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津灌区文化公园地语广场的浮雕

 雪梅常在 2015-06-16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命脉。治水历来是兴国安邦的大事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一部除水害、兴水利的治水史,中华水文化积千年精华,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之中,反映了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和各个时期一定人群对自然生态水环境的认识程度,以及其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指导原则和行为方式等。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中华民族治水智慧和治水精神的结晶,是全人类文化的瑰宝。
 
河北省是一个严重缺水的省份,人均水资源量为311?,每公顷水资源量为3120?,属极度贫水区。农业是用水大户,占总用水量74%以上,但用水总有效率仅有25%~40%,水资源浪费严重,节水潜力巨大。大力推广农业节水增效灌溉技术是缓解水资源紧张的根本出路,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而且对河北省建立节水型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石津灌区初建于1948年,位于河北省平原中部,是国家大Ⅱ型灌区,河北省最大的灌区。灌区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改造,目前工程控制面积4144k㎡,耕地面积435万亩。灌溉区系包括总干渠、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农渠6级固定渠道1.4万条,总长1.08万千米,受益范围包括衡水、邢台、石家庄三个市十四个县的108万人口,主要受益县市都已列入国家棉林果基地。灌溉农田渠道防溢,硬化改造末级渠系,无疑成为农业节水的重要途径,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农业丰收增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而且改善了工程条件,提高了灌溉效益,促进了灌区改革,深化了灌区服务“三农”的职能,推动了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社会稳定。
 
 
 
 
 
 
 
 
今王
 
东上
 
 
 
 
 
 
 
 
 
 
王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