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正是因为有表面与本质的差别,所以我们祖先才会造出"名不副实"、"有名无实"、"徒有虚名"、"名副其实"等词语来反映他们.中国股市的制定者、监管者打着美丽的幌子,干着割一代又一代散户投资者韭菜的勾当,他们美其名曰“保护散户投资者”,割了”韭菜”还要“教育散户投资者”,滑天下之大稽.看为政者,不是看他们口号如何炫目,而是看他们的”言”与”实”.从本质上讲,中国股市的制度设计是圈钱制,制度设计是为大股东圈钱和大机构操盘控制量身指定的。第一从新股发行上市制度看:发行新股没有计划和科学的节奏,暗箱操作,什么时候发行、发行多少随意性大。并且大股东人为只发行一小部分股份,高价圈钱,比如海普瑞,总股本4亿,只发行4010万股,所以就会发出148元的天价,假设发行80%的股份,即3.6亿股,会有这么高的发行价吗?这样的窖藏大部分股本的发行就人为提高了大小非身价,为将来他们的解禁股高价减持埋下了伏笔.一般的散户投资者是没有资格进入”大小非”行列的,能进入”大小非”行列的.一是原始创业者,二是背景深厚的投行、风投基金,加上背景深厚的个人权贵投资者.所以有很多公司上市前两三年,有不少机构、个人进入”小非”行列.太平洋上市前,证监会原副主席王益的密友、亲属神秘事先介入就是例证,如此例子多多。还有发行分网上和网下发行,只拿极少一部分网上发行,大部分筹码网下发行,网下发行散户是被排除在外的,那是为大机构做的”宴席”,所以网上发行中签率很低.因为有大机构网上网下都申购新股,新股大部分筹码在他们手里,所以多数时候”新股不败”,一则有上市公司托市资金,二则有机构托市,所以只有大机构卖出了筹码,或者大小非解禁卖出,股价才会飞流直下.因此散户参与新股买卖一定要慎重。第二从指数编制上看:股市的指数设计是按总股本加权编制,而不是按实际流通股本编制,这里面就有杠杆原理.比如中石油,总股本1830亿,实际流通40亿,超过40倍杠杆,也就是说,大机构控盘中石油,不管做多与做空,一元钱能当40元用,因此就有大机构操控“石化双熊”、垃圾平安、沪深300指数股来控制指数涨跌和操纵股指期货,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因为这些股都有杠杆原理在里面,所以建议散户坚决不买沪深300指数股,一则他们它们大小非数量惊人,二则他们只是大机构控盘工具,不可为虎作伥。第三从媒体舆论讲,很多证券媒体是”利”字当先,因而大多数证券媒体是权贵和大机构”喉舌”,股指期货上市前,媒体不厌其烦地吹嘘其套值保值功能、价值发现功能、平滑市场功能,而对其杠杆投机功能,方向如果做反了,满仓操作400点就爆仓的特点视而不见,后来股指期货刚上市一月,就露出了其狰狞面目。它们当时还不厌其烦鼓动散户买沪深300指数垃圾股,鼓吹这些蓝筹垃圾估值低,是”估值洼地”.实际上"何谓蓝筹"?相对科学的"蓝筹股"定义应该是,行业地位突出、业绩稳定、分红率历年稳定超过银行利率,中国股市上市公司动辄不分配,所以中国股市有这样的蓝筹吗?因此中国股市蓝筹是有名无实,是伪概念.证券媒体还经常发布XX股投资报告,但是他们往往从来不说他们使用的估值标准,即使说了也是只使用市盈率标准,市盈率标准估值在中国是最靠不住的,很多上市公司造假,操控业绩,市盈率还靠得住吗?所以只要不是ST股,一般对散户而言,按市净率标准买卖,风险最小.综上所述,中国股市多年来属于"新兴加转轨"不是不能完善,是不愿意完善,因为它是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大机构和权贵的饕餮盛宴,用上亿散户(股民和基民)的鲜血造就股本溢价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无数的亿万富翁.所谓保护散户投资者也是有名无实,散户朋友如果没有过硬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水平、军事谋略,再次建议退出股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