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刀治疗膝冠状韧带损伤之研究

 晋州jinzhou 2015-06-19



针刀治疗膝冠状韧带损伤之研究

唐国振 倪成丽

大连海事大学医院

在膝关节损伤的针刀治疗中,对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如股四头肌腱、内外侧副韧带、脂肪垫、髌韧带和其它组织的异常改变处,进行切割剥离、松解、消炎,症状可以明显缓解,但是惟有关节内侧间隙前部条索样肿块不能消除,而且表现为伸膝疼重,对该病的恢复造成障碍。不仅在老年人中而且在年轻人中也有一定的发病率。

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对这个条索样肿块进行了研究探讨,发现此肿块包绕关节间隙,并认为此肿块是肿胀粘连的冠状韧带,在其它资料中并未见报道 。按照冠状韧带的走行纵向切割与横向剥离,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6例中,男29 例,女 57 例;年龄 19-82 岁,平均 64.4 岁。病程 4 个月-21 年,平均 21个月。左膝 24 例,右膝 35 例,双膝 27 例,共计 113 膝。

1.2 临床表现

86例中均表现膝关节痛,行走、久立、上下楼梯、下蹲、跑步时疼痛,休息后缓解,严重者影响睡眠。关节弹响11膝,膝关节肿胀89膝,关节积液32膝,晨僵及久坐后有胶着现象101膝,关节伸屈功能障碍79膝,其中关节前内侧条索样肿块伴伸膝障碍71膝。

1.3 X线片检查

骨性关节炎表现:膝关节周围骨赘形成,关节周围骨骼骨质疏松与骨质硬化。关节面毛糙不平,其内侧胫股关节面受累明显,关节间隙变窄。多见于老年人。本文中内侧间隙狭窄 67 例,髌骨骨刺形成 77 例。

青年人的膝关节:关节面光滑完整,关节间隙无明显改变。


冠状韧带内侧损伤 X 线表现

(骨性关节炎初期,膝关节内侧间隙变窄,外侧间隙无改变)


青年人正常膝关节 X 线表现

(关节面光滑完整,关节间隙无明显改变)

1.4.1 体位

令病人仰卧于治疗床上,双腿伸直,患腿外旋,膝关节微屈下垫薄枕。

1.4.2 术前注射

触诊确定膝内侧间隙的条索样肿胀包块,此即病变的冠状韧带。在其前、中、后确定三处进针点,做好标记常规消毒。以上三点平均注入曲安奈德注射液 5mg+2% 利多卡因 2.5ml+ 注射用水至 6ml 的混悬液。

1.4.3 针刀治疗

以三个注射点为针刀治疗点,刀口线与冠状韧带平行,刺入平刃针刀,针锋穿过冠状韧带至半月板边缘,先做横向剥离 1—2 次,再将针锋提至冠状韧带内,纵向切割横向剥离 1—2 次,然后再提至冠状韧带表层重复以上手法。最后将针锋退至皮下,针体向近侧(股骨)倾斜 40 度刺入胫骨平台边缘做纵向切割 1—2 次出针,压迫针孔片刻并以创可帖封固。

1.4.4 手法治疗

反复屈伸膝关节数次,如患内侧副韧带损伤,除按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方法针刀治疗外,再配合侧扳法行膝关节外侧扳 3—5 次,不需夹板固定。

1.5 注意事项

1.5.1 术前注射时要快速刺入并穿过冠状韧带至半月板边缘,然后边注射边退针至皮下,要求将药液注入半月板与冠状韧带之间及皮下,避免注入韧带。

1.5.2 手法治疗切忌简单粗暴,要循序渐进地改善功能障碍,避免负损伤。

1.6 治疗结果

1.6.1 疗效评定标准

优:膝关节内侧条索样肿块的肿胀疼痛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正常。

良:膝关节内侧条索样肿块,肿胀基本消失,偶有酸痛及压痛,但不影响关节功能。可:膝关节内侧条索样肿块肿痛有所改善,屈曲障碍小于 15 度,伸直障碍小于 10 度,可以行动自理, 3—6 个月仍有发作而重复治疗。

