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海惊梦

 在天涯377 2015-06-16
南海惊梦
 许文昆 明会兰 唐贵江
 
  在没有机械动力的帆船时代,往来“海上丝绸之路”的船只随时会遇险沉没,仅在我国东南沿海至南中国海海域,就有超过2000艘沉船。这些船只满载不计其数的陶瓷,丝绸、金银珠宝等物也随之被淹没……20世纪,这里成为世界盗宝者的狂欢之地,沉睡了千百年的珍贵文物给盗宝者们带来了巨额收益,也遭到了令人发指的破坏——这一切逼迫着中国的水下考古事业的快速发展…… 
  20年后,有了“南海Ⅰ号”的出水。这艘宋代的商船带给我们很多意外之喜,其文物价值已经有人估计可能会超过千亿美金。但其意义不仅在此,它还蕴藏着超乎想象的信息和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它留下太多的谜团期待被发现:“南海Ⅰ号”始发地为何处?船主的身份是什么?船上人员是否逃生?当时船上生活如何?船是否因为超载而沉?木质船为何长年不腐?中国的海洋文明起始于什么时间?是否曾经称霸世界…… 
  “南海Ⅰ号”背后,是中国20年的水下考古史,这20年,我们到底从水下发掘出了怎样的惊天秘密? 
  中国古代的航海活动及航海贸易,大致有两个方向:一是由今广西、广东、福建及浙江一带的港口出发,通向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二是由渤海湾及东部沿海海口出发,至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这两条线路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在汉代就有记载,当时中国船只从广东、广西、越南等地的港口出海,沿中南半岛东岸航行,最后到达东南亚各国。唐宋之后,随着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提高,“海上丝绸之路”航线更加遥远,贸易也愈显繁荣,对于中国瓷器来说,再也没有比水运更加便捷和安全的运输方式,于是“海上丝绸之路”也进而演变成“陶瓷之路”。 
  南海是中国的一大边缘海,又是典型的季风区,在没有机械动力的帆船时代,往来“海上丝绸之路”的船只随时会遇险沉没,仅在我国东南沿海至南中国海海域,就有超过2000艘沉船。这些船只满载的不计其数的陶瓷、丝绸、金银珠宝等物也就随之被淹没…… 
  1986年4~5月间,英国人迈克尔·哈彻(Michel Harcher)在南中国海域盗掘大批中国清康熙年间青花瓷器等珍贵文物后,交由荷兰的嘉士德拍卖行拍卖。此事引起中国政府及文物部门的高度关注——国家文物局紧急受命,翻遍国际海洋公约、世界各国海洋法,却找不出任何一条能制止此事的法律依据;而当时中国的法律,对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一片空白;无奈之下,国家文物局立即委派故宫博物院的陶瓷专家冯先铭、耿宝昌携带3万美元,抵达阿姆斯特丹的拍卖现场了解情况;在整整3天的拍卖中,每一件瓷器的拍卖价格都高过3万美元,中国人连一次举牌的机会都没有,20多万件珍贵的中国文物,眼睁睁流落他乡…… 
  1986年9月,中国政府毅然决定发展水下考古事业。1987年3月,由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已故馆长俞伟超先生主持创建中国唯一的水下考古专业机构——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在国家文物局领导下,负责全国的水下考古的业务工作,组织实施水下考古调查发掘项目…… 
  发现篇 
   
  “南海Ⅰ号”,揭开水下丝路之“冰山一角” 
  作为迄今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远洋贸易商船,“南海Ⅰ号”虽然沉没海底800多年,但是船体保存相当完好——整艘沉船没有侧翻,而是端坐在海底;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敲起来铛铛作响。这样的沉船例子,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南海Ⅰ号”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到底意味着什么? 
