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粽酒飘香:舌尖上的端午节

 九仙神狐 2015-06-23

粽酒飘香:舌尖上的端午节

2015-06-19 宣讲家网 陈连山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民俗学专家

 

核心提示:一位学者说过:许许多多的习惯,凝结成一个传统,许许多多的传统沉淀为一段历史。端午节作为一种民族习俗,一种历史传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流转变迁和先民们对人生的思索与追求。过端午节,家家户户的形式不一,有的会祭祀祖先和神明;有的会制作美味可口的粽子;有的会佩戴艳丽夺目的五彩丝;有的会参与激情飞扬的龙舟竞渡;还有的会效法古人,沐浴兰汤。形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在于我们在端午节能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传统习俗带来的快乐。

 

一、端午节的饮食

中国是个饮食大国,中国是生活在舌尖上的,咱们看的节目叫《舌尖上中国》,端午节这么重大的节日,当然有很多特殊的食品。端午时节,北方有许多水果成熟,如樱桃、桃子、李子等,南方水果更多。作为应时水果,它们自然成为端午节食物。春天孵出的家禽此时也成熟,可以宰杀了。有些地区存在端午吃鸡鸭的习俗。另外,吃鸡蛋、鸭蛋、苋菜、大蒜在一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不过,最有代表性的端午食物还是粽子、菖蒲酒、雄黄酒和五毒饼、五毒菜等。

(一)粽子

1、粽子的名称与历史演变

粽子,古书也写成糉子。粽子古代叫角黍,它跟现在粽子是不一样的,最开始粽子是用黍子做的,是一种黏米。后来我们基本不种这个东西了,我们现在都用糯米来做了。

粽子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时令食品,表示的意思是顺应季节变化和帮助季节的运转。农历五月是北方黍子成熟的季节,用新熟的黍子做粽子(角黍)正好代表着新季节。所以,粽子可能起源于北方。

明清时代至今,全国各地基本都保持着这一习俗,以至于端午节得名粽子节。因为目前端午吃粽子仍然流行全国,基本上家喻户晓,所以,这里只简单介绍南北粽子的差异。北方地区的粽子基本都是甜味的,用料是糯米,或者糯米加豆沙,或者红枣。外包棕竹叶,或芦苇叶,用叶条或五色线捆扎。蒸煮之后,蘸白糖食用。江南地区既有白粽子和豆沙馅的甜粽子,也有肉馅的咸粽子。浙江嘉兴、广东广州均如此。而且,北方只在端午食用粽子。而广州则是四季都吃。

2、吃粽子的传说

当吃粽子成为习俗固定下来的时候,人们创造了各种传说故事来说明它的起源和意义。其中主要是关于屈原的传说。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大臣,忠君爱国,但是却遭楚王流放,最终自沉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一直纪念屈原,按照晋人王嘉《拾遗记》的说法,屈原死后,楚人把他崇拜为水仙,水中的仙人,建立祠庙祭祀他。

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第一次记录了完整的粽子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

屈原午日投汨罗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刘秀年号)中,长沙欧回(或作区曲)白日忽见一人,自云三闾大夫(屈原的官职名),谓欧回曰:君尝见祭,甚善。但当年所遗,并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以五色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回依其言。今作粽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

这个传说谈到当时包粽子的习俗是在竹筒中装上米,外边缠五色丝和楝树叶。楝树叶有浓烈气味,古人用以辟邪。这种粽子,唐代还有流传,叫做新筒裹練(楝)。吴均解释这种粽子的起源是屈原显灵给欧回,说过去人们献祭给他的竹筒粽子外边没有五色丝和楝树叶,都被蛟龙偷走了。请以后献祭的时候缠上五色丝和楝树叶。欧回遵照屈原的指示做了,于是形成了后来包粽子的习俗。

这个传说解释了当时包粽子习俗的起源和目的,就是为了纪念屈原。当时还有另外一个不太流行的传说,即刘敬叔《异苑》所说:粽子是屈原的姐姐女媭发明的。可见南北朝时代,关于粽子起源的传说都归结到屈原身上。其中,吴均记录的传说后来得到广泛传播,其主要情节一直流传到今天,得到全国人民的认同。

这个来自艺术虚构的传说,为什么能够得到全民认同?那是因为传说的情节充分巧妙地解释了包粽子的习俗,起到了美化生活的作用。

首先,屈原是一个伟大历史人物,把端午粽子归结为纪念屈原,就为这个普通的节日食品增添了神圣色彩,传达了人民的道德观念。

其次,当包粽子的习俗逐渐变化,取消了竹筒和楝叶,改用棕竹叶、芦苇叶包裹,外缠五色线以后,相关传说就不提竹筒、楝叶了。现代传说都是说:粽子原来不包叶子,没有五色线,被水族抢吃。