差:术后疼痛有改善,但肿胀及关节功能无改善。

1.6.2 治疗结果

老年人,单纯内侧关节间隙变窄者,治疗后效果显著,可达优良;若有骨性关节炎者,疗后效果虽可达到良,但有一定的复发率。

年轻人中冠状韧带损伤者治疗后达优者较多。

59 例( 71 膝)经随访,时间 6 个月 ~2 年。优 37 例( 62.7% ),良 12 例( 20.3% ),可 6 (11.7%),差 4 例(6.7%),优良率 83% 。

2 讨论

2.1 相关解剖

膝关节冠状韧带位于胫骨髁上缘,呈冠状位包绕两侧半月板。半月板的外侧面借冠状韧带疏松附着于胫骨髁的边缘。冠状韧带周围与关节囊的纤维组织紧密相连,在两个半月板的前端,多有呈圆索状横行连接的膝横韧带 [1]

膝关节在屈曲时,半月板向后移动,半月板的后半被压于股骨髁及胫骨髁后部的相对关节之间 [2]。反之膝关节在伸直时,半月板则会在冠状韧带的包绕中前移。半月板的前半正好嵌于股骨髁及胫骨髁前部的相对关节之间,任何过度伸直,都将使前部遭受压迫[3]

2.2 病因病理

半月板随着膝关节的伸屈而前后移动,每次移动都要以牵扯和挤压的形势对其外围的冠状韧带造成刺激;随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及内侧间隙的变窄而使刺激加剧。因此也就加重了对冠状韧带的损害,导致其肿胀、充血、机化粘连,血运代谢不畅,引起慢性顽固性疼痛。

2.3 诊断依据

2.3.1 膝关节内侧间隙条索样肿胀包块,随膝关节伸屈而变化。屈曲时随半月板后移而减小,伸直时随半月板前移而增大;其压痛随膝关节屈曲减小,伸直时加重,严重者伸膝功能出现障碍。

2.3.2 结合临床表现、体查及 X 线表现:

显示内侧关节缝变窄者 100% 伴有冠状韧带损伤,其症状随X线所示的膝关节内侧间隙变窄而加重。 骨性关节炎中 85% 伴有冠状韧带损伤。

青年人冠状韧带损伤可不伴有关节间隙的改变。

2.4 鉴别诊断

2.4.1 慢性内侧副韧带损伤:多由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急性损伤转化而来,患者膝内侧痛,活动后加重,伸膝过程中疼痛明显,压痛在股骨内髁和胫骨内髁及内侧副韧带的投影区。

2.4.2 脂肪垫损伤:触诊脂肪垫压痛在髌韧带深层及其两侧的内外 “膝眼” 穴周围,此处的冠状韧带压痛局限于关节间隙中,与内侧半月板前角损伤压痛点相同。

2.4.3 膝关节内侧骨增生:触诊膝关节内侧骨增生,位于股骨内髁和胫骨平台内侧缘,而非关节内侧间隙。

本文所示,113 膝中出现伸屈功能障碍者 79 膝,而其中关节内侧条索样肿块伴伸膝障碍 71 膝。可见因冠状韧带损伤而致伸膝障碍者占 90% ,因此冠状韧带损伤是影响膝关节伸直运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运动中(尤其伸屈运动)冠状韧带受到反复地挤压和牵扯,使之出现充血肿胀、机化粘连,影响正常的血运代谢,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随着骨性关节炎的加重,内侧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边缘硬化,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其所受的刺激更加严重,而使其体积成倍增加。因为伸膝运动中,内侧半月板前移,同时也推挤肿胀的冠状韧带前移,所以在膝关节伸直时,便可以在膝关节内侧出现条索样包块随之出现疼痛,笔者认为凡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不管关节间隙有否变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冠状韧带损伤。

参考文献

[1] 郭世绂编著.临床骨科解剖学.天津科技出版社,1988.834

[2] 郭世绂编著.临床骨科解剖学.天津科技出版社,1988 .839

[3] 郭世绂编著.临床骨科解剖学.天津科技出版社,1988.84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