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死亡判定--电生理检查经颅多普勒(TCD)技术规范

 爱上360 2015-06-10



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1. 环境条件:无特殊要求。


2. 仪器要求:经颅多普勒超声仪须配备2.0 MHz脉冲波多普勒超声探头。


图1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A:血流信号正常。B:振荡波,符合TCD脑死亡判定标准。C:收缩早期尖小收缩波,符合TCD脑死亡判定标准。D:血流信号消失,符合TCD脑死亡判定标准


3. 参数设置


(1)设定适宜的输出功率。


(2)设定取样容积:10~15 mm。


(3)调整增益:根据频谱显示的清晰度调整增益强度。


(4)调整速度标尺:使频谱以适当大小完整显示在屏幕上。


(5)调整基线:上下频谱完整显示在屏幕上。


(6)调整信噪比:清晰显示频谱,尽量减少噪声。


(7)屏幕扫描速度:每屏6~8 S。(8)设定多普勒频率滤波:低滤波状态

(≤50 Hz)。


4. 检查部位



(1)颞窗:仰卧体位,于眉弓与耳缘上方水平连线区域内,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


(2)枕窗或枕旁窗:仰卧体位(抬高头部)或侧卧体位,于枕骨粗隆下方枕骨大孔或枕骨大孔旁,检测椎动脉和基底动脉。


(3)眼窗:仰卧体位,于闭合上眼睑处,检测对侧MCA和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iphon)各段。


5. 血管识别


(1)MCA:经颞窗,深度40~65 mm,收缩期血流方向朝向探头;或经对侧眼窗,深度70 mm以上,收缩期血流方向背离探头。必要时通过颈总动脉压迫试验予以确认。


(2)颈内动脉虹吸部:经眼窗,深度60~70 mm,血流方向朝向或背离探头。


(3)椎动脉:经枕窗或枕旁窗,深度55~80 mm,收缩期血流方向背离探头。


(4)基底动脉:经枕窗或枕旁窗,深度80~120 mm,收缩期血流方向背离探头。


6. 结果判定


(1)判定血管:前循环以双侧MCA为主要判定血管;后循环以基底动脉为主要判定血管。


(2)判定血流频谱:①振荡波(reverberating flow):在1个心动周期内出现收缩期正向和舒张期反向血流信号,脑死亡血流指数(direction offlowing index,DFI)<0.8,DFI=1一R/F(R:反向血流速度,F:正向血流速度);②收缩早期尖小收缩波(smallsystolic peaks in early systole):收缩早期单向性正向血流信号,持续时间小于200 ms,流速低于50 cm/s;③血流信号消失。


(3)判定次数:间隔30 min,检测2次。2次检测颅内前循环和后循环均为上述任一血流频谱(图3),符合TCD脑死亡判定标准。


7. 注意事项


(1)颞窗透声不良时,可选择眼窗检测对侧MCA和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


(2)首次经颞窗检测不到血流信号时,必须排除因颞窗穿透性不佳或操作技术造成的假象,此时TCD结果仅供参考,判定脑死亡应以其他确认试验为据。


(3)某些因素,如脑室引流、开颅减压术可能影响结果判定,此时TCD结果仅供参考,判定脑死亡应以其他确认试验为据。


(4)外周动脉收缩压<90 mm Hg时,应提高血压后再行检测。



作者:宿英英

编辑:coc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