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 三体式六面争劲

 tjboyue 2015-06-22

练形意拳的人恐怕都知道一句话,万法出于三体式。

三体式在形意拳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站好了三体式,就等于掌握了形意拳的精髓。

好久也没写一些体会了,今天就三体式的对争练法简单的写点心得。

直接用我自己的照片好了,也免得以后有说不清的地方。

首先三体式的第一个阶段是要领熟悉,即不论时间站多久,以要领的准确为好,这个阶段的三体式,无所谓时间长短,只要要领正确,就算成功,可以一分钟两分钟的站,也可以三五分钟的站,都没关系。

在要领准确并且得到巩固后,可以继续进步,可以算是三体式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长体力阶段。好多人认为三体式正确只需要站一分钟就行,这种看法有其道理在,打劈拳一个定型也用不了一分钟嘛,好像三体式就足够用了,其实不然,因为前期身体定型需要三体式来解决,而且长体力的关键就在于一次次的加长时间站桩上,这个阶段站桩只需要在保持要领的同时注意放松,熬时间就是,中间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自己克服,比如酸疼关,站桩酸疼后不要立刻收功,能坚持一会是一会,这样慢慢的功夫才能长起来,体力才能强。

当时间站到一个限度的时候(最少四十五分钟,最多两小时以上),身体松开后,有沉感(所谓松沉劲、沉坠劲、太极拳所谓棉里裹铁劲等等)时,这个时候初步得劲(内劲,区别于外家单纯肌肉劲,拙劲等),浑身能感受到整体如一,并且一段时间后知道内意作用(所谓得意者得劲),这个阶段可以进一步用意内练劲力,在站桩上是外形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用意对争(如上图),具体来说可以认为浑身都有两个面,有正就一定有反。比如前手有推重物的感觉,后手与前手对拉,中间似乎有跟弹簧(前提是得意后,后面与此相同);前手和前肩因为坠肘而产生对拉,后肩不能塌死,在松肩不耸肩的条件下稍上一些,与后手下按产生对拉;前脚踩劲,后脚蹬劲形成矛盾;前手与头对拉,后手与头对拉,后脑上顶,臀下坐,形成对拉;胯和膝盖形成对拉;脚和膝盖形成对拉;脚和胯形成对拉;两胯稍内裹带横撑劲;两肩稍内裹带横撑劲;两肘对拉;浑身松沉与大地支撑力为矛盾;上述所有劲,都是两面的,有前就有后,有左就有右,有上就有下,然后劲都产生后,需要一气呵成,浑身成为六面整体(六面争劲,或者叫八面支撑,或者叫六面混元劲、六合整劲等等)。桩功由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