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年习练太极拳这病哪病找门难

 钟家台 2015-06-22

中年习练太极拳这病哪病找门难

    太极拳可入选不惑之年后的主要运动方式。学拳、品拳、得益于拳,寓学于乐,寓动于性,坚持下去,必能感到年过知命,精力仍然旺盛、体力不亚于懒惰之中青年。

    我习练杨氏八十五式太极拳12年,从中受益与日俱增。以其动作连绵,舒展大方,刚柔相济,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而最具东方传统运动方式,非常适合中年人习练。总结其优点:

    1、动作优美,看起来别有神韵,关键是看有无师傅指点、有无认真习练。

    2、强身健体。其运动量与同龄人所进行中等羽毛球相等同。

    太极拳要求所气随动出,即展放时呼气,内收时吸气,动作与呼吸高度统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高肺活量,储备心功能的运动形式。

    太极拳力发于腿,承接于腰,四肢参与,百节俱动;看似悠哉,比比划划,实则柔中有刚,以刚为主;套路讲究,而且必讲其“术”,所谓“无术不以成拳”。

    在具体练习时,分高、中、低三种姿势进行:力壮者低式,力逊者中式,年老或体力不支者低式。一套拳下来,连同前期放松与准备,正好30-35分钟,中等汗出,稍作气喘,然头脑为之清爽,一扫拳前之倦怠与晕乏。每天打半小时左右的太极拳,通体舒泰,美妙至极。

    3、陶冶性情。太极拳要求专心致至,形随心动,做到心(神)到动作到眼神余光到,实现神形高度统一。不仅练形更且练神,这是它最具特色和优势之处。习练稍久,渐渐会不知觉中不再动辄焦躁,逐渐心平气和,事情能够看淡些,心思会用在工作上。因为打拳时要求用腹式呼吸法,气息深、匀、细、缓、长,时间久了人自然会变得更加心静如水,实在是一副难得的天然安神剂,就看自己肯不肯去“吃”。

    建议体弱气短、头昏体乏的中老年朋友试试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