  20世纪80年代,一个海底寻宝的疯狂时代。在当时,海底古沉船的打捞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比较陌生,可在西方世界,却是冒险家和航海者非常热衷的活动。他们执着地徘徊在重要的历史航线上,疯狂探寻淹没于海底的宝藏。由于相关法律界定比较模糊,因此海上探宝造就了不少一夜暴富的传奇。但与此同时,他们也使沉没的历史浮出水面…… 
  1987年,英国海洋探测公司3名队员在荷兰海事博物馆的一份旧报上发现:一艘名为“YHRHYNSBuRG”的东印度公司轮船载着6箱白银、385.5吨细锭以及不计其数的瓷器、铜器等物品,在中国阳江的南海海域发生海难,最后沉入海底。英国海洋探测公司立即向中国文物局提出打捞沉船的申请,并达成合作打捞的协议。尽管英方人员画出了细致的沉船地点,但这条东印度公司的沉船并未找到,而水下作业人员却意外发现了另一条古代沉船。 
  当时,英国公司为了节省成本,采用最简陋的打捞方法——把1吨多重的抓斗放到海里去抓,“一爪子”下去,竟然抓上来247件精品文物,里面有瓷器、铜器、锡器、镀金器、铁器等等,可惜多数瓷器都成了碎片。兴奋不已的英国人提出打捞该沉船中的宝物,被中国方面拒绝。此事上报国家后,根据协议和英方解除了合同。当时打捞出的古文物有仿龙泉刻花版、清白釉葫芦瓶等二百多件瓷器及金腰带和锡壶,经文物部门鉴定,上述文物应属我国南宋时期。由此推断,这可能是一艘宋元时期的沉船。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俞伟超先生,把这艘古沉船命名为“南海Ⅰ号”。
2001年对“南海Ⅰ号”沉船遗址准确定位后,水下考古队于2002年至2004年间,先后进行了四次大规模水下探摸和局部试掘工作。探摸结果表明,遗址堆积的分布范围较大,在船舷外侧发现了大量散落的完整器物及残存的桅杆、船板等。而凝结物散落的范围更大,探测发现的最远分布距沉船遗址达30余米。探摸工作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南海Ⅰ号”的规模、堆积情况和保存状况打下了基础,为下·步的编制发掘、打捞和保护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之后,水下考古队在水下工程和职业潜水技术人员的工作下,进行了清淤抽泥、水下测量、记录、水下摄像、采集散落文物、小面积试掘等多项工作,获得了宝贵的原始资料和文物标本。 
  从“南海Ⅰ号”上打捞出水的文物多达4500件,其中主要以瓷器为主,此外还包含有金器、银器、锡器、铁器、铜钱、漆器、动物骨骼、植物果实等丰富品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调查的深入,人们对“南海Ⅰ号”的了解越来越多:出水的瓷器涉及到福建、浙江、江西等不同窑口;根据出水的钱币显示,它的沉没时间大致在南宋早期;船体的木块部分为马尾松,船只可能建造于中国南方;出水的银质镀金腰带和鎏金龙纹手镯显示船主非常富裕…… 
  从打捞上来的物品看,“南海Ⅰ号”是外销的商船,装载的瓷器汇集了当时著名的四个窑系。而比瓷器更重要的就是沉船本身。800年前的造船技术和史料不仅在中国几乎无留存,在世界上也属罕见。作为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远洋贸易商船,“南海Ⅰ号”长30.4米,宽10米,高4.5米,虽然沉没海底800多年,但是船体保存相当完好——整艘沉船没有侧翻,而是端坐在海底;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敲起来铛铛作响。这样的沉船例子,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对“南海Ⅰ号”的研究,很可能成 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起点。 
  由于“南海Ⅰ号”沉没的海域正好是由泉州、广州港经徐闻、合浦到印度、斯里兰卡这条传统“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因此,水下考古中心取得的成果可能是了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最重要的实物资料之一。对研究、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造船史、陶瓷史、航海史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探秘篇 
   
  身价过亿、谜团重重的“南海Ⅰ号” 
  随着“南海Ⅰ号”发掘工作的进展,已从宋代商船打捞出金、银、铜、铁、瓷类文物4000余件,多数是十分罕见甚至绝无仅有的文物珍品。根据探测情况估计,整船文物可能达到6万至8万件!有考古界人士‘表示,只是与这些瓷器年代,工艺相当的一个瓷碗,此前在美国就卖出了数十万美元的天价,而这里却是整船,成批地出现。“南海Ⅰ号”的文物价值,已经有人估计可能会超过千亿美金!然而,还有更多秘密等待专家去发现…… 
   
  “南海Ⅰ号”上‘价值连城的“宝贝们” 
  极具异域风格的瓷器 
  “南海Ⅰ号”现已出水2000多件完整瓷器,汇集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南海Ⅰ号”还出水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从棱角分明的酒壶到有着喇叭口的大瓷碗,都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被认为是宋代接受海外订货“来样加工”的产品。中国古陶瓷协会会长、陶瓷鉴定泰斗耿宝昌对着“南海Ⅰ号”上出水的瓷器连呼惊叹:“搞了一辈子的瓷器研究,却从未见过如此多的瓷类珍宝,很多连听都没听说过!” 
