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津运河

 雪梅常在 2015-06-10

石津运河

1948年,华北人民政府组建石津运河工程处,在原石津运河工程的基础上建成石津总干渠,主要用于农田灌溉。1949612,华北最大的水利工程——石津运河灌溉举行放水典礼。该渠第一阶段工程的完成,使石家庄市和获鹿县(今鹿泉市)20万亩旱田得到灌溉。同年71日,市政府编制《石家庄城市计划草案》,提出引滹沱河水入市的计划,将石津运河改名石津渠1950年,在石津渠输水渠上开挖了五条支渠,完成了第一期工程。

中文名称:石津渠            名:石津运河

地理位置:中国华北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干渠全长:134.23km      起始点:石家庄-天津

1历史印痕

灌区名称的由来,要追溯到历史沉重的日本侵华时期,侵略者为了掠夺井陉的煤和冀中平原的粮棉资源,试图开挖一条从石家庄到天津的运河,将资源从天津港口运回日本。狼子野心未能得逞,运河刚刚开挖,日本投降,只留下从滹沱河的取水口到石家庄的导水路工程。

1948年石家庄解放,华北人民政府为利用导水路开展灌溉,成立了石津运河工程处,设计开挖灌区灌溉工程。19495月放水试渠,灌区开灌,当年浇地2万余亩。1950年,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石津运河灌溉工程处1953年,与晋藁渠合并,定名为河北省石津灌渠管理处1955年,灌区下放归石家庄专署领导,名称也几经变化,直到1963年收归省水利厅领导,正式定名为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沿用至今。由此,石津的名称就为灌区刻上了历史印痕,几与共和国同龄的历史也赋予了灌区深厚的文化底蕴。1958年,岗南、黄壁庄两水库兴建以来,拦截滹沱河上游水,由石津总干渠下泄,至深州市大田汇入滏阳河。石津总干渠长134公里,工程控制面积408万亩,设计渠灌溉面积228万亩。总干渠于正定县南部横穿,西自十里铺村南入境,东至南五女村南出境入藁城市,在正定县境内流经10余个村,县境长7.7公里,渠道宽3050,深418不等。正常年渠水流量为100立方米/秒,对沿渠村庄的农业灌溉发挥着重要效应。

石津灌区灌溉渠系现有总干渠、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农渠6级固定渠道1.4万条,总长1.08km,其中总干渠1条,长134.23km;干渠8条,总长183km;分干渠30条,总长379km;支渠268条,总长866km;斗渠2429条,总长2973km

2一路走来

从建国初期到上世纪末的50余年间,灌区发展大致经历了建设时期、建管并重、现代管理3个各具特点的阶段。

上世纪60年代以前是建设时期,主要特点是灌区工程的大规模扩建,灌溉面积不断增加。一是1958年大扩建,灌溉面积由1957年的35万亩发展到100多万亩。二是1967年开挖军齐干渠、大田南干渠,调整了不合理的工程布局。三是60年代后期在灌区东部地区开挖了排水干沟、分干沟、支沟等300多条,完善了排水体系,同时改按亩征费为以水量征费,使140多万亩盐碱地复归沃土。到1970年,灌区灌溉面积已达200多万亩,同时边建设,边放水,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效益。

上世纪70年代是建管并重时期,主要特点是完善设施、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一方面灌区陆续开展工程配套建设,灌区渠道工程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以1973年出台的《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章程》为标志,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工程管理、灌溉管理、人事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特别是1974年实行了专业化管理,实现了管理体制的重大转变,管理局作为专管机构,负责灌区日常运营管理。灌区管理日臻完善,工程效益不断提高,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建渠初的0.3提高到0.48,灌区范围内粮食亩产也有大幅提高,水费实收率长期保持100%

8090年代是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时期,主要特点是不断加强经营管理,持续开展机制改革。一是内部经营机制不断推陈出新,从企业化管理、目标管理,到财务包干、承包经营管理,内部改革不断深入,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促进了增收节支,稳定了渠水市场。二是工程投入渠道逐渐拓宽,逐步形成了中央、省、地方政府、水管单位和受益群众共同投入的多主体、多渠道投资体系。三是水价改革小步快跑,经过3次调整和2次保值,单方计量水价由11厘调整到110厘,基本水费由每亩1元调整为2元,为灌区经济步入适度快速和相对平稳的发展轨道创造了条件。四是机构改革和基层用水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基层单位由15个精简为12个,实行了所站长负责制;改支渠管理委员会为具有经济实体性质的灌溉站,顺应了市场要求;引进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着手建立用水户协会,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新的探索。五是确权划界成效明显,对33条国有渠道和74处灌区用地进行确权划界,全部取得了《国有土地使用证》,为依法治水、依法治渠和开发利用灌区资源奠定了基础。六是开展多种经营,探索发展之路,先后建立辛集皮革厂、大陆村冷库和灌区第一座水电站——田庄电站,经营多年,取得了一定效益,为灌区两条腿走路积累了经验。七是推广现代管理技术,加强职工培训,逐步将微机技术应用于经营管理,注重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科教兴渠增加了灌区发展后劲。八是对外交流,扩大影响。我灌区是中国灌区协会的发起成立单位和副会长单位,为灌区间协作交流搭建了平台。

