的一支黄夷之后,黄夷亦即黄鸟族,起源于燕山之北黄水一带,南迁河南的内黄、外黄、黄池、黄亭一带,与华夏族交往,进入山西汾水下游,建立黄国。一支则南下河北、山东……”(《东夷源流史·黄国的来源和迁徙》)。
  据《春秋三传》:“爵姓”栏目所载:“沈,有爵无姓”;“姒、蓐、爵姓皆无”;“黄,有姓无爵”。“沈、姒、蓐”三国既然都无姓,即尚不了解其族源出自何姓。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沈,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子聃叔季,字子揖,食采于沈,《春秋》鲁成公八年,为晋所灭。”王充《论衡·奇怪篇》说:“禹母吞薏苡而生禹,故夏姓曰姒”,为姒姓始祖,可见,“沈”的族源应该追宗周文王姬姓,“姒”的族源应该追宗夏禹姒姓。“蓐”无考。“黄”出自黄鸟氏。所谓“四国台骀之后”,自然查无实据。
  颛 顼帝时代,台骀受封于汾川之国,其所管辖的“沈、姒、蓐、黄”,当时仍处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尚未形成部落国,实际是指地区名称。如“黄”在颛顼时代仍称为“黄鸟氏”,居绛县西的横水,也叫“黄水”。聃叔季食采于“沈”,这分明是指地区或城邑名称。所谓“以国为姓”,那是到夏商周三代才逐渐形成的部落国。 贾逵因何说:“四国台骀之后”?其主要原因是对“沈姒蓐黄实守其祀”的误解,认为是祭祀祖先。古代宗教祭祀和战争是国家两件大事。《礼记·祭法》:“圣王之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火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疏注:自炎帝传至文王武王,都是“法施于民者也”,大臣“以死勤事”或“以劳定国”,或“能御火灾”,或“能捍大患”,都应祭祀。祭祀明君和有功之神,意义深远,列为国家大事。
  犹如台骀治水有功,封于汾川之国,后为“汾水之神”,举国臣民依《祭法》为其立祠奉祀。晋国介之推为晋文公复国立功,不幸牺牲。晋文公令全国民臣于清明节前一日,上山致祭,全国不生火,称“寒食节”。唐初陈元光平定“绥安之乱”,卓有功勋,献出生命,累封为“开漳圣王”,宋代林默姑娘为避风渔旅商船导航,也献出生命,累封为“天下圣母”,成为海早守护神。海峡两岸立庙数百座,奉祀者并非都是其子孙后代。
  子产此次出使晋国,为解除晋文公于病中忧虑台骀“作祟”思想,因而强调台骀治水之功,深受举国臣民尊崇的“汾神”,不会作祟。所谓“四国台骀之后”,分明曲解了子产“实守其祀”原意。

2、黄氏与金天氏无结亲联盟关系
  《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国国君应鲁昭公之聘,讲述古代官制设置之事:“我高祖少昊挚即位时,凤鸟正好来到,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鸟来命名:凤鸟氏掌管天文历法,玄鸟氏掌管春分秋分,伯赵氏掌管夏至冬至,青鸟氏掌管立春立夏,丹鸟氏掌管立秋立冬等长官。祝鸠氏就是司徒,且鸟鸠氏就是司马,鸬鸠氏就是司空,爽鸠 氏就是司寇,鹘鸠氏就是司事等各部门长官。五雉分别为五部门手工业长官,九扈分别为九部门农业长官。”
  据史学家吕振羽考证:“属金天氏的子图腾和孙图腾有:玄鸟氏、青鸟氏、丹鸟氏和祝鸠氏、且鸟鸠氏、鸬鸠氏、爽鸠氏、鹘鸠氏”(《简明中国通史》)。其余伯赵、五雉、九扈等氏族即属于联盟成员。《左传》所记这廿四种鸟氏族,不论是金天氏的子图腾或孙图腾氏族,还是属于联盟成员的各氏族酋长,都分别被任命为部 落联盟各部门长官。此外,并无记载黄鸟氏参与联盟之事。由此可见,黄鸟氏既不是金天氏的子孙图腾,也不属于金天氏部落联盟成员。郯子所列举的东夷部落联盟成员各氏族中,也不见鸾鸟氏、皇鸟氏和琅鸟氏参与联盟。
  古代氏族以婚姻为纽带组成部落联盟,婚姻是部落联盟的主要因素。黄鸟氏既无参与金天氏部落联盟,就不存在与金天氏有婚姻血缘关系。或许有人质疑:东夷人的黄鸟氏,因何没有参与东夷集团的部落联盟?