  宋代是中国瓷器第一个鼎盛时代,出现了定、钧、官、哥、汝五大名窑。对比明清时期华丽的珐琅彩,宋瓷以优雅的单色釉著称。宋代各地烧瓷名窑迭出,官窑首屈一指。宋徽宗登基在河南禹州神垕镇建立钧瓷官窑,专门为皇宫烧造花盆、盆奁等陈设贡瓷。在他的主持下,钧瓷表面烧制出异常奇丽、变幻无常的线条,由于后人难以仿制,故有“钧瓷无双”之说。 
  宋代,景德镇因出产“影青瓷器”、“青白釉瓷器”而闻名于世,并通过泉州、广州两大商港通达海外,成为当时风靡世界的名牌货。据说,荷兰、葡萄牙商人最早将瓷器贩运到欧洲时,瓷的卖价几乎与黄金相等。据赵汝适《诸蕃志》记载,宋代的瓷器被运往全球50多个国家,最远的包括非洲的坦桑尼亚等地。随着宋瓷的光芒远播海外,外国人对宋瓷趋之若鹜。在国外,宋瓷的使用成为阶级和身份的象征,甚至还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习俗。 
  粗大的黄金首饰 
  金器是目前在“南海Ⅰ号”出水文物中最惹眼、最气派的一类。到目前为止,“南海Ⅰ号”共出水了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等黄金首饰,它们统一的特点是粗大。鎏金腰带长1.7米,鎏金手镯口径大过饭碗,粗过大拇指,足足四两不止。可以推测佩戴这些饰品的人体格粗壮,身材高大。
“海上丝路”的硬通货——铜钱 
  目前“南海Ⅰ号”沉船点发现铜钱已达上万枚。其中,年代最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年代最晚的是宋高宗主政期的绍兴元宝。这么多的货币一方面可能表明当时中国的国力之盛,中国货币可以成为“海上丝路”的硬通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船主的富裕。 
  铁器:宋朝就出口广东铁器 
  除了陶瓷这类人们熟知的中国特产,那时科技领先的中国,还向世界输出铁器,800多年后,它们已经面目全非。“南海Ⅰ号”船舱里面还有两样比较大宗的东西,就是铁锅跟铁钉,铁锅跟海水发生作用后,一摞一摞地变成了铁疙瘩;铁钉个体较大,二十多厘米长,都是拿竹篾进行包扎的,数量非常多。而在宋朝,广东正是铁器盛产地。 
  铜环:“半成品”出口深加工? 
  在“南海Ⅰ号”装载的货品当中,除铁锅外,现在出水的还有不少金属制造的商品,如铜环、钢珠等。对两者的用途,考古人员表示目前铜珠的用途还不好推测。 
  在出水文物展示时,专家分析说,从这些制品的外观看,只是经过初步的铸造或打磨,像铜环等上面并无花纹等装饰的痕迹,有可能是“南海Ⅰ号”的船主将中国造的半成品运往海外进行深加工。 
   
  “南海Ⅰ号”的待解之谜 
  船主的身份是什么? 
  “南海Ⅰ号”共出水了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等黄金首饰,由此可以推测佩戴这些黄金首饰的船主可能非常富裕。而且这些粗大的金饰物不可能佩戴在一般身材的人身上,那么,这个人会不会是一名身材魁梧、体型巨大的富商? 
  船上人员是否逃生? 
  从近年对“南海Ⅰ号”文物的试探性打捞结果看,目前还没有发现古人骸骨。那么,“南海Ⅰ号”沉没时,船上人员是否已逃生?有专家推测,由于“南海Ⅰ号”上已经出水的腰带、戒指、手镯等金器多为饰品,且数量少,应该不会是货物,极有可能是船上的富商所佩戴。按照这样的推断,“南海Ⅰ号”沉没时,船上的富商有可能是与“南海Ⅰ号”一起葬身大海。 
  当时船上生活如何? 
