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因与安慰剂效应:你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吗?

 pgl147258 2015-06-18

给病人一粒糖,骗他说这是药,或许能缓解他的病情。但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你告诉他这就是一粒糖,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这种现象被称为安慰剂效应(placebo,拉丁文,意味“我会好起来”),它或许是医学领域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之一。它之于医生是蜜糖,之于临床研究是砒霜,因为临床研究设计必须排除安慰剂的影响。然而,安慰剂如何运作,依然是一个谜团。

安慰剂效应的发现或将开启一个崭新的医学领域。如果安慰剂得到合理使用,那么把它混入有效成分,也许便能产生更好的疗效。同样的,药物试验设计者可以根据试验需求来挑选安慰剂效应受体,从而简化试验。这将节省大量的精力、时间和金钱。

安慰剂效应的产生与某些特定神经递质控制下的大脑系统有关。而这些系统,正如身体的其它部分,又与基因息息相关。研究者由此想到,是否正是不同类型的基因决定着人对安慰剂的敏感性。

最近,发表在《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综述对此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这项研究由哈佛医学院的Kathryn Hall及其团队主持,致力于探索安慰剂效应强度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她比对了四种递质系统,共发现11处与之相关的基因差异。其中5处位于多巴胺控制下的系统,包括大脑的奖赏中心;4处位于血清素控制下的情绪系统;此外,类鸦片系统和内源性大麻系统各占其一。

顾名思义,这两个系统分别受鸦片、大麻及其派生物的影响。而另外两类,一者受可卡因影响,这种药物会阻断多巴胺撤离神经细胞,从而持续产生强烈的快感;一者受百忧解影响,百忧解可用作抗抑郁药,对血清素有相同作用。因此,不难理解这些药物和安慰剂在大脑中的运作原理。

安慰剂效应的相关基因控制着人体内的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和单胺氧化酶,这两种物质是多巴胺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们通过灭活多巴胺来调节体内多巴胺的含量。相关基因不同,人们对安慰剂的敏感程度也会随之改变。并且,这种基因差异非常常见,由此可以推断对安慰剂感知能力的差异或许普遍存在。

Hall博士只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因此,还需要经历进一步的实验才能付诸实践。倘若这个猜想最终得到证实,那么根据患者基因便能计算出安慰剂的效力强度。如此一来,医生可以灵活地调整药品用量。同时,药物试验也能更好地排除安慰剂的影响,测试出受试成分本身的效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