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来德书法闲话

 金土199 2015-06-19

曾来德书法闲话
    近日在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学习,没想到隔壁就是深圳画院,这里正在举行题为“微云起泰山”的曾来德小品书法展。也是出于对书法的爱好,先后三次走进展厅,欣赏曾先生的书法作品。感慨良多,遂闲话如下。

曾来德的书法早有所闻,那是因为一位在京战友不时提起他的名字,这位战友对他的书法很是敬佩。后来时不时的在媒体上见到他的身影。据介绍,曾先生四川蓬溪人,1956年出生,曾在解放军总后勤部创作室任创作员,专事艺术创作,现转业调入中国国家画院,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画院艺委会委员、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中国书协理事等职。今天能直接接触他的作品可谓天之良缘了。

这次展出的作品共计83件,因是小品,所以除2件四尺对联外,均是小幅作品。当然,与曾先生数十米大件相比,这对联仍属小品之列。

虽是小品,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用不同的纸张,不同的笔法,不同的书体,不同的视觉效果,全方位展示了曾先生的书法成就。同时,小品中亦能观瞻出他巨幅作品的气度。这些作品不仅看到了他的艺术功底,亦能看到他传统文化基础之深厚,创新意识之强烈。亦如他自己在展览前言中所说:“不存在没有源头的艺术。”“在今天如果真正有勇气面对书法,那就必须在对待传统的态度方面理直气壮。”他的创新之程度还是顾柯红说得好:“曾来德先生作为一个创作探索者,如同一个身赴不归路的战士,把手中的长矛投向敌人,即把自己的作品远远抛在前路上,而时间只在随后才能赶上。”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他展出的这些作品吧。

曾来德书法闲话

先说他的书体,这是任何一个书法欣赏者不得不首先关注的问题,也是书法作品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结果。严格意义上讲,没有书体的书法就不是书法。中国书体的流传主要分两条渠道,一为帖路,一为碑道。清末以前主要靠名家书帖承传,所以才有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人们所尊重的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壤、赵孟頫、文征明、王铎等等,无一不是历史上的书法大家,同时,其作品又无一不是后来者临习的典范。直到清末康有为提倡碑学之后,书法之路才又有了另一条道路。碑学一出则大受欢迎,《爨宝子》、《瘗鹤铭》、《龙门二十品》等成为书界一时临习之宝帖。民国就出现了以碑学精神为主体的书法大师于右任。但是,南有帖学代表沈尹默与北有碑学代表的于右任,只能说明碑帖之路各不相容,两条书法源流之道很难交叉并行。曾先生的书法作品则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把中国书法史上的帖之精神,碑之灵魂融为一体,形成自己风格,实属开创之举。我们且看他的作品小楷《游泰山六首》、行书李白《月下独酌》、行草胡汝焕《泰山诗》、草书徐渭《画梅》,无一不体现出碑帖书法的渊源。更重要的是能够把碑与帖很好的融会在一起,形成一幅整体的艺术作品,让欣赏者看不出作品的生硬。如果你随其笔势走将下去,那飘逸的笔融,折叠有力的转换,轻快跳动的线条,横斜有度的结构,变幻多姿的形体,给你一种轻松愉快之感觉,似乎体现出一种现代人生活的时尚,幸福而康宁。非怀素《自叙帖》所展示的那样,让你读毕之后康慨激昂,热血涌流,手握拳头,跃跃欲试。正如他自己所说:“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那气势那精神也真只有革命年代才具有了。如果我们说书法要体现时代感的话,那么曾先生的书法是不是也体现了这种精神呢。