  据《诗经·小雅·黄鸟》诗云:“黄鸟黄鸟,无集于谷(树木),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谷(友善)。我言旋言归,复我邦族”。下二章反复强调:“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联盟)”;“此邦之人,不可与处(共处)”。《黄鸟》这首诗,反映古代氏族之间联盟解体,难与共处,因而迁徙他邦,重建邦族的社会现象。接着下一首《我行其 野》诗云:“我行于野,蔽芾其樗(恶木)。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养),复我邦家”。此诗反映古代氏族之间婚姻变故,联盟解体,重返邦家的社会现象。
  这两首诗反映古代氏族彼此之间婚姻变故,联盟解体的历史事件。东莱吕祖谦认为是反映“周宣王之末”的社会问题。东海王肃说:“周宣王躬行仁义以道民,厚矣”。朱熹说:“未见其为宣王之世,下篇(《我行其野》)亦然”。从诗中反映的历史背景分析,笔者认为是反映母系社会族外对偶婚姻结盟初期,氏族之间的婚 姻是维系政治联盟的纽带。婚姻一旦变故,必然导致氏族之间联盟的解体。《黄鸟》和《我行其野》两首诗,诗人从婚姻和联盟的不同角度取材落笔,揭示之间利害的因果关系。
  《黄鸟》释题:“托为呼其黄鸟而告之”。其所呼告的黄鸟,正是氏族所崇拜的保护神—黄鸟图腾。“托”,就是寄托、依靠。呼唤族神黄鸟保护氏族成员,排除灾难,安全转移,重建邦族。《黄鸟》和《我行其野》两首诗,正是反映黄鸟氏族与东夷某氏族,由于婚变导致联盟解体。黄鸟氏为求生存,迁离山东半岛,从此西迁进入 河南内黄、外黄。再分支迁到山西汾水下游黄水一带,另一支迁到潢川等地。当凤鸟少昊挚到山东组成参与联盟。《诗经》和《左传》所载,何等的巧合!但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历史必然的反映。诗人根据典型历史素材,采用诗歌艺术形式,从另一角度同样反映这宗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事件,以警戒后人,因而采纳入《诗经·小雅》。即朱熹所说:“闵时病俗…… 陈善闭邪之意”(《诗经传·序》)。
  《诗经·小雅·黄鸟》与《左传》彼此证实:黄氏族黄鸟氏与少昊先族凤鸟氏没有结亲联盟的血缘关系,证明黄氏不是出自金天氏。

3、潢川黄国源出黄姓,不是嬴姓
  黄国源出黄姓。所谓“嬴姓”,据唐初李泰《括地志》载:“黄国故城,汉弋阳县也。秦时,黄都嬴姓”。何谓“秦时”?即指秦国统一六国之时,“黄都嬴姓”。《春秋》僖公十二年(前648),黄国被楚成王所灭,王公贵族逃亡避难,子民沦为楚国奴隶,被迫迁入楚国,即今湖北的黄陂,黄冈、黄石、黄梅、黄安等地,都因黄人所居而命名。潢川黄国故城荒无人烟,成为一片废墟。四百年后,公元前223年,秦灭楚,统一六国,古黄国故城成为秦国嬴姓贵族的采邑,所以李泰说:“秦时,黄都嬴姓”。
  今有人据1972年,湖北隋县出土的古黄国青铜鼎铬文:“黄季作季嬴宝鼎,其万年子孙永宝用享”。认为是“黄国国君黄季为女儿出嫁所作的媵器,潢川黄国是嬴姓国,为少昊的后裔,黄季之女才可称季嬴”。此说与汉人为子孙命名法规大相径庭,值得商榷。
  据《左传》:桓公六年载:“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列举晋僖公名“司徒”,宋武公名“司空”,为了避讳,废除“司徒”、“司空”的官名。鲁献公名 “具”,武公名“敖”,因此改“具山”、“敖山”之名。可知对“季嬴”名称如此解释,在周代无疑是“犯讳”。“避讳”始于西周,此后世代相承。三国东吴孙 休于“永安元年(258),析建安校乡西偏置绥安县”,至“东晋义熙元年(405),避晋安帝圣讳,改为绥安县”。唐太宗名“世民”,凡唐代典籍文章,都以“人”字替代“民”字。宋理学家周淳颐死一百多年后,因宋光宗名“淳”,宋人将他改名为周敦颐。宋真宗冒认道教传说中的人皇之一赵玄朗为祖宗,名将杨延朗,改名为杨延昭,以避圣讳。
