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日两军经常发生肉搏白刃战。日本兵崇尚武士道精神,甚至传说在拼刺刀前先要子弹退膛;而论起耍大刀,中国是日本的祖师爷,特别是西北军的大刀,确实也把小日本砍疼了。总体说来,师傅和徒弟旗鼓相当,因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差,白刃战反而更能发挥战术优势。 相反,在亚洲战场上,日军与美军、苏联红军的作战中,却很少有过白刃战。这是为什么呢? 起初,日军也曾对美军使用过白刃战,美军也曾被日军这种野蛮的气势吓倒,且伤亡较重,美军也非常头痛日军的这种玩命战法。 后来,美军研究发现,手枪是近距离作战的理想武器。实战也证明,手枪在白刃战中作用最大。手枪的长度短,可以轻易转向任何一方射击,射击姿势也可以五花八门,装药少,即便近距离击中第一个对手后,也不易贯穿击伤后面的自己人,而威力远超过刺刀。 为了近距离打完之后再有时间装子弹,美国人将三个人编为一组,如果出现其中一个人子弹打空的情况,其他两人可以掩护装子弹。美军短枪对刺刀的战法一出,日本人再也不敢随便找美军拼刺刀了。 在1939年5月至9月间进行的诺门罕战役中,日军对苏联红军也采用过近距离白刃战的战法,但是,苏联人没有给日本人表演东洋刀法的机会。 苏军的武器装备水平明显比日军高一个档次,苏军步坦协同作战的运用,再加上普遍配备冲锋枪的苏军给了日军当头一棒,成片的日军倒在苏军阵地上。这一战把日军打出了心理阴影,以至于后来苏联红军进军东北歼灭日本关东军精锐时,日军绝少采用白刃战法与苏联红军作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