书法的用笔,这既是书法的基础,更是书法的灵魂。然而曾先生的用笔不得不让你感到意外。这意外开始觉得不可理解,然后渐渐给予认可,再后来你不得不承认这已经体现一种美学,给你一种美感。别的不去多讲,且看他的枯笔。枯笔在传统的书法中用得并不很多,因为那时的书法更多的是适用性,适用就要让人看得清认得出读得轻松。如果枯笔太多既显潦草,也缺修养,用于书信则失尊重。所以笔笔都讲精道,追求规矩。然而,把书法当作一种艺术之后,则非传统意义上的书写概念。曾先生则着眼于书法本体的艺术性,所以,大胆的追求用笔,让人在大空白中产生幻想。这次展出的5件枯笔作品,斗方岑参诗句“勿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叶绍翁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小条幅“称变”,对联“两水夹明镜,双桥落采(彩)虹。”“阅历知书味,艰难识世情。”远远看去一片空白,画框里什么也没有。近前一看,上面涂满文字,再一细看满幅枯笔。初看无法适应,待你两次三次,甚至四五次走近作品,你才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用笔,甚至佩服先生的胆识。这5件作品不仅用的枯笔,且全幅枯笔,字字枯笔,笔笔枯笔。如果你要是看的印刷品,看的是图片,那么你一定给出否定的回答。但是,如果你直观作品原件,便会觉得耐人寻味。因为每一幅作品都在枯笔中显出它的精气神,每一笔线条都显得非常有力度,每一个字体都非常具有灵动感。这些线条落于纸上已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过去书学中所说的枯枝理论在这里成了悖论。在曾先生的枯笔中他还运用了一种皴法。这种技法源于中国传统画法,曾先生运用于书法之中,其初衷不知是否想达到非枯笔书法作品中的胀笔效果。因为一幅作品之用墨不能四平八稳,总有一些墨色深浅浓淡分布。这些皴笔被先生艺术化的处理在作品里,起到了美观画面之功效,有如山水画之近景,给人立体视觉。从线条运动感来讲,书写到此其运笔速度缓慢而行,给人带来的激情渐渐放松。所以,欣赏曾先生这类作品,其情感体验有急有缓,清明而畅达,飘渺而非虚幻。曾先生也是一位画家,其山水多用皴法,借用书法亦非偶然,布局之艺术亦可想像。

创新是艺术发展之动力,也是书法发展之动力。曾来德先生在书法的道路上始终没有停止过创新。正如他自己所说:“书法应该有书法的立场,有了立场,才能评估原创的意义和价值。有了这个立场之后,还要敢于试错,任何创造性的东西都是试错出来的,如果没有这种勇气和胆量,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环境和空间,一试错就被‘斩立决’,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原创者,永远也没有原创的作品。”

在曾先生的作品中这种创新的观点随处可见,基本体现在了书法作品的方方面面。比如他的作品用纸。唐朝轶说“或用生涩的画笺纸,或用特制的熟笺,或用陈年的旧纸。”这些都是次要的,关键是他将这些纸张进行艺术化处理,且让你不知通过何种手段处理得来。处理过后的这些纸张本身就是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如果写坏一张定是莫大损失。小楷《李商隐诗》,就是先将毛边纸残缺化,然后裱背白色宣纸。小楷《楷书论》、元好问《登岱诗》、《论甲骨文》等作品底色就不知如何制作出来,亦似油画亦似摄影。既看不出手工痕迹,也否定印刷之功效。用这种纸张书写出来的作品体现出一种历史感厚重感沧桑感。

再如章法的创新,已经打破传统的布局方式。尤其经过精心制作纸张上的创作,根本就没有循规蹈矩,而根据美学需要,适合哪里书写就在哪里书法,字体大小,墨色浓淡,空间疏密等等,变化多端,无穷想像。《杜少陵诗钞》就是一件密不透气,笔划重叠的作品,你就是细心的品读也难以读完作品的内容,恰像一张雕刻拙劣的破旧千年印刷品。但给你的视觉美感却不可否定。曾先生善长榜书,“动”“变”“画”“热”等四个榜书字,分别置于四尺斗方之中,满满的占据着宣纸的空间,甚至有的笔划已经延伸到了纸外,只是装裱师艺术化的剪裁才有了这艺术化的作品,然而这剪裁非作者本人不可。剪裁过后的作品既有书法的自然效果,又有非自然的制作效果,在协调的作品中给人更多的思想空间。驻足作品之前无不让你发出内心的微笑,赞叹人间还有如此之创新。

还有非文字书写的创新。在这次展览中有3件被称之为非文字系列的作品,全都置于四尺斗方之内。从书写用笔看显然用了榜书所用的特制用笔,从表现墨法看浓墨枯笔相间,从创作笔法看全都体现了书法所特有的线条动感,从章法布局看全都展示出中国传统书法之理念。总之,它是一个艺术化了的字,然而你根本就不认识。但是不认识并不等于失去它的书法之美。正因如此,它才又具有认同价值,才具有书法美感。正如我家壁上所挂大理石图案,几年来都无法解读,更无法命名,但却喜欢,仅此而已。

曾先生被书坛称为“曾来德书法文化现象”“书坛奇才”“曾来德书法文本”。我没有直接接触过曾来德先生,因敬其作品创意之多多,故有如上之粗词。也仅仅因观其作品而发感慨,未能深入,一孔之见,一家之言,不足为道。

 曾来德书法闲话

 

                                               2011年6月21日客次于深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