  避讳又分为国讳和家讳。国讳:“君父之名,固非臣子所斥”,对帝王后妃和尊长名字,都必须避讳。避讳范围包括国我、人名、地名、牲畜、器皿、礼品名,以至前代年号、经文、古文、成语等。家讳:唐宋时代常以排行称呼:称北宋名将杨延昭为杨六使,称南宋大将刘光世为刘三,称张俊为张七,称韩世忠为韩五等。在《黄 氏家训》中,就订立“戒犯讳”条文:“凡属五服内之嗣孙,不得犯父兄伯叔之名。即上祖之名字,亦当共避之”(《江夏黄氏大成宗谱》)。福建永定奥杳黄氏开基祖黄小五,称为念八郎。 平和王官溪黄氏开基祖、宋万户侯、昭毅将军黄元吉,生八子,按排行顺序为“大使、二使……八使”。由于避讳不能直呼其名,按排行美称为“朗”,或尊称为“使”,在族谱中比比皆是。
  可见避讳是尊崇封建宗法礼教为至高无上的地位,维护森严的等级制度,表示其神圣不可侵犯,带有浓重的“尊祖敬宗”的宗法伦理色彩,形成举国上下普遍遵循的制度。“犯讳”,被认为是一种亵渎犯上行为。在封建社会,一旦犯讳,将受国法、家法惩办,甚至身罹大祸。
  黄季身为国君,理应率先执行,岂有为女儿取名为“季嬴”,而冒犯国讳和家讳之理?!甚至作宝鼎铬文以刺斥自己,流行于世上,这于情于理于法诸多不合!
  “季嬴”名称,应是黄国国君黄季娶嬴姓国贵族之女为夫人,才可称为“季嬴”。如:卫宣公娶齐僖公长女,齐国姜姓,称她为“宣姜”;郑武公娶申侯之女,申国姜姓,称她为“武姜”;黄君孟娶姬姓国贵族之女,称她为“孟姬”等。《春秋》此类记载甚多。况且,“宣”、“武”、“孟”、“季”都是谥号。可见,“季 嬴”,意是黄季夫人嬴氏,这也是避讳,避讳直呼其名。把“季嬴”视为黄季女儿名字,此是以少数民族“父子连名”或“母女连名”的命名习惯,解释古代汉族命名法则,以证明“黄国出自嬴姓”,这难免牵强附会,张冠李戴之弊,岂能服人?

4、潢川黄国并非出自伯益
  潢川黄国与汾川黄国这两支黄氏,都是起源于燕山之北黄山一带。黄夷先族黄鸟氏迁徒而来的。史学家何光岳说:“一支进入山西汾水下游建立黄国。一支则南下河北、山东黄县的黄城,加入东夷集团(按:后来由于氏族之间婚姻变故,联盟解体),又南迁河南潢川建立黄国”(《东夷源流史、黄国的来源和迁徒》)。
  古代东方民族,称为东夷,至尧舜时代,形成九个部落,成为九夷。《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东夷民族“言仁而好生”,“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这就是说:东夷民族是讲仁好礼的民族,“故孔子欲居九夷也”。
  黄夷先族黄鸟氏,早在颛顼帝时代,就迁入中原地区河南,与颛顼高阳氏结亲联盟。据《山海经》所载:颛顼帝逝世,黄鸟氏在附禺山为颛顼帝守陵,在那里建基立业,繁衍发展,并将此地方命名为“内黄、外黄”。黄鸟氏族逐渐发展壮大,成为部落联盟的酋长,故称为“黄夷,在九夷中名列第四。帝尧时代,采取威抚并用政策,流放“四凶”于四夷。舜继位,对边疆无法全面控制的民族势力,实行抚安政策:南抚交卩止,西抚西戎,北抚北戎,东抚东夷。四方民族只要承认中央政权的统治,就允许它保持高度的自治权利和地位。因此,各部落入朝称臣纳贡,保障中原地区的统治稳定和安全,故司马迁说:“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 九韶之乐”。“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史记·五帝纪》),黄夷部落接受虞舜抚安政策,部落国获得高度自治权利和地位,潢川黄国从此建立。
  据《史记·秦本纪》所载:“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秦氏、赵氏、黄氏等。说明伯益后裔有别封于黄而传黄氏,但伯益之后的黄氏何时分封?封于何地?因何称黄氏?史书记载不详,成为此系历史悬案。