  考古人员曾从凝结物中清理出一件较为完整的漆盒,饰纹华丽,造型精美,透露出它的主人拥有精致的生活。沉船中出水了一些大小不一的陶罐,外形朴实。专家认为,这些陶罐很有可能是“南海Ⅰ号”上的船员所用,其中一些陶罐可能是用于盛酒。如果属实,宋代文献中记载的远洋途中船员饮酒消遣的生活,就可能在“南海Ⅰ号”上得到证实。 
  “南海Ⅰ号”始发地为何处? 
  “南海Ⅰ号”出水文物大多是江西和福建的瓷器,还有景德镇的瓷器。景德镇位于福建的西北方,船逆流而上运货可能性较小。此外,史料中曾有记载:在宋代,广东港的船少有向北航行的,多发自泉州及以北港口。所以综合分析,“南海Ⅰ号”发自广州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是福建泉州地区。 
  宋代的海洋文明是怎样的? 
  南宋疆域狭小,但是南宋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富庶的朝代之一,因为国家财富积累一大部分都是依靠海外贸易,所以南宋甚至可以称为古代中国的海洋时代。对“南海Ⅰ号”包含的历史信息可能超乎人们的想象,这些谜团都等待后人去慢慢发掘。 
  人物篇 
   
  张威:拿生命拯救文物是我们的使命 
  张威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南海Ⅰ号”水下考古队队长,1987年以来,整整20年间,他亲历和见证了“南海Ⅰ号”水下勘察和考古发掘的全过程。氮中毒以及来自海洋深处凶猛的鲨鱼等海洋生物的威胁,使“拿生命拯救文物”成为水下考古队员的特殊使命。 
  1987年,国博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成立时,张威受命中心主任,被派往荷兰学习沉船打捞和水下考古,两个月后归来,尚未来得及招兵买马, “南海Ⅰ号”就现身了。然而,当时的水下考古中心还没有能力进行单独的水下考古作业。1988年,水下考古中心开办了第一期水下考古培训班,从省级文物部门中挑选人员,组建了国家水下考古队。第二年,张威被派到美国, 师从“水下考古之父”乔治·巴斯。 
  1989年11月,“中日联合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第一次对“南海Ⅰ号”进行勘察。张威代表中方首次在水下触摸到了“南海Ⅰ号”。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水下勘探技术的限制和巨大耗资,中日间的合作仅持续了5天。之后,中国方面也因缺乏相应的资金和人手,“南海Ⅰ号”的勘察由此停滞。张威在《南海沉船的发现与预备调查》报告中写下:“一块瓷片,一片船板,面积约1平方米、高约30厘米的凝结物。”寥寥数语,便是此后10年间“南海Ⅰ号”的难有资料。十几年过去了,水下考古中心培养的水下考古队员也增加到40多人。在这期间,他们对“碗礁Ⅰ号”、“华光礁Ⅰ号”等多艘古沉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但“南海Ⅰ号”却成为张威等中国水下考古专家们一桩沉甸甸的心事。
2000年,事情有了转机。当年香港需要填海建造迪斯尼乐园,邀请张威等人协助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在香港,张威和队友们结识了一批潜水爱好者,他们得知“南海Ⅰ号”的事情后,主动帮助筹措调查资金。2001年,水下考古中心获得香港水下考古协会赞助的120万港元,赞助方还找到1987年发现“南海Ⅰ号”的英国船员,从他手中买下当年的定位海图交给考古队。中国历史博物馆还为此项目配套经费30万元,“南海Ⅰ号”的打捞工作因此被提上了日程。2001年4月,由国博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牵头,抽调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组成“南海Ⅰ号”沉船水下考古队,对其进行前期水下调查工作。 