改革开放的20年,灌区深化改革,加强服务,实现了与用水户双赢的良好局面,1994年灌区收入突破1000万元大关,1998年达2300万元,灌区内粮食产量提高10倍左右,农业生产长足发展,农民生活稳步提高,受益县市均成为国家重点粮棉生产基地。

3盛世华章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加大,在水利部、河北省委省政府、水利厅的关心支持下,灌区人确立了立足抗旱灌溉保稳定,巩固四个试点求发展,抢抓四大机遇提动力,挖潜四小经济谋增长,齐抓四个文明促和谐的工作新思路,继往开来,再谱盛世华章,石津灌区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立足主业,服务三农不放松

灌区人始终把农业灌溉、服务三农作为第一要任,紧抓不放,在水源紧缺、干旱少雨的情况下,急农民所急,精细管理,优质服务,抗旱保收,10年间完成灌溉16次,浇地1087万亩次,区域内粮食亩产达996kg,总产65.4亿kg11个受益县(市)、区全部达到小康水平,石津灌区已成为深受区域人民欢迎的民生工程、富民工程。

“四个部级试点”彰显成效

石津灌区是水利部确定的续建配套、水管体制改革、信息化建设、末级渠系改造试点灌区,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续建配套已争取到13期项目资金1.84亿元,项目实施以来,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38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66亿kg,直接社会效益2.66亿元。水管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成果,灌区被定性为财政性资金定额或定项补助事业单位,批准编制390人,公益性补贴初步落实。信息化建设已完成两期投资777万元,第3期项目正在实施,灌区在水情监测、用水管理、财务管理、水务公开、闸门自动控制、视频会议等方面的现代管理技术和能力极大提升。末级渠系改造已完成投资1020万元,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4万亩,项目区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15.6%,农民亩次灌溉成本降低15.9%

“四个战略发展机遇”有新突破

石家庄市东北工业区供水完成了大量前期研究工作,为延展工业供水进行了有益探索;向衡水湖补水已具备条件,2010年如水源许可将实现供水;石津总干渠已被确定为南水北调的高标准配套干渠,即将进入高速建设阶段;2008年实现了为北京输水,争取灌区经费补偿2248万元,替代工程资金3.9亿元;电气化建设初具规模,2003年新建第2座水电站发挥效益良好,第3座水电站已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2009年开工建设。

内部经营机制改革稳步推进

水价改革又跨一大步,基本水费由2.0/亩调整到2.6/亩,斗口计量水价0.1/m3,农口终端计量水价0.15/m3,为我省农业用水价格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积累了经验。基层用水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到18个,灌溉面积72.3万亩,同时对组财会管”“斗渠核算等管理模式进行了有益实践。通过开发渠岸、核定专业技术人员创收指标、成立泽润水利水电科技服务中心、发展股份制三产、对外承揽工程项目等,实现了新的经济增长。

“两个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灌区为受益区内的粮食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据统计,2008年灌区内粮食单产996kg,总产8.08亿kg。同时,灌区为石家庄市工业、生活和环境用水提供了大量水源,促进了省城发展。灌区各级渠道渗漏和蒸发的近100亿m3的水量,有效补给了浅层地下水,改善了沿渠小气候。

职工收入稳步增长,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办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职工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党建工作再上新高,灌区连续81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连续24年被水利部表彰为全国大型灌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是水利部、人事部命名的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单位,是国家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窗口单位

灌区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受到各级领导、国内外专家和众多同行的关注支持,先后有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美国、日本、印度、埃塞俄比亚等组织或国家的专家、官员前来考察;国家发改委、河北省委、财政部、水利部、水利厅等有关领导多次视察、指导灌区工作;省内外多家兄弟灌区和水管单位前来参观、交流;中央、省、部、石家庄市等多家新闻单位对灌区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

4美好未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展望未来,灌区人豪情万丈,信心百倍,有党和政府对农业、水利制定的好政策,有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有全体灌区人的努力奋进,灌区的明天必定是美好的。未来的灌区将是工程设施完善配套、保障农业的新型灌区,是信息化程度提高、管理现代化的灌区,是集水能开发、工业供水、农业供水、城市供水、环境供水为一体的综合性灌区,是水权得到保障、与南水北调相结合、统筹供水的坚实灌区,是政通人和、人水和谐、积极向上的文明灌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