  查阅《史记·五帝纪》有关伯益的历史记载:尧舜时代,“蛮夷猾夏,寇贼之子伯益为狱官之长(大理卿)。“陶子生五岁而佐禹”。注:“陶子者,皋陶之子伯益也(《史记正义》引列女传)。可见伯益五岁就成为该氏族精神领袖。《孟子·腾文公(上)》记载:尧舜时代,洪水泛滥,五谷无收。森林茂密,猛兽繁多伤人。禹治水受猛增兽所阻。舜任命伯益掌管山林之官,取火焚烧山林,“禽兽逃匿”,使禹能安心施行治水工程,统率百姓治水八年,疏通了九河。大禹治水的成功,其中有赖于伯益驱猛兽的一份功劳。“舜乃妻之姚姓之女,赐嬴姓”,为嬴姓始祖(《史记·五帝纪》)。后世歌颂大禹治水之功,同时也颂扬这位驯服鸟兽的“百虫将军”伯益。 
  《史记·夏纪》记载:夏禹继位,四岳举荐皋陶辅佐夏禹执政,不久陶卒,然后再推举皋陶独生子伯益,辅佐夏禹执政十年,禹崩,伯益为禹守丧三年。禹子启继父自立,废除尧舜的“禅让”制度,建立父系血统、财产继承制的“家天下”。伯益极力反对如此政治变革,便展开史称为“传子”与“传贤”新旧派别势力的斗争。“启与友党 攻益而夺之天下”(《战国策·燕策》)。伯益从此“辟居箕山之一阳”(《史记·夏纪》)。这是有关伯益“驯服鸟兽”佐禹治水,反对夏启建立“家天下”,经历舜禹启三朝的主要历史记载。
  夏启废除母系制度,建立父系制度,当时同出姒姓的“有扈氏也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遂灭有扈氏”(《史记·夏纪》)。启崩,“太康立,失德,夷人始畔”(《史记·东夷传》)。太康被驱逐出境,传至第四代国王姒相继续征伐九夷,直至第八代“姒芬即位三年,九夷来御”,称臣纳贡(《竹书纪年》)。夏初,九夷敢与夏后王朝对抗,即见此时九夷国力之强。
  虞舜时代,潢川黄国已经建立。伯益后裔与黄姓婚姻血缘关系,传下子孙别封于黄而称黄氏。说此系黄氏出自伯益,以伯益为父系祖先,这是夏启以后之事。有人却认为:“潢川黄国出自伯益”,这是混淆姓与氏两种不同概念。黄,“因生以赐姓”,这是原始社会古黄姓的图徽、族徽、血缘标记,才称为“姓”。后世与黄氏有婚 姻血缘关系或子孙支分派系,别立为氏者,都称为“氏”。如黄姬、黄嬴婚姻血缘关系传下子孙,“别封于黄”而“传本姓”黄氏者,或黄国子孙叔单,封于奚邑,家族以邑为工,称奚氏。楚相春申君黄歇被刺,子孙为避祸隐姓埋名,改姓春氏等,都称为“氏”。赵彦卫说:“姓者,所以统系百姓,使不别也;氏者,所以别子 孙之所自出”(《云麓漫抄》)。所谓“潢川黄国出自伯益”之说,这是混淆姓与氏的两种不同概念,以“氏”冒称为“姓”,以支流当为族源,以局部代替整个民族,这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既违背史实,也不合逻辑。
  此外,东汉蔡邕《蔡中郎集》说:“汉交阝止都尉胡夫人黄氏神诰:江陵黄氏之季女,字曰列嬴,其先出自伯益,别封于黄,以国为氏”。江陵位于湖北,古属南郡。楚文王从丹阳迁都于此。伯益之后“别封于黄”,究竟封于何处?目前无从稽考,成为此系历史悬案。近代考古学家发现今湖北宜城东南汉水流域的西黄城,鲁庄公十九年春,被楚文王码汉卡所灭,今已 湮灭无闻。江陵黄氏女是否出自楚文王所灭的西黄,目前资料缺乏,证据不足,有待贤者考证。

(二)“黄,陆终之后”说
  南齐王俭《姓谱》和唐氏学经典林宝《元和姓纂》说:“黄,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宋史学家郑樵《通志·氏族略》说:“黄氏陆终之后,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故城在”。此说,今已被文物考古所证实。
1、黄鸟氏出卫颛顼帝陵
  黄夷先族黄鸟氏,因氏族结亲联盟解体,迁离山东,进入河南黄,重建邦族,与颛顼高阳氏部落联盟。颛顼帝逝世时,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颛顼与九嫔葬焉……爰有鸾鸟、皇鸟、琅鸟、玄鸟、黄鸟……皆出卫于山”。所谓“出卫于山”,就是为颛顼帝守陵。可见黄鸟氏和东夷部分鸟族已经成为颛顼帝子民,为颛顼帝守陵。据张静国《“二帝陵”遗址文物灿烂然》(《文汇报》)1986年8月31日) 报道:“颛顼帝陵在今河南省内黄县城南三十里,梁庄乡、三杨庄,村西枞林沙丘地带。”考古学家发现颛顼帝的帝喾陵墓遗址。已发掘文物有:山门,是三个拱卷门;二帝庙,阔五间,深二间,庙内陆下挖出三十四通历代“御制祭文”等石碑,其中有元代御制“颛顼帝陵”碑。庙左右有廊房遗址。庙北陵园的围墙东西长165米,南北宽66米。遗址还发现大量仰韶、龙山文化时期和商周陶片、汉唐宋明砖瓦,宋井和瓷片等。