  10年时间,海底早已是另一番样貌。就在经费快用完时,水下考古队的崔勇意外摸到一块只有沉船上才有的凝结物,又在凝结物上找到了一枚青白瓷片。这枚小瓷片如同沉船的DNA,“南海Ⅰ号”终于被找到。此后,队员们通过使用旁侧声纳、浅地层剖面仪、差分GPS等先进科技手段,对“南海Ⅰ号”做了精确定位。同年10月,考古队又对“南海Ⅰ号”的位置进行了复查,再次探摸到大量瓷片,遗址得到了确认。 
  2002年至2004年,国博水下考古队得到财政部1300万元的资金支持,这是“南海Ⅰ号”沉船遗址大规模调查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物质保障。然而,对沉船船体的勘察难度却远远超出了张威的预期。在22.4米深的海底,能见度最好时,队员也只能看到眼前1米多的范围。他们只能凭触觉判断形状和方位,回到船上再凭记忆绘图。由于当时队员们的潜水设备相对落后,险情是工作常态。“当一个人潜到20米以下时,就会从气瓶的压缩空气中呼进越来越多的氮,引起氮麻醉。人舌头发麻、神志不清、判断力下降,就像喝醉酒一样。”张威解释说,这种轻微的醉感在陆地上可能无足轻重,但在海底则随时可能危及生命,这还不包括来自海洋深处凶猛的鲨鱼等海洋生物对队员们的威胁。可以说,我们的考古队员是在“拿生命拯救文物”。 
  打捞篇 
   
  史上最贵沉船打捞 
  “南海Ⅰ号” 沉箱被半潜驳船送进位于广东阳江的海陵岛、花费1.5亿元人民币修建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保管。据说,考古人员在半年后才能进入沉箱内进行文物挖掘和清理,正式打开沉箱最少也需要5—10年的时间。这次考古行动被海内外专家称为“史上最贵打捞”,其打捞并保存的总成本将高达3亿元人民币。这一工程是中国考古史上的创举。 
  “南海Ⅰ号”沉没海底800多年,历经海水的冲刷、腐蚀,船体已非常脆弱。专家对“南海Ⅰ号”的打捞进行了多次研究和论证后,最终确定了“整体打捞”的方案。这无论在世界考古界还是在打捞界都属首创。一般的沉船打捞也就花费几百万元,“整体打捞并保存”要比“原地打捞保存”多花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资金。方案一出,就被人评价为“不计成本的疯狂举动”。 
  2007年12月,广东阳江海域集中了两艘可能是中国迄今价值最高的船——一艘在海上,造价近7亿元人民币的超大起重船“华天龙”;一艘在海底,无法用金钱来简单衡量的南宋沉船“南海Ⅰ号”。一个巨大的沉箱沉入海底,将“南海Ⅰ号”整个包装起来。 
  2007年12月22日上午11:30左右,由“华天龙”号先将沉箱吊离海底,在半潜驳船排出近6000吨海水后,“南海Ⅰ号”沉箱被半潜驳船上一个面积约540平方米的巨大托盘托起,完全浮出水面。随后,半潜驳船在拖轮的带动下将“南海Ⅰ号”沉箱运送进位于广东阳江海陵岛、花费1.5亿人民币修建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保管。此后,“南海Ⅰ号”仍会被浸泡在海水中进行保养。据说,考古人员在半年后才能进入沉箱内,进行文物挖掘和清理,正式打开沉箱最少也需要5~10年的时间。这次考古行动被海内外专家称为“史上最贵打捞”,其打捞并保存的总成本将高达3亿人民币。 
  2008年1月8日,“南海Ⅰ号”人住的“水晶宫”开始封馆。面向大海,高20米、宽40米的南墙开始浇铸钢梁,工期需要两个月左右。与其他三面墙一样,南墙上部设有观光走廊,游客可通过观光走廊上的透明亚克力胶板观看“南海Ⅰ号”。南墙建好后, “水晶宫”马上就可以引灌海水至12米深,注入“水晶宫”的海水温度、微生物生长情况等都将与“南海Ⅰ号”沉没后的海域环境相同。自从被整体打捞出水后,“南海Ⅰ号”沉箱静静地待在“水晶宫”,多少显得有些沉寂。 
  从海底打捞出水后,光照条件、温度、湿度及沉船上附着的微生物等环境因素都发生了改变,这些变化很可能导致船体变黑、腐烂,人们不禁开始担心沉箱中的“南海Ⅰ号”是否安然无恙?2002年从“南海Ⅰ号”出水的部分瓷器由于侵入瓷器釉面的盐分结晶,撑破原有的光滑釉面,现已出现裂痕,出水瓷器将来如何保存?“南海Ⅰ号”古船木质已经稀松,在水晶宫内如何保证拆掉沉箱后船体不散架?如果沉船上发掘出丝绸或其他古代货物,出水后又该如何保存?
