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陌生人的痛苦对你来说值多少钱?

 残云伴鹤归 2015-10-16

编译 | 王承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许多文化普遍认可的道德准绳,比如犹太教的法典《塔木德》中的名言“What is hateful to you, do not do to your fellowman. This is the entire Law; all the rest is commentary”和印度史诗《摩诃婆多罗》中的“This is the sum of duty; do naught on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not have them do unto you”几乎都表达了完全相同的意思。


人们一般认为,道德的建立主要依靠教育,然而影响个人道德判断的体内因素却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人体内是否有化学物质会影响人的道德判断,以及是否有小分子药物影响体内这些物质的水平是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一直关注的科学问题。最近,英国两个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提示了大脑内血清素和多巴胺对人的道德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


“趋利避害”的奖惩系统


为了适应环境,大脑进化出了“奖赏”与“惩罚”两种反馈机制。当个体获得有利的刺激,“奖赏”区域会被激活,使得个体倾向于继续获得这种刺激。比如你被领导当众表扬,你的虚荣心获得了满足,从而促使你更加卖力地工作以获得老板更多的表扬。而当个体获得有害的刺激,“惩罚”区域被激活,并反馈给个体以使个体避免类似刺激。如你吃了一种非常难吃的食物,你会感到很难受,你以后就会避免吃它。“奖惩”系统是由神经系统内的一些化学物质决定的。多巴胺、血清素等都是已知的活性分子。


有趣的是,“奖赏”和“惩罚”可能来自同一种刺激。比如禁食会让人产生饥饿的不适感从而激活“惩罚”机制,而禁食又会让想秀身材的减肥者产生“我这顿不吃身材又变好了”的满足感从而激活“奖赏”机制。因此人经常需要在二者之间权衡以做出最终的决定。但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当这种权衡涉及到他人时,问题就来了:你对自身“奖惩”的评判如果影响到他人的利益,就使得这种决定变成了“道德决定”。


因为影响“奖惩”系统的神经活性分子会影响人的决定,理论上说,这些分子也可能在一些情况下影响人的“道德决定”。但由于道德评判的复杂性,设计实验来证实这一点非常困难。英国牛津大学和伦敦学院大学的两个研究团队通过巧妙设计及数学建模,对血清素和多巴胺对“道德决定”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研究。



图1:奖惩系统 图片来源:http://4.bp./


陌生人的痛苦


实验招募了175名健康志愿者,并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服用能够升高血清素的药物西酞普兰(citalopram),该药物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之一;另一组使用左旋多巴,一种用于治疗帕金森氏病的药物,它能够升高体内多巴胺的含量。每一组中有一半的受试者服用安慰剂作为对照,而另外一半服用单次剂量的药物。


所有受试者都会根据其个体疼痛阈值给予其能够忍受的电刺激。在每一次实验中,“决定者”会被告知有一名“接受者”将会接受和自己同样强度的电刺激。在一次实验中,“决定者”可以选择获得不同数额的金钱来改变受电击的次数,比如如果被电击7次可以获得10英镑,而受10次电击则可以获得15英镑。在另一次试验中,“决定者”可以选择付出不同数额的金钱来改变受电击的次数。



图2:实验设计 图片来源:http://www.ncbi.nlm./pmc/articles/PMC4518463/


“决定者”有一半的决定针对自己,另一半则针对“接受者”。“决定者”每次决定都会获得或付出相应的金钱,而其本人或“接受者”会被按照“决定者”选择的金钱数收到相应的电击。每一位“决定者”和“接受者”都分别待在不同的房间,所以这是一个双盲的实验。“决定者”能够通过选择不同的金钱数量来决定“接受者”被电击的次数,但“决定者”并不用担心“接受者”的谴责或报复。因此,“决定者”可以自由作出选择而不会受到心理胁迫。


实验的结果表明,服用西酞普兰的实验者愿意付出两倍的价钱来防止自己或他人受到伤害。服用左旋多巴的受试者似乎更不愿意付钱来使自己和他人免受伤害。由此,研究团队提出一个假说:血清素水平与人的攻击性呈负相关,而多巴胺则相反。


真的不要停药吗?


这项研究成果很快得到了医学界广泛的关注。由于西酞普兰和左旋多巴都是临床常用的药物,如果它们能够改变服用者的“道德水平”,那么药物监管部门可能需要重新考量这些药物的使用范围。对于神经生物学家来说,揭示血清素和多巴胺对道德选择的分子机制将会极大地推进人类对社会行为背后的物质机理的理解。而对于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来说,这项实验给出了一个可以参考的对社会行为进行定量分析的案例。


本文的共同作者之一,牛津大学神经学家莫莉·克罗克特(Molly Crockett)评论说:我们目前还不知道产生这一现象的机理是什么。在伤害规避实验中,多巴胺使受试者更加愿意从他人的痛苦中获益。或者也可能是安慰剂对照组人群显示的“过分利他”效应来自于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范围中比较他人和自己的痛苦,而多巴胺可以降低这种效应并使我们待人如己。克罗克特和她的团队正在分析受试者的大脑扫描数据来揭示这种现象背后的神经机制,这是该研究后续的一部分。


不过该研究团队强调对于这项实验结果,绝对不需要对目前临床使用这两种药物产生担心——该研究是对健康人群所做的实验,对于需要使用这些药物的精神疾病患者效果可能完全不同。


克罗克特强调:我们推测这些药物在健康人群和用它们治病的人群中累积效应是不同的,因为基线不一样。比如对于帕金森氏病来说,多巴胺分泌是不足的,所以需要药物补充。一旦这样的个体服用了药物,我们推测它们可能和安慰剂组观察到的效应相似。


这项研究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开发使用这些药物的标准、追踪药物的副作用以惠及服药的患者。也许有一天我们会使用类似的药物来治疗反社会行为等精神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