  “内黄”名称,系因黄鸟氏守陵长信而命名。黄鸟氏与颛顼部落非同一般婚姻氏族关系,而是已转化为父子氏族关系,并且享有血统和财产继承权,才永远在此守陵繁衍后代,以“黄”命名。《山海经》所载与内黄颛顼帝陵被发现,相互印证,这是“黄,颛顼玄孙陆终之后”有力佐证。

2、姬黄由婚姻氏族转化为父子氏族
  华夏族颛顼帝成为东夷黄氏族祖先的历史观点,至今尚未被人们普遍接受,仍有人持怀疑或者反对态度。这必须从母系社会族内血统群婚时期,转变为族外对偶互为婚姻时期的婚姻制度中,探索血缘关系的转化。
  族内血统群婚时期,“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居,不媒不聘(《说郛》卷二)。就是说:同一氏族内的同辈兄弟姊妹共为夫妻的血统群婚。如:“盘瓠与高辛氏帝喾之女所生“六男六女,自相夫妻”(《后汉书·南蛮传》)。其所生的子女,“知母不知父”(《吕氏春秋·恃君览》)。长辈对子女都视为共同子女抚养。子女把与母同辈姐妹都认为母,把母辈一群丈夫都认为父,即《礼纪·礼运》:“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道理。
  随着人口的消长,逐渐认识“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年》)。据传说“伏羲始制嫁娶”(《淮南子·览冥训》)。开始禁止本氏族兄弟姐妹血统群婚,规定男子出嫁,女子娶夫,全氏族的女子只能娶另一氏族的男子为夫。恩格期说:“因为在氏族内部禁止通婚的情况下,每个部落至少包括两个氏族才能独立存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从此氏族逐渐变为两个不同血统成为互为婚姻的部落。《左传》:哀公三年,“刘氏范氏,世为婚姻”。今以黄、姬两姓族外对偶互为婚姻为例,列表于下,即可看出氏族之间融合的血缘关系。
  
  表中实线表示氏族之间婚姻关系,箭头所指是男子出嫁,女子娶夫。男子出嫁后随妻居住,属于妻子氏族成员,随从妻姓,享有血统和财产继承权。表中虚线箭头所指是父母所生子女,子女所生“从母所居为姓”(《史记索隐》)。
  氏族之间世代对偶互为婚姻,便形成舅姑表兄弟姊妹互为婚姻。《尔雅·释亲》说:“妇称夫为之父曰舅,称夫之母为姑;夫称妻之父曰外舅,妻之母为外姑”。世代成对互为婚姻,血缘关系逐渐融合为一体。黄、姬就此由婚姻氏族转化为父子氏族。

3、东夷与华夏民族融洽结晶
  唐代司马贞对民族融洽的血缘关系转化持有异议,他评论说:“《史记·秦本纪》:女修,颛顼之裔女,吞燕卵而生大业,其父不著,秦赵以母族而祖颛顼,非生人之义也”(《史记索隐》)。
  关于“女修吞燕卵而生大业,其父不著”问题,在颛顼帝时代,氏族内的血统群婚,虽然转入族外对偶互为婚姻,但仍然保留着兄弟共多妻,姊妹共多夫的群婚习俗,血统只能以母系计算,即按母系直系姓氏记录世系,子女仍然“知母不知父”。这不单是大业(皋陶),这些“圣人皆无父,母感天而生”,就是黄帝至夏商周三代 的历代帝王,无不是“母感天而生,故称天子”(《说文》)。
  司马迁采集《世本》而作《帝王本纪》,对夏启以前世系,其血统以母系计算,按母系直系姓氏记录世系,故追溯秦赵母系祖先的始祖母——女修,故开卷说:“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夏启以后世系,其血统以父系计算,按父系直系姓氏记录世系,追溯秦赵父系祖先——伯益,“舜赐嬴姓”。故文章结尾“太史公 曰:秦之先为嬴姓。”由此可见:《史记*秦本纪》如实地记录了母系社会制度转变为父系社会制度的真实历史,这是无可非议的!