张威说:“出水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水下考古的难度一大半集中在后期保护上。围绕这些问题的破解,中国水下考古专家们将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上演一台台好戏。”有考古专家分析说:“针对如何保住兵马俑身上的彩绘、避免敦煌壁画风化等诸如此类难题的攻关,中国陆地考古一路崛起,发展到如夸的世界先进水平。而伴随着‘南侮Ⅰ号’及其文物的后期保护等问题研究的展开,中国水下考古也有望迎来第一个‘黄会时代’。” 
  忧患篇 
   
  一夜暴富的传奇来自对中国海域的疯狂掠夺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辽阔的中国海域就成为世界盗宝者的狂欢之地——英国人迈克尔·哈彻凭借先进的探测设备和潜海器材,从南中国海打捞出百万件出自康熙年间的中国四大窑系的瓷器,令人心痛的是,哈彻为了保值,下令除了精选的36.5万件之外其余的全部砸碎!仅这一次打捞就为哈彻带来了3000万美元的巨额横财!而美国老兵费·格雷科从1997年一直到2002年间, 在南中国海域先后发现了16艘海底沉船,捞起了约2.3万件古董,并悄然运回美国,他的家简直就是小型中国古董博物馆!比利时人吕克·海曼斯在南海的打捞中,有25万件出水文物竟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官窑的极品瓷器……除了他们的盗捞、掠夺、破坏之外,更有不法渔民在盗抢和破坏水下文物。 
   
  外患——谁在抢捞和破坏中国沉宝? 
  南中国海的神秘宝藏,吸引着无数来自世界各地海底捞宝人渴求的目光。当今世界上一位赫赫有名的职业海底寻宝人——英国人迈克尔·哈彻无疑成为了南中国海古老沉船宝物最疯狂、最成功的盗捞者。 
  1980年,菲律宾渔民在南中国海一个海岛附近打渔时,意外发现一艘大约是15世纪沉没于海底的中国古船,从中打捞出许多中国瓷器。消息不胫而走,英国人迈克尔·哈彻闻风而动。他随后便在新加坡附近海域中找到一艘中国古船,打捞出两万多件中国古瓷,从中捞到数百万美元的财富。之后,哈彻凭借先进的探测设备和潜海器材,又寻找到一艘233年前从中国南京出发、航行到新加坡附近海域时不幸沉没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名下的“哥德马尔森号”商船。船上装着23.9万件中国康熙年间的瓷器,125块打有“南京马蹄金”印记的金锭,还有两门青铜铸炮。哈彻把瓷器一举捞光,连残片都贪婪掳走。1986年4月,他把瓷器运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拍卖行一一拍卖,最后连一箱残破的瓷器,也被荷兰博物馆高价买走。拍卖共得1500多万美元,哈彻又发了一笔横财。 
  巨大的利润,使哈彻更加迷恋南中国海。随后两年中,他在南中国海不停地搜寻着装有中国瓷器的古沉船。1999年,哈彻重金聘请的考古人员,竟然在荷兰人詹姆斯·哈斯伯格所写的《东印度航行指南》上,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1822年1月14日,中国商船‘泰星号’从中国厦门港出发,驶往爪哇。这是一艘巨型帆船,船上载有2000多名乘客和船员,压舱的是100多万件瓷器……船驶到中沙群岛时,不慎触礁沉没。2000名乘客中,只有198人被路过的‘印第安娜号’救起,其余全部葬身海底。” 
  哈彻立即顺藤摸瓜,大致锁定“泰星号”的沉没位置。1999年5月,他带上船队,悄无声息地潜入中国的南海水域。5月12号,潜水员潜入深达30多米的海底,看见一处小山似的堆积物,高4米、方圆足有400多平方米,竟然全是瓷器。这就是被称作“东方泰坦尼克”的“泰星号”,百万件瓷器全部出自康熙年间的中国四大窑系,几乎件件都是精品。但哈彻却下达了一项命令,从这百万件精品中再次挑选出36.5万件,其余的全部砸碎!他深知“物以稀为贵”的精辟道理。剩下的瓷器,被哈彻运到德国拍卖。这一次,再为哈彻带来了3000万美元的巨额横财。 
  除了哈彻之外,还有这样一些让中国水下考古界切齿的名字:越战美国老兵费·格雷科的“牧马寻宝”公司,从1997年到2002年间,在南中国海域先后发现了16艘海底沉船,捞起约2.3万件古董。令人吃惊的是,数量如此之多、价值如此之高的文物,竟然悉数被格雷科悄然运同美国,《纽约时报》记者不禁惊叹:“格雷科的家简直就是小型中国古董博物馆!” 
