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发布”:“靠谱”是怎么炼成的

 老沈阅览 2015-06-15
“上海发布”:“靠谱”是怎么炼成的

                          2015年06月15日


  “上海发布”团队漫画。 好喵 绘


    记者 刘璐

  “上海发布”是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信的账号。上周,这个拥有110万粉丝的政务微信号刚刚度过了2岁生日。在广大网友口中,它被亲切地称为“小布”。

  不仅要“快”和“准”
  还要能看明白

  比“上海发布”微信更早开设的,是“上海发布”微博,2011年11月28日推出至今,已在几大平台积累了1100多万粉丝。为了拉近与市民的距离,“小布”被赋予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一个青年人的角色,为市民提供“陪伴式服务”。
  “靠谱”,是“小布”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少粉丝表示,同样的信息,如果从别的网络渠道看到,可能还要打个问号;但如果从“上海发布”上得到,基本就是板上钉钉了,毕竟那是“官方的声音”。
  “靠谱”的背后,“上海发布”团队可是铆足了劲儿。发现新闻线索,编辑会与相关委办局、区县、机构核实,确认无误后,再按照“小布”一贯的语言风格编写成稿,对外发布。
  前阵子央行降息,“上海发布”做了一条《降息后,沪27家银行最新存款利率大比拼》。存款利率哪家强?容不得毫厘偏差,否则就可能影响到市民的“钱袋子”。编辑从27家银行官网搜集到最新利率,又经过反复确认、交叉核对,最终,这篇文章以其准确性和实用性,赢得了30多万的阅读量。
  “上海发布”是政务信息的发布传播者,却不做政策文件的“搬运工”。为了让网友更准确、更轻松地理解民生政策,编辑们自己先弄懂吃透,再把一个个政策措施化作活泼生动的图解、视频等,推送到用户手中。去年3月,“单独二孩”政策出台,“上海发布”团队一拿到政策,就安排美编马不停蹄地制作详细图解,并请市卫计委帮助核对把关。结果,在政策发布2小时内,用户就看到了生动易懂的相关图解。如今,图解政策已成为“小布”的保留节目,经常被各大媒体转载。
  不过,无论是阅读量、转发量,还是长期稳居第一的全国省区市政务新媒体排行榜,都不是“小布”最看重的。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的初心,是权威、及时地告诉大家这座城市发生的重要民生政策和重大突发事件,传递政府的声音、回应社会的关切,而不是靠耸人听闻传播一些未经核实的信息来博取眼球。”

  面对网友
  不敢有丝毫懈怠

  对于代表政府的“大V”,大家的要求也不一般,有时甚至有点“苛刻”。
  一次,眼尖的网友发现,文中有一处拉丁文植物名称错了一个字母。还有一次,“黄花菜”被误写成“黄花草”,又被网友毫不客气地指了出来。“上海发布”团队成员告诉记者:“任何领域都有专家,这也时刻提醒我们要仔细、仔细再仔细,不能有丝毫懈怠。”
  2013年,宝山区发生液氨泄漏事故。同一天,在宝山与闸北交界处,有居民反映闻到了刺激性气味,以为就是事故中泄露的液氨引起。“上海发布”向职能部门核实,该气味与液氨泄露无关。有网友并不相信,留言质疑“上海发布”。团队成员于是把两个不同事件的时间、地点等差异细致地梳理出来,对400多位表示质疑的网友逐一进行回复。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诚恳而平和的态度,赢得了网友的信任,多数网友的态度发生了“反转”。有人留言说,“良性互动才能让民心安定”。这一次特别的互动,还被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注意到,并当作案例收录进当月的总结里。
  点对点的沟通虽然繁琐,但“小布”知道,一条信息对于一个用户或一个家庭来说,有时就是头等大事。每到招生季,“上海发布”会公布全市17个区县幼儿园和小学的对口地段表,这些信息都是编辑们每天从各区县教育局官网“盯”来的。有的网友在某一条推送中找不到自己辖区的信息,就匆忙到后台询问。为了方便大家,“上海发布”团队总是不厌其烦地回复“您所在的A  区已经公布,请参见某条信息”,附上链接地址;或者“您所在的B区尚未公布,请耐心等候”,然后在B区信息公布时,逐个通知之前咨询过的网友。

