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 | “三段五步式”自主学习模式简析

 澄怀观道 2015-06-16


教育学家王策三先生说:整个现代教学的历史,是人们不断探索合理教学模式的历史。自2001年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思想的大解放促使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摧枯拉朽式的变革,全国上下先后涌现了九大教学模式,从“洋思”的经验到“杜郎口”的旋风,无时不刻不让我们体悟到改革所带来的课堂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并从中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无限潜能。


正所谓幼功难废,故技不弃,儿童时代经历的教育令人难忘,少年时代播种的发现的种子和火花可以点亮人的一生。我校在遵循充分激发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教育理论背景下,近几年一直积极尝试、探索适合校情、师情、生情的教学模式,着力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课堂学习模式——三段五步式自主学习模式(我校又简称“345”模式)。“3”即三个阶段: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4”即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四个度:准备度——关注学生预习新知的情况,让学生有备而学。兴趣度——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参与度——关注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度,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达成度——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情况,让学生学而达标。“5”即五个步骤:预习反馈——学情了解,梳理问题。活动导学——小组合作,交流释疑。精讲提升——当堂训练,目标达成。复习巩固——练习巩固,建构体系。总结延展——小结要点,拓展延伸。核心: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预习环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淡化预习这个重要环节。预习是学习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预习习惯的培养,为自学能力形成奠定了基础,充分的预习可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刚开始训练时,预习最好放在课内进行,教师以教给学生方法为重点,引导启发学生自己探索,自求解决,并及时点拨。待进行了一个阶段的训练之后,学生预习的技能已经形成,对预习已消除了畏难发愁的心理,并且有了独到的见解,产生了兴趣,这时便可放手让学生进行课外预习。“345”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的预习显得尤为重要,三到六年级各科都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每天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性强的预习作业。


学习环节。课堂学习,理应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是传播和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发挥了作用,既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这是“345”自主学习模式研究的核心问题。在我校校本教研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有效教学的研究成果,采用“导学设计”的形式,课堂教学达到“自学、启思、精讲、多练”的要求,优化了课堂结构,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复习环节。课堂练习是学生在形成新知基础上的巩固过程,是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反馈,自主学习的模式下,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课堂要求避免“课上师生热热闹闹,课下大家莫名其妙”的低效或无效的劳动。反馈练习应做到设计新颖,趣味性和知识性兼顾,要求学生独立、及时在课内独立完成、按时完成,这样做有助于让学生养成在课堂全神贯注、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有助于准确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准确掌握教学的容量和速度,同时也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在课堂上,我们关注的四个度,其实就是关注的学生发展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准备度——关注学生学习新知的情况,让学生有备而学。这里的学习,主要是学生课前的预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关注。物质准备,即学生是否准备好了学习所需要的所有用品,如书、铅笔、水彩笔、竖笛、乒乓球拍等,只有学生做好了所有的物质准备,他才能真正走进课堂,参与学习;心理准备,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也取决于学生是否做好了心理准备,如预备铃响了,及时地进入教室,等待课堂的开始效果就会很好,反之,如果课堂吵吵闹闹,人虽进了课堂心却不能安静,学习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知识准备,学生在课前的预习中,一定要理清本节课准备学习什么内容,本节课所学内容中有哪些是自己通过预习能够理解的,又有哪些知识点是自己不理解,需要在课堂上得到老师的帮助的等。有了这些准备,学生才能够有目的的走进课堂,课堂效率也才能事半功倍。


兴趣度——关注课堂上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乐学。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才会受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兴趣像柴,既可点燃,也可捣毁。”如果教学方法恰当,学生对课堂的内容发生兴趣,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则把学习看成是精神负担,效果必然降低。


参与度——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重视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参与。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学习动机就其心理成份来说,一方面是学生的志向,另一方面是学习兴趣,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与学的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及时把学生参与学习的结果反馈给学生,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积极评价,促进学生参与。重视小结归纳,通过师生的小结和归纳可以帮助学生将获取的知识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从而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参与的质与量。


达成度——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情况,让学生学而达标。任何的改革,都必须为效果服务,学生能否得到发展,教师能否得到提高,是我们本次课堂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一堂课的目标达成应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单纯以几道检测题来评价目标达成度,是非常片面的。我们尝试着进行了一些探索:一、目标检测题的检测针对三维目标中的知识、能力、目标层面的达成情况,也有部分检测题能够检测出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达成情况,同时兼顾过程、方法这一目标的达成情况。二、学生能力的发展包括多个方面,课堂教学中,要进行多方面的训练,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三、教学要强调“教材只是个例子”,让学生也体会“用教材教”的观点,自己体验“走进教材”,进而自主探索出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学生要掌握不同的知识点,要通过自主、探究、协作等有效的学习过程才会有实效的结果。作为教师,要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达成度就必须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把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节奏,使每一个环节的学习活动落到实处,这样才能确保课堂学习的有效。


陶行知先生曾旗帜鲜明地提出“六大解放”的主张,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345”自主学习模式的五个环节中,最关键的是活动导学。“活动导学”,是指以“活动”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它是一种“学生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的方式及其过程”,包括内在的思维活动、物质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活动”是呈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活动方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是导学的主要手段。说到底,“活动导学”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它主要包括导趣、导思和导行等。 “活动导学” 致力于开放课堂,要充分地让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读、动手写、动手做,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迸发天性,发挥灵性,张扬个性,把基于生命、顺遂生命、成就生命作为课堂学习的基本目标。实践证明,“学生一旦不依赖老师时,他的内心才会出现一个强大的自我,变得更自信。越自信,越强大;越强大,越爱学;越爱学,越会学,逐渐形成良性循环,焕发出极大的潜能。”活动导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检测、反馈等活动,有效地实现了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的主张。


预习反馈——学情了解,梳理问题。


预习反馈阶段是通过课前几分钟的生生、师生交流,鼓励学生简明扼要地展示、交流预习所得,提出预习中存在的困惑,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敏锐地捕捉学生的疑难困惑,准确把脉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起点,有效调整、确定课堂活动的重点和难点,组织相关的有效活动释疑解惑,促进学生正确知识体系的有效形成,同时在展示的过程中也能积极锻炼孩子们的自学能力。


活动导学——小组合作,交流释疑。


在导学活动的引领下,通过小组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进而大胆展示,思辨争鸣,从而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课前要精当准备活动导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导学单,明以目标要求,辅以学法指导,交流预习疑难点,自探自纠,互帮互学。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解决疑难问题,梳理共性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合作学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能有效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习力。


精讲提升——当堂训练,目标达成。


这个过程与活动导学环节不是割裂开来的,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有机整合,着重发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参与者的作用,为学生学习释疑解难,化难为易,点石成金,于学生理解难点处做出精当的诠释,从而帮助学生轻松地建构知识体系,实现知能合一。


复习巩固——练习巩固,建构体系。


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针对教材的重难点,设计有质量有梯度的问题,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调整和补充,给学生自我检测,及时发现漏洞并进行自我校正,教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校正。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夯实基础的目标,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结延展——小结要点,拓展延伸。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根据自己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课堂内容的个性总结,可以小结学习方法,也可以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允许学生自由补充,形成知识要点。在小结的思维节点催生火花,助推拓展生成,适当拓展延伸,教师要给机会让孩子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个过程着重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引发深层思考,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