  和职业寻宝人不同,比利时人吕克·海曼斯是一个金融投资家,南海是他的又一个“商业领域”,而印尼人是他的新“合作伙伴”。只不过,他们都没有料到会如此幸运,一艘满载宝藏的中国古沉船,正在海底等着他们。25万件出水文物中,最令人称奇的是瓷器:碟子上的饰纹是龙、鹦鹉和其他异鸟;茶壶上的莲花图案清晰优雅;青瓷上的釉完好无缺……海曼斯找来的德国陶瓷专家彼得·施瓦茨惊呼道:“这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官窑的极品瓷器。”
内忧——“下海捞宝”成为“全民运动” 
  20世纪90年代,中国公安、海关不断加强打击文物走私的力度,风声日紧,境内外不法分子的目光开始转移到古沉船上。盗墓界有句行话:“一艘沉船十座古墓”,意即沉船宝藏多,可比得上十座古墓的价值。在中国海域,不少渔民在打渔时,有时会意外发现古沉船或是散落在海底的瓷器。起初,渔民们不懂这些古瓷的价值,随便捞几件回家自己使用。无孔不入的文物贩子们闻讯赶往渔村,除高价收购外,还出巨资雇用渔民重返故地捞取文物。这种“生意”远比捕鱼赚钱多,于是不少渔民便专门干起盗掘古沉船的营生。 
  据称:当今世界海底宝藏最多的海域之一,就在中国的台湾海峡和南海海域。1980年以来,从台湾海峡到南海一带海域,发现许多有价值的沉船。无论是位于广东阳江海域的宋代商船“南海Ⅰ号”、福建平潭外海满载清朝瓷器的“碗礁Ⅰ号”和“大练岛Ⅰ号”元末沉船、西沙群岛海域的南宋沉船“华光礁Ⅰ号”以及传说载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日船“阿波丸号”、澎湖附近海域的“将军Ⅰ号”等,都是具历史价值和传说有宝藏的沉船。 
  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非法打捞水下文物是刑法所规定的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的重要表现形式。但在中国古瓷拍卖价格节节攀升的诱惑下,铤而走险的人越来越多。近年来,“下海捞宝”在福建沿岸的一些地区已是“全民运动”,平潭附近几个小岛渔村下海捞宝者比比皆是,还有的捞宝者来自浙江、广东等省。为获取更大利润,捞宝者的装备和组织日益先进,出现公司化趋势,船只也从航速慢、机动性差的木质小渔船,变成大马力的机动船或高速摩托艇;下海寻宝的潜水员,也从简单的潜水装备,换成潜水专用的进口设备。 
  一名福建水下考古队员回忆说:“一次考古队听闻有人盗捞沉船文物,赶赴‘碗礁Ⅰ号’古沉船现场时,老远就听见渔船的马达声轰轰震天响,海面上飘动着浓浓黑烟。‘碗礁Ⅰ号’沉船水域,20多艘渔船盘旋着,场面混乱得如同100年前的海战。有的渔民用铁耙打捞水下瓷器时,打碎了周围的瓷器,有的渔民甚至用上了炸药。”据当地居民回忆说: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平潭县几乎买不到鱼,因为所有的渔船都去‘捞宝’了。” 
  应对篇 
   
  抢救中国的水下历史 
  “通过对南海诸岛考古,我们发现了五代、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水下文物遗址13处,发掘了一批宋元瓷器、石锚等文物,有力地证明中国是最早到达并开发利用南海诸岛的国家。中国海上文明史是我们共同的财富,我们一直在、并将继续为它寻找实物证据。”——张威 
  20年间,随着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古沉船进入考古人员的视野。如辽宁绥中元代沉船、西沙水下文物调查、抢救性挖掘福建连江县宋元时代的白礁沉船、广东沿海文物普查等,为保护中国古代水底文物做出了贡献。 
  1996年5月,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进军南海摸“家底”,行程850多海里,发现多处中国古代文化水下遗存,采集到大量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水下文物。对于中国水下考古的专家们来说,每一次水下考古都是一程充满艰辛的探索之旅。为了切实有效地 保护水下文物,摸清水下沉船文物的分布情况,中国正在对包括内海、内河及内湖的水下文物进行全国性普查。目前,福建沿海文物遗存调查工作已基本结束,共发现海底沉船遗址70多处。福建省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水下文化遗产的地方性保护条例。 
   
  发现三道岗沉船遗址:北方“海上丝绸之路”出水 