  掌上“市政大厅”
  让市民生活更EASY  

  与真诚沟通相伴的,还有“小布”的贴心服务。
  过去备受诟病的政府“门难进”、“脸难看”和来回奔波之苦,正在被掌上“市政大厅”的便捷取而代之。从去年10月8日起,用户只需指尖轻触,就能在“上海发布”微信上轻松搞定出入境办证、电子监控违法、驾照违法记分、交通卡余额等查询服务项目。
  每一项服务上线前,都经历过“上海发布”团队成员的严格“内测”,大家以普通用户的身份进行体验,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改进。采访中,一位成员笑称自己就有过“切肤之痛”。有一次,他通过“公交实时到站”功能查到要搭乘的公交车还有1分钟到站,结果没多久,这边没动静,对面倒来了一班车,原来是弄错方向了。而现在,使用者会看到一条明显的提示:“亲,小布提醒,可不要选错您要乘坐的方向哦”。据介绍,与市交通委合作的这项“公交实时到站”功能,自去年3月上线以来,访问量已超过1000万次。
  有研究显示,在网页上每让网友多一步点击,就会损失70%用户。因此,“小布”还有一个服务原则,就是尽量让用户少点击。比如在“上海天气”中,技术人员多次调整,最终让当天和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以及预警信息,在手机上一屏显示。
  即将到来的端午小长假,“景区实时客流”查询功能,将迎来继“五一”小长假和“5·19”中国旅游日之后的第三次试运转。届时,沪上数十家A级景区的人流量可在线实时查询,还能显示“舒适”、“较舒适”、“拥挤”等提示。据透露,该服务会在条件成熟时正式上线,数据更新频次将会加快,希望对出行客流起到引导和预警作用。

  “小布”朋友圈里都有谁

  好人缘的“小布”,自然有一大波小伙伴。
  “小布”的朋友圈里,有身着正装、戴着眼镜、夹着笔记本的“小发”(上海发展改革),他常去超市调研,记下奶粉价格,提醒大家货比三家;有牵着小手四处约会的“乐乐”和“小U”(乐游上海),他们总是迫不及待想把好风景推荐给大家;有热情奉上枣泥汤团的“闵闵”(上海闵行);有邀请大家去看展览的“小文”(文化上海)……
  这是“上海发布”的另一项功能——“上海政务微信矩阵”。点开矩阵,就像打开了一张上海政务地图:从区县、委办局到重要机构,50多个不同条块的政务微信一目了然,市民按图索骥,即可查找到所在辖区或办事机构的微信公众号。
  在“小布”把朋友圈介绍给广大用户之前,不少政府部门都苦于自己开设的政务新媒体知晓度不足、推广有难度。“上海发布”的“微信矩阵”,恰好提供了一个政务集纳平台:一方面加强部门间的沟通联络,一方面互相推动,扩大信息的传播面。
  与此同时,朋友圈也给“小布”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源”,不少“快、准、稳”的信息发布与应急处理,都离不开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与支持。目前,这个矩阵还在不断扩容中。

  对话
  “小布”时刻向前冲

  解放周一:“小布”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
  上海发布:早上起来,相关同事会先把当天的主要媒体信息浏览一遍,然后用“小布体”编辑天气预报、空气质量和路况信息,还有制图。一般来说,到办公室之前,已经至少发了3条信息了。早上9点到晚上7点,大家各司其职,编发、审核当天的稿件。下班后,正常情况下还要再发两条信息,如果遇到突发情况,那就随时随地加班。
  解放周一:团队成员都是些什么人?
  上海发布:目前共有11人,以“80后”、“90后”为主,也有一些区县、委办局轮岗的同志以及实习生。历届“小布”都在一个名叫“小布向前冲”的微信群里,有些人虽已离开,但依然把这里当“娘家”,一旦看到什么消息或反馈,会第一时间发到群里,就像“上海发布”的守望者。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小布”时刻保持“向前冲”的状态,服务市民的脚步不停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