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忆那些即将或已经消逝的“青岛符号”

 spaqgd 2015-06-15

青岛城市的历史尽管只有100多年,但每一天都有新的事物诞生,每一年都有老的东西消失。城区、街道、建筑,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新与老的元素,就这样奇妙地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亦老亦新的城市。老的东西,消逝的事物,令人怀念,进入了记忆和历史.而城市的脚步真可以称得上是日新月异,让小编带领你来关注这亦老亦新的岛城。

波螺油子——胶州路

逝去的波螺油子,形成于青岛开埠初期,东起热河路西到莱芜一路,小方石铺路,并向四周延伸,街道蜿蜒起伏,房屋高低错落,是一片非常有德国特色的景区。

追忆那些即将或已经消逝的“青岛符号”

追忆那些即将或已经消逝的“青岛符号”

苏州路北段 仅存的一段波螺油子

追忆那些即将或已经消逝的“青岛符号”

宽仅四米的小道 错落有致的红瓦屋

婉转曲折额小路 青岛人的共同记忆

随着城市发展 现在已经在慢慢消失了

追忆那些即将或已经消逝的“青岛符号”

在波螺油子上拔地而起的东西快速路

青岛食品商店——中山路

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街道,青岛曾经的“名片”,青岛商业的“母脉”。中山路老街是五方杂处、四海同居之地,既有摩登洋气的西式风尚,又有平实朴素的传统习俗。文明在这里融合与冲突,缔造了青岛特有的本土文化。

追忆那些即将或已经消逝的“青岛符号”

追忆那些即将或已经消逝的“青岛符号”

90年代初期的大标语如今已被霓虹灯所替代

追忆那些即将或已经消逝的“青岛符号”

青岛食品商店 青岛人对那个特殊年代共同的记忆

中山路历经百年沧桑,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特质,揭开这华丽的头衔 剩下的是难掩的没落。

青岛里院——市北区

相比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福建的土楼,在青岛,同样有一种建筑代表了与众不同的“青岛特色”。它就是西式洋楼与四合院巧妙结合而来的里院。青岛最著名的景点劈柴院就是里院里最出名的一处。

追忆那些即将或已经消逝的“青岛符号”

什么是青岛最美好的回忆? 美丽沙滩和大海? 现代化的城市与高楼大厦?都不是!这残存于闹市之中的几座里院,才是属于这个城市最宝贵 最美好的记忆。

里院街坊是典型的西方近代规划模式,但是每一个街坊中的院落及其内部构成却兼具中式建筑的特点,比西方集合住宅更加人性化。里院所代表的是青岛中西文化经过融合、变迁的过程,形成的规模性建筑群,是青岛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

追忆那些即将或已经消逝的“青岛符号”

追忆那些即将或已经消逝的“青岛符号”

追忆那些即将或已经消逝的“青岛符号”

追忆那些即将或已经消逝的“青岛符号”

图为正在接受旧城改造的里院群

最早的高新区——老四方

大家可以通过下面这张青岛市区地图对比清楚的看出,青岛到底变大了多少。老四方从德占时期起就是青岛重要的生产基地,从建国开始 老四方的生产建设速度逐年加快,国棉一厂、国棉二厂、青岛第一印染厂、四方机车厂……都在四方落了户。

追忆那些即将或已经消逝的“青岛符号”

第一张地图为1941年所制

追忆那些即将或已经消逝的“青岛符号”

四方机车厂拍摄时期依次为:德占 →1974年→2014年

伴随着这些工厂的建立的,是星形散布的一个个居民区和员工宿舍。如果说中山路是青岛商业发展的见证,那么老四方就是青岛本土文化积淀的象征。在这一个个的小区、宿舍之间,青岛地方色彩浓厚的饮食与民俗逐渐形成 发展。

追忆那些即将或已经消逝的“青岛符号”

追忆那些即将或已经消逝的“青岛符号”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老厂或搬迁或消失,原本喧嚣的四方区也宁静了下来。厂区的南移,不少地方空旷下来。这些野草丛生的旧厂房,见证了整个四方区的兴盛与衰落。

追忆那些即将或已经消逝的“青岛符号”

一个个百年老院,一条条古街老巷。历经清朝、租界、民国、新中国的风吹雨打 与历史的变迁,最终慢慢的消失在城市发展规划的脚步之下。这些或新或旧的青岛符号,等待着掀开新的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