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邑旧事 黄河大桥邙山隧道

 wps0321 2015-06-12

郑邑旧事

黄河大桥邙山隧道

王瑞明 郭增磊

隧道又称地道,通常指穿凿在山岭、河流及地面之下的通道。郑州较早修筑的隧道与京汉铁路的开工建设有关。

1897年,清政府委托比利时公司承建卢汉铁路(卢沟桥到汉口)。对于卢汉铁路来说,黄河是最大的自然障碍,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在黄河这样的大型河流上兴建铁路桥梁的历史。技术人员经过认真选址,最后确定在黄河南岸的郑州邙山头一带。有了邙山头,京汉铁路线路需要修凿一个穿越邙山的隧道再到黄河南岸火车站。隧道位于邙山,便被命名为邙山隧道。

邙山隧道是京汉铁路的关键工程,于1904年开始动工。全长323.83米,北端是直线,南端是曲线。隧道高5.3米,宽4.5米,全部用石头衬砌。有关史料记载:“当年开凿邙山隧道既没有开山机,也没有抽水机和通风机,一切工作全凭人扛、肩挑去完成。为了解决洞顶渗水、塌方和通风等困难,在缺乏先进设备的条件下,采用人工挑挖的方法排水。隧道里缺氧只能在洞口设置人工鼓风机接通铁管往隧道里输送空气。”由此可见此项工程之艰巨实属罕见。

1905年邙山隧道建成。不久,京汉铁路全线通车,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邙山隧道成为大动脉上的一个重要通道,每天都有列车通过。

1960年,新桥建成的京广铁路复线,在郑州向黄河下游方向移动了一定距离后,铁路不再穿越邙山隧道。从此邙山隧道只作为老桥联络线备用,成为京汉铁路线上的一处隧道旧址。现在,邙山隧道被保护起来,被开发为一处游览景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