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粥,在漫长的中华民族演进史上是有其重要意义的,在饥荒年代不知救活多少生灵。在当前,也是重要的饮食甚或是养生方式之一。每餐前,喝上一碗热粥,养胃健康,这差不多是许多中国家庭固定模式。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放翁很喜欢食粥,那么忧国忧民的老先生活到85岁才与世长辞,在那个年代绝对是长寿星,即使现在也是高寿的。陆游有《食粥》诗云: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熬过粥的人都知道,熬粥的关键技术是“熬”,什么煎炒烹炸、熘蒸烧炖等等厨房十八般武艺统统都用不上,就简简单单一个字——“熬”——长时间的煮——古人选字用字是既有文化内涵,又有现实经验啊。 熬粥看似简单,但要想熬出一锅好粥,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即舍得时间,有耐心。 熬粥不能急,要有耐心,必须得慢慢来,“大火烧开,小火慢熬”。什么是熬?字典中的解释是:把蔬菜等加水并放在文火上煮。还有一引伸意思是:忍受,耐苦坚持。火过急,易煳锅,时间短,则夹生,没味。 熬粥的过程是对人毅志、品格,甚至情感的考验和锻炼,慢慢地搅拌,耐心地等待,让时间在粥里升腾、潜移默化,让情感在粥里融溶,让粥带上你的情感,溶入家人的胃里,这才是熬好的粥。 粥品之多,不可名数。普通的白粥、玉米粥、小米粥、黑米粥、皮蛋瘦肉粥、排骨粥、蔬菜粥、甚或海参粥、鲍鱼粥、枸杞粥……粥里放什么东西得你自己决定,因为你喜欢什么,身体需要什么,只有自己最清楚。千万别老盯着别人碗里那些红红绿绿的东西,虽然色彩缤纷,内容丰富,但不一定适合你
。比如,有药补性质的,你没那些毛病是不能跟着瞎喝的,会出事的。 但无论有多少款式,能放入多少内容,能经常喝的,也就那么几样。而最简单最养生的,也最适合平常人脾胃的,还是白粥吧? 如此看来,人生亦如熬粥食粥吧! 人生亦不能急,要慢慢行,慢慢看,慢慢享受;人生亦应简单朴实,不需要太多的奢华和跌宕;人生亦要熬,要耐心坚持。 我需要的只是寒冷的早晨,一碗冒着热气的白粥,一碟小咸菜,足矣。那种知足、那种味道不是谁都有资格品味出来的。记得明·张方贤有诗云: 煮饭何如煮粥强,好同女儿细商量。 有客只须添水火,无钱不必问羹汤。 莫言淡泊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长。 杨绛先生借翻译英国诗人兰德那首著名的诗,写下自己无声的心语:“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我不与别人比,因为我和别人不一样。 你的人生为什么要与别人一样呢? 套用一句流行语:哥熬的不是粥,是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