另外,传说的情节为了保持合理性,还适应人们的信仰变化。南北朝时代,宗教信仰比较盛行,所以,吴均说屈原大白天显灵给欧回。可是,随着宗教观念的淡化,后人无法相信白日见鬼这样的事情。后来的传说一般都是讲屈原托梦给祭祀他的人,让他们包粽子。这是民间传说适应社会发展而发生的改变。因此,这些传说是不同时代社会民俗生活的真实反映,并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它们的情节虽然不是历史上的事实,但是情节之中包含着当时生活的事实。同时,传说情节巧妙,具有艺术吸引力。它们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特别提请注意的是,自从这个传说出现以后,原本以辟邪保健为唯一目的的端午节习俗开始出现纪念古代圣贤的因素。端午节原本只是体现人与自然节律之间的关系,但从此以后,也开始体现出人与人的关系,渗透了社会道德思想。这是端午节习俗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个传说产生年代不大早。我们把它当做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想象就可以了,不要去纠缠它是真的还是假的,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让我们生活变得有趣点。如果完全信,那就不是一个成年人,但是,你如果要否定它,你就变得毫无趣味。所以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姑且信其有。

(二)端午节的酒

端午节饮用的酒有菖蒲酒、雄黄酒、菖蒲雄黄酒和朱砂醑等。据说它们的功能是辟除瘟疫之气,或驱逐毒虫。

菖蒲是端午节一大主角。它不仅用来做蒲剑、蒲人、蒲鞋等装饰品,还用它的根或叶子来泡酒,即菖蒲酒,简称蒲酒。东汉时代就有菖蒲酒,但不知道是不是端午节专用。南北朝时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云:端午节以菖蒲一寸九节者泛酒,以辟瘟气。这里是用菖蒲的根泡酒。唐代孙思邈《千金月令》云:端午以菖蒲或丝或缕泛酒。就是把菖蒲切碎了泡酒。菖蒲酒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由此可见,端午节饮菖蒲酒是有保健作用的。

雄黄酒,是把雄黄研碎,溶解在酒里。雄黄入药,也被用于辟邪,所以雄黄酒也是用来辟邪的。饮雄黄酒的习俗,宋代以后比较常见。有时候还加入菖蒲丝,称为菖蒲雄黄酒。元代瞿祐《四时宜忌》云:五日午时饮菖蒲雄黄酒,辟除百病,而禁百虫。明代《五什俎》里记载雄黄酒的制作与使用方法比较详细:端午以雄黄入酒饮之,并喷屋壁、床帐。婴儿,涂其耳鼻,云以避蛇虫毒害。这和后来常见的用雄黄酒在儿童额头写字大致类似。

古人用雄黄酒来饮用,这从现代医学上讲不太合理,因为雄黄是有一点毒性的,所以不适合饮用,这点提请大家注意,如果你们还在喝,最好就别喝了。雄黄酒可以外用,可以洒在地下,避避虫就可以了。

雄黄酒是有故事的,雄黄酒能辟邪,有故事能够作证。大家都听说过白蛇传的故事,白娘子白素贞是一个在峨嵋山那么一个圣山修炼了千年的大白蛇,能变成美女,一点不露破绽,法力无边,很厉害。但是端午节的时候,她的法力突然消失,现了原形,为什么呢?过端午节了,许仙邀请她一起喝雄黄酒,好好庆祝端午节,白娘子实在是推托不掉,她觉得凭借自己的功力应该能够抵挡住。没想到,她千年的功力顶不住一杯雄黄酒,当时现了原形,把许仙吓得昏死过去,通过这个故事也看出来人们对雄黄酒的法力是多么相信。

清代北京地区普遍流行菖蒲酒或雄黄酒。部分饮用,部分洒在床帐之间,部分用来涂抹小儿额头或耳鼻。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额及耳鼻间,以避毒物。《宛平县志》则有全家喝菖蒲酒,用雄黄涂抹小儿。

但是,二十世纪后期,饮菖蒲酒、雄黄酒逐渐消亡。蘸雄黄酒给儿童涂抹额头、耳鼻也逐渐减少,城市里几乎见不到了。

(三)五毒饼和五毒菜

清代至民国时期,北京、南京都有专门的灭五毒的食物——五毒饼、五毒菜等。《京都风俗志》记载当时北京富裕人家购买有五毒图案的糕饼,叫五毒饽饽,味道甜美,也用来馈赠亲友。这种五毒饼的原料是玫瑰花、蜂蜜、白糖、核桃仁、松仁作馅,外包白面粉酥皮,香甜可口,上面加盖红色的五毒形象。潘宗鼎《金陵岁时记》记述民国时代南京的五毒菜是杂炒银鱼、虾米、茭菜、韭菜、黑