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时雄关已经不见, 秦时明月依旧明艳!

 彭建辉879 2015-06-21

 汉时雄关已经不见,

秦时明月依旧明艳!

                  

          --献给中国原生文明的光荣与梦想(孙皓晖)

 

将近一个半月的阅读终于结束。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除了功课专业书,不管何时何地,总要带着一本《大秦帝国》,每每打开书的那一刻,总是有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放弃其他一切杂念,沉浸在那滔滔的历史河流,向着春秋,战国以至更原生态更古老的文明追根溯源!

怀着对秦文化的敬畏与赤诚,为贯通秦由兴盛到灭亡两千多年的历史,孙皓晖先生移居海南十几年,十六年来,笔耕不辍,案头跋涉,《大秦帝国》主题工程才终于顺利告结。《大秦帝国》细分为《黑色裂变》《国命纵横》《金戈铁马》《阳谋春秋》《铁血文明》《帝国烽烟》等六部,粗略统计为五百多万字,“当我以十六年的时光,一叶扁舟潜入又浮出伟大的文明时代,蓦然回首,竟不知自己又该说什么了”,没有一次彻彻底底的遨游,我们始终对于那个烽烟滚滚的时代,对一位“乱世枭雄”般的人物存有曲解和误读。

中华文明史在古老的东方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漫长的悠悠岁月中,从天地玄黄,远古洪荒一路走来,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故事,比起魏蜀吴三国的辉煌有过之也有不及,从伟大的大秦帝国开始,中华文明真正“冠剑及身”,进入历史的成熟期和曾经的最高峰。不管后来曾经的强秦怎样夭折,闪耀着亘古文化标志的“秦冠”,都永远矗立在我们炎黄子孙的头顶,那散发着森森寒气的铮铮秦剑,时刻沸腾着龙之传人的热血。

任谁都会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何精深流长法却没人能一言以蔽之。自秦穆公以来,秦康公,秦共公,秦桓公,秦景公,秦哀公,秦惠公,亲悼工,秦厉公,秦躁公,秦怀公,秦灵公,秦简公,秦出子,秦献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王嬴政,秦二世胡亥,子婴等诸侯君王,不知有过多少改朝,看过多少次换代,从一个蛮夷弱国走向谈虎色变的强秦,在诸侯并起的战国中,秦的历史不是最久远的;在秦,齐,楚,赵,魏,韩,燕七国里,秦不像魏有信陵君,不似齐有孟尝君,不如赵有平原君,不若楚有春申君,久经合纵联军攻略,然而始终以少胜多,屹立不倒,靠的是什么?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不可否认;一个尚武之邦?不全面;一次变法图强?不尽然!

秦较之六国,有其显著的特点:

其一,善储君。秦献公逝世,没有立一味追求武力的嬴虔为太子,却选择沉着冷静的嬴渠梁;秦孝公即位,流放纨绔太子三十余年到山野磨练,终成一代明君;秦武王暮年,已千方百计筹划召回作为人质的秦昭王嬴稷;昭王在世,除了立太子,已将平庸的太子确立继承人,以防宗庙之乱;秦庄王下子孙多贤能,文考武较才选出无所不知的神童嬴政。然反观六国,不善储君,庙堂之争,内斗不断:燕国子之篡位;勇武的赵武灵王暮年被囚禁,以致饿死东宫;韩安晚期只求一味割地求和,不思进取;齐湣王无能至极,偏偏自诩“东方蛟龙”,妄图与秦分庭抗礼;楚庄王问鼎中原以后,虽强势一时,却出了怀王这样的无道昏君,不识屈原大才,反复无常;赵惠文王时还有完璧归赵,将相和,渑池之会的传奇佳话,其子赵孝文王,不用名将廉颇,疏离名相蔺相如,偏用纸上谈兵的赵括,致使沙场易将,六十万大军败于秦二十万,俘虏二十万大军被坑杀;见识短浅的魏惠王只图蝇头小利,当时的第一强国,魏武卒名满天下,却经不起秦军一战之力。

其二,善养士。“战国四君子”最善养士,门客曾多达几千,然四君子怎样“折腾”,决定权都在君王手中,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多次被罢免的四君子虽雄才大略,但毕竟缺乏实权。秦国则不然,自“商鞅变法”起,广布求贤令,天下士子莫不归秦,秦昭王更是一再试探吕不韦,为国谋得良相,《商君书》《吕氏春秋》得以流传千古,在变法图存的战国引起了轰动!