  从1991年开始,中国水下考古队的工作重点转到辽宁绥中三道岗海域的沉船遗址。这是一条元代沉船,调查和发掘持续7年之久。在水深10米以下的海底、长约25米、宽约5米的沉船遗址,由于长期浸泡在海水中,船体已经被海虫吃掉,只在沉船处散落大量的铁器和瓷器。考古队员们将这些器物打捞出水,通过辨别,瓷器为元代北方磁州窑的产品。 
  这是一条哪里驶出、又开往哪里的沉船呢?实际上,有别于南海航线上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还有一条海上贸易通道——由渤海湾及东部沿海港口出发,驶往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的航线,被称为“北方海上丝绸之路”。在元代,“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大致有两条:一是由山东半岛的莱州出发,经大同江到达平壤;另一条则是从宁波出发,经过东海、黄海、朝鲜竹岛等地到达日本。最初认为沉船是驶向这些地方的商船,但沉船沉没的地点,与这两条常行的路线并不相同。经过仔细研究,专家们更加倾向于,这是由靠近磁州的直沽港出海、驶向东北渤海沿岸港口、从事国内贸易的一条商船。
发掘“华光礁Ⅰ号”——中国水下考古走向远海 
  华光礁位于西沙群岛永乐群岛南部。“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位于华光礁环礁内侧。1996年中国渔民在潜水捕鱼时发现了“华光礁Ⅰ号”沉船。1998年国家博物馆和海南省文物部门初步试掘,出水文物约1800件。时隔8年,由国家博物馆和海南省文体厅共同组建的2007年西沙考古工作队,由来自全国各文物保护单位的31名水下考古队员组成。从2007年3月15日开始,历时55天,共采集水下文物近万件,并新发掘了玉琢礁等沉船遗址10处。 
  “华光礁Ⅰ号”沉船是中国目前在远海海域发现的第一艘古代船体,残存船体覆盖面积约180平方米,船体残长20米,宽约6米,舷深3~4米,初步估计排水量大于60吨。目前沉船仍保存较好,结构基本清晰。但是,由于船体构件已经高度饱水,现场加固条件有限,考古队仅采集了部分标本。 
  从“华光礁Ⅰ号”发掘出水近万件南宋时期文物,证明了南宋时期中国海上贸易的繁盛。“‘华光礁Ⅰ号’沉船,是我们第一次在中国远海发现的‘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珍珠’,有了它,‘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才算完整。”张威说。以前由于技术和资金方面限制,我国对水下文物考古限于近海,而此次远海发掘对全面认识“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见证。发掘的实物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航海技术水平,同时说明,中国人进行地理发现活动也走在当时世界各国的前列。 
   
  吹响中国“沉船经济”的号角 
  在人们都尽情畅想“南海Ⅰ号”打捞过程中创造的世界之最、船上物品的巨大货币价值和文物价值的时候,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事件本身就是一个标志,中国“沉船经济”时代的号角很可能就此吹起,古沉船打捞这一庞大的新兴产业群也许将在中国遍地花开! 
  据悉,目前国际上一年的海工产品需求量在500亿美元左右,沉船打捞方面形成的设备定制、工程招标、博物馆开设、旅游带动等一系列环节所形成的产业链群都可以赚钱,所造就的就业岗位也将相当可观。中国在打捞“南海Ⅰ号”的过程中显然充分借鉴了这一世界经验。从这次打捞过程中打捞船只的设计制造、博物馆“水晶宫”的建设、阳江旅游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可以看到政府未雨绸缪的长远规划。 
  从中国海底沉船的数量和规模来看,无疑将是一个价值数以亿元计、涉及相当多沿海城市和海域的庞大新兴产业群。无论在财富的积累效应还是在国家文物的保护上,人们都有理由认为,这里将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最为重要的是,在这次打捞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沉船经济”最急需的自身的技术能力、设备积累和经验摸索,这将为中国“沉船经济”时代的蓬勃到来奠定坚实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