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恒河大手印》—自起自灭之要妙

 真友书屋 2015-06-20

‘烦恼力未退,非真实之道。’

为什么‘解法之道力’这么重要呢?因为若无此道力,便不识无相之真心,那就是‘烦恼力未退,非真实之道。’你心中的烦恼力没有退掉,总在烦恼当中,就不是真实解脱之大道。我们学佛,要认识根本,从而得此‘解法之道力’,这才是‘真实之道’,不能跟著邪魔外道走。跟邪魔外道走,将来会成魔子魔孙,而不会成佛的啊!

‘如得此自起自灭之妙要,虽毫无至高见地之持法与甚深修法之缘依,然其自性亦决能从二执之缠缚得解脱。’

我们认识到了妄念根本不可得,就不用去管它,不用去压制它,任它自起自灭。在‘起灭随无’之际,‘随妄本净’,回光一瞥,一把擒来,从而识取真心,便得‘此自起自灭之妙要’了。我们打坐的时候,念头来了不要去睬它,只管持咒,任它念头自起自灭。如果你要压住它,在心里念叨:‘不要起、不要起’,那你就会胸口发闷,很紧张、很难过、很不舒服。很多人胸口发闷就是这么回事,他太紧张了。只要不跟著念头跑,让它自起自灭,就会轻松爽快,久久则定,随著你念咒功夫的深入,慢慢地入定了,进而由定开慧。打坐时如此,平时也如此。就像在南京路、西藏路(上海繁华处)路口,人来人往、车来车去。他们来了与你不相干,你不拉他们,他们就过去了。念头起了你就让它起,它自起自灭,并不长久,自然就灭掉了。但如果念头来了,你不知道,那就坏了。分明是跟著妄念跑而不自知,分明是攀缘住著,哪里还是修行啊所以,看见念头,不跟它跑,任它自起自灭,这非常重要。‘如得此自起自灭之妙要,虽毫无至高见地之持法与甚深修法之缘依,然其自性亦决能从二执之缠缚得解脱。

‘至高见地之持法’,即前句讲的‘至高之见地’。‘甚深修法之缘依’,即‘甚深之修持’。有‘至高之见地’可持、有‘甚深之修持’可依,这都不可靠。‘解法之道力’,即‘自起自灭之妙要’,才是最重要的。前句是说,若不得妙要,纵然具有高见、深修,也不得解脱。此句是说,得此妙要,就算不具高见深修,也能得解脱。这两句话,是从一反一正两个方面强调‘解法之道力’的重要性。其实,得此妙要方称至高之见地,具此道力才是甚深之修持。前述见地修持之高深,是有相的、相对的高深;得此妙要、具此道力,才是超越的、离相的、绝对的高深。

‘然其自性亦决能从二执之缠缚得解脱’。‘二执’就是执两边,有好多种讲法。执好执坏、执有执无、执是执非、执空执有,还有人我执、法我执。二执很多啊!都是倒向两边的。‘人我执’,认这个身体或这个思想为我。这是我,以我为主,你们都不要抵抗,都要依从我,都要执行我的意见,都要服从我的意志,贡高我慢全都来了。二乘,就是罗汉、辟支佛,他已除掉了‘人我执’,但还有‘法我执’——有法可修、有道可成。大乘空宗讲‘空’,见地很高超,理论很细密。但却不能执著,执著了便是‘执空’。大乘有宗,如法相宗,它是讲‘有’的,见地也很高超,理论也很细密。但也不能执著,执著了便是‘执有’。人们多生历劫执著惯了,深受‘二执’的缠绕束缚,即‘二执之缠缚’。它捆住我们,使我们不得解脱。但是,假如你得此‘自起自灭之妙要’,具此‘解法之道力’,它也捆不了多长时间,你一定能够从‘二执之缠缚’中解脱出来。

‘如到金洲,求他石了不可得。’

金洲,纯是黄金的地方。有这种地方吗?何止是有!还有比这更好的地方。西方极乐世界就比金洲更好。在西方极乐世界,想找块石头是不可能的。楼台殿阁,也不是石头砖头造的,那是七宝合成,异常坚固,充满光明。你若到了‘金洲’——纯是黄金的地方,根本无法找到一块不是黄金的其他石头——‘求他石了不可得’。这比喻我们若是得了起灭之妙要、具有解法之道力,就像是到了金洲,除了黄金没有别的,比喻除了解脱没有别的,那就只能得解脱,得不到别的,是必定能成道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