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以下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 A.花生油 B.食盐 C.面酱 D.五香粉 考查目的: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征;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答案:B。 解析: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才是溶液,与水能形成溶液的物质一定是能溶于水的物质;花生油、面酱、五香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而食盐可溶于水,与水混合则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选B。 2.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所用物质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餐具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肥皂液洗衣服 D.用洗发液洗头发 考查目的: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答案:A。 解析:根据汽油是良好的有机溶剂,能溶解油脂,洗涤剂中有乳化剂,具有乳化功能,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判断,生活中的洗涤灵、肥皂、洗衣粉、洗发剂等都是乳化剂。 3.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 A.静置 B.蒸发 C.降温 D.蒸馏 考查目的:对饱和溶液的理解,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答案:A。 解析:A选项,静置只能分离可溶物与不容物;B选项和C选项 4.20℃时,在一只烧杯中加入100mL水,放入1g Ca(OH)2固体搅拌,静置,有白色沉淀沉降到烧杯底部,对于上层澄清液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无色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是饱和溶液 D.溶质是Ca(OH)2 考查目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分析。 答案:B。 解析:A选项根据Ca(OH)2溶液是无色溶液进行解答;B选项溶液底部仍然有Ca(OH)2固体,所以上层清夜是饱和溶液,D中溶质是Ca(OH)2。 5.下列关于氯化钠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00g水中溶解30g NaCl达到饱和状态,则NaCl的溶解度为30g B.在20℃时,可把30g NaCl溶解在100g水中,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0g C.在20℃时,把30g NaCl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0g D.在3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7g NaCl恰好饱和,则30℃时NaCl的溶解度为37g 考查目的:溶解度定义。 答案:D。 解析:溶解度对应的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溶质质量。 6.如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时,取100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30℃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A.130g B.140g C.160g D.180g 考查目的:认识溶解度曲线。 答案:B。 解析: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对应的30℃时所得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又知溶剂质量为100g,故选B。 7.下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10g溶质溶于100g水中 B.10g溶质配成100ml溶液,该溶液的密度是1.15g/cm3 C.100g 25%的某溶液加水稀释到200g D.100g 10%的某溶液,又溶解了10g溶质 考查目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简单计算。 答案:D。 解析: 8.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不考虑溶解时的热量变化),边加边搅拌。下列图形中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考查目的:对饱和溶液的理解。 答案:C。 解析:硝酸钾溶液已经饱和,不能再继续溶解硝酸钾,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均不发生改变,溶质质量分数指的是所溶解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9.用25%的NaOH溶液和5%的NaOH溶液混合,要得到10%的NaOH溶液,混合时两种溶液的质量比是( )。 A.3∶1 B.1∶3 C.1∶5 D.5∶1 考查目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 答案:B。 解析:设二者溶液质量分别为x、y,根据混合前后溶质质量之和相同,列方程25%x+5%y=10%(x+y)。 10.有mg 15%的硝酸钠溶液,欲使其浓度增加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蒸发掉溶剂质量的 B.蒸发掉溶剂 C.加入 D.加入 考查目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 答案:B。 解析:B中溶质不变,溶液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质量分数增加一倍。 二、填空题 1.蔗糖(C12H22O11)和食盐能溶于水形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是 ,而食盐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是 。 考查目的:对物质溶解过程的理解。 答案:蔗糖分子 氯离子和钠离子。 解析: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在水分子作用下,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而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在水分子作用下,氯化钠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 2.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 ℃时,向两只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较大的是溶液__________(填“A”或“B”)。 (2)t3 ℃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A溶液_____B溶液(填写“>”“<”或“=”,下同)。 (3)将t2 ℃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 ℃,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溶液____B溶液。 考查目的:溶解度曲线与饱和溶液、溶液的浓度的关系。 答案:(1)B (2)< (3)> 解析:(1)同温下溶液处于饱和状态时,溶解度越大,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2)t3℃时,A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因此等质量的A、B溶液中,A所含的水质量少;(3)t3℃的等质量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溶液中的溶质质量较大,t2℃时等质量A、B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因此A溶液析出晶体质量大于B溶液。 13.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 ; (2)若将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溶解度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 D.溶质质量分数 考查目的: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答案:(1)s:(100+s) (2)B 解析:(1)有溶解度定义可得;(2)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解度减小,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而溶剂质量不改变。 4.实验室需配置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 (1)查阅硝酸钾溶解性。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在该温度下配制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计算。配置4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 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近似看做1g/mL)。 (3)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 (填字母)。 A.先移动游码到所需位置,再添加硝酸钾直到天平平衡 B.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4)量取。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 (填字母)。 (5)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 考查目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溶液的配制。 答案:(1)24 (2)4 36 (3)A (4)B C 解析:(1)31.6÷131.6×100%=24%;(2)40g×10%=4g;40g-4g=36g;(3)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调平后,应先调节砝码、游码,再加药品;(4)量取液体应用量筒和胶头滴管。 5.(2013揭阳市)将20g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锌样品,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80.5g,同时生成氢气0.4g,试计算: (1)样品中锌的质量为: g。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查目的: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答案:(1)13 (2)40% 解析:(1)根据氢气质量计算锌的质量为13g; (2)解:设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2.2/80.5g×100% = 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