  司马贞的本意是说:东夷民族不宜以母族血缘关系而追溯华夏民族颛顼帝为祖先,“秦、赵宜祖少昊氏”。这种纯血缘关系的民族观点,未免过于偏颇。《孟子·离娄(下)》说:“舜生于诸冯(今山东),迁于负夏(今濮阳),卒于鸣条(今开封),东夷之人也”。然而,山西晋南“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国语·鲁语》)。舜是东夷人尊崇的太阳神,却成为晋南有虞氏的族神,进而转化为祖先,这又何解释呢?
  恩格斯《费尔巴论》中,分析了罗马帝国的宗教信仰,认为“随着民族的融洽,罗马人也把外来神迎来和本民族神灵一起放在祭坛上”。在《论布鲁诺·鲍威尔与原始基督教》中也指出:“本氏族可以容异族神与已并立——在古代这是常规”。由此可见,晋南有虞氏而宗舜,东夷大业“以母族而祖颛顼”,黄氏由婚姻氏族转化为父子氏族而祖颛顼,这都是民族融洽的结晶。
  其实,论血统,华夏族与东夷都是同一血统遗传基因的“黄种人”。论种族,都属于“蒙古人种”。中华民族就是由各氏族融洽而形成的。
 

三、结论

 

  历代史家学者对黄氏族源争论不休的原因:一是历代学者都在史后史实范围内研究,对史前史探索研究者少。因此,其所研究内容,始终未能突破“天子赐土命氏”的范畴。二是对“姓”与“氏”两种不同概念混淆不清,以氏冒称为姓。三是对古籍文献的古汉语的涵义理解有偏差。如:“因生以赐姓”的“赐”字,“沈姒蓐黄实守其祀”的“祀”字,“黄季作季嬴宝鼎”的“季嬴”等,各家依据各自观点,作出不同解释,以致误导。
  根据古籍文献资料,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史观,分析辩证黄姓族源:在母系氏族社会,黄夷先族始祖母感黄鸟而生,“因生以赐姓”黄鸟氏。原始社会的宗教哲学思想认为:这是天地自然的恩赐。这就是远古黄姓族源,以统系百姓,故称为“姓”。后世子孙因“赐土命氏”称“奚氏”,或因子孙避难“别立为氏”称“春氏”,或氏族之间血缘关系“别封于黄”而“传本姓者”,这都是以别子孙之所自出,都称为“氏”,都属于流,而不是源。
  历代对内姓族源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母系社会氏族之间对偶互为婚姻的血缘关系上,今有史可稽者有二:一是黄夷先族黄鸟氏与颛顼高阳氏婚姻血缘关系,转化为父子氏族关系。二是伯益后裔与黄姓婚姻血缘关系,子孙“别封于黄”而“传本姓”黄氏。以氏族之间血缘关系先后而论,颛顼时代黄姬之间血缘关系转化为父子关系在先,夏启之后黄嬴之间血缘关系,传下子孙“别封于黄”在后。
  故追溯黄姓父系祖先,无疑是颛顼姬姓陆终之后,而不是嬴姓伯益之后。著名史学家林宝《元和姓纂》和宋郑樵《通志·氏族略》等力主:“黄,出自陆终之后”,不是没有依据,今已被文献典籍等史书所证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