其三,变法彻底。赵武灵王大变法以后,赵国的崛起为唯一能与秦抗衡的山东强国,从此成为山东六国的抗秦轴心;其后的两代惠文王赵何在位二十八年,孝成王赵丹在位二十一年,赵国他、以实力与秦国周旋将近五十年,孝成王赵丹在经历长平大战后,尚能扭转危局,发动六国合纵,生死边缘避免了灭亡的命运。但六国中如赵国的变法终究只能强盛一时,历经两三代就随即而衰,秦国变法却不同,法家名士商鞅采用法治,不同于韩国申不害的术治,有别于魏国慎到的势治,铁腕的变法遭到贵族强烈反对,最终商鞅也被车裂,法治无情,却影响最深远,效果最佳,自商鞅变法起,秦国“一超多强”,虽遭遇几次惨败,却一直是七国实力领军。

其四,温柔乡,英雄冢。秦在战国中后期,也经历过几代庸君,孝文王嬴柱与华阳,华阴王后的骄奢淫逸,庄襄王子楚迷恋赵姬,后致使嫪毐乘虚而入,祸起萧墙;赵武灵王贪恋吴娃,最终困死皇宫,楚怀王对郑袖言听计从,失去大好合纵时机,终是误国......凡此种种,屡见不鲜,帝王将相因沉溺女色,终是一将功成万骨枯,饮恨千古。

其五,选贤举能。秦孝公用商鞅,惠王用张仪,司马错,武王用甘茂,昭王有军神白起,丞相范雎,庄襄王有吕不韦,始皇手下更是名将如云;王翦父子,李斯,蒙恬,蒙毅,尉缭,李信,章邯,杨端和,每一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领军人物,想不一统七国都难。就六国而言,也是名家辈出,赵国有自秦白起后,又一百战百胜军神之称的李牧,名将廉颇,庞湲更是兼具纵横,兵家名将之能的全才人物,然而却是生不逢时,难遇明主,或被杀害,饮恨当场,或愤然归隐。

举凡人间功业,件件都是人才做成的,这在今天来看,似乎有些托大,然而纷乱的战国却是如此。从头数数:魏国逼走了吴起,商鞅,张仪,范雎,尉缭,以及诸如姚贾这般不可胜数的布衣大才,这个国家就像太阳下的冰块一般融化了;韩国正才邪用,将郑国一个绝世水工做了间人,将韩非一个大法家当作废物,最终连一个统兵大才都没有;赵王迁逼走廉颇,杀害李牧,郭开当道而一战即灭;燕王逼走乐毅,杀太子丹;齐罢免田单,后胜当道,一仗未达举国全降,昏君误国,权臣当道,想要翻身也难!

每读《大秦帝国》都惊人的发现,六国拥有无数次灭秦的机遇,却没有一次能够准确把握,每每希望秦不能完成统一大业,然结果恰恰相反,六国灭亡,只能用一句话概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孙皓晖评价二世胡亥说:“游乐以穷所欲,奢靡以穷其恶,此生足矣!不知功业为何物,不知国政为何物,不知权力为何物,更不知宵衣旰食以勤政为何物”,赵高当然希望牢牢把住这样一个昏庸无能的君王。逼死扶苏,蒙恬,蒙毅,李斯等等,农民揭竿而起之时,不御外敌,一心铲除政敌,虽然曾短暂走向权力的顶峰,然其终究鼠目寸光,只能把玩权术,出不得厅堂庙宇。

读《商君书》,如同登上雄峻高峰一览群山之小,奔腾在胸中的是劈山开路,涌向大道的决战决胜之心;读《吕氏春秋》,似从遥远的洪荒一路走来,历代兴亡历历在目,兴衰典故如数家珍,不管你赞同也好,不赞同也好,都会油然而生出阵阵感喟;读《老子》是对一种茫无边际的深邃智慧的摸索,可能洞见遗世的珍宝,也可能是去捞水中的月亮;读《庄子》,一种玄妙洒脱,一种旷远一种出神入化,像海市蜃楼般近在咫尺,却又遥遥无期,不知生死究竟为何物;读《墨子》如同在暗夜走近明亮的篝火,使人浑身发热,好像找到了治世之道,恨不能化为一把利剑,廓清浑浊的尘世;读《孟子》,领悟种种华丽的雄辩,腐朽的政见使人揪心,辞章的讲究使人快意;读《论语》,似犹闻夫子的谆谆说教,支离破碎的一则则告诫,让你不知在大争之世如何安然立生;读《荀子》,即可清晰何谓真正的法官,疑难者可在其中找到判词,困惑者尤觉劝学之深彻;读《公孙龙子》,又得一种巧思奇辩,白马非马般的理论,往往叫人晕头转向,不知所云......

汉时雄关已经不见,秦时明月依旧明艳 。沧海桑田,白云苍狗,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已不再,时光渐渐深邃,光焰渐渐暗淡。历史的烟尘淤塞了遥远的文明之光,然而现实遮蔽不了真实的视野,中国原生文明的光荣与梦想,终会在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炎黄儿女的身上星火相传,熠熠发光!

 

 (《大秦帝国》带给我太多的震撼,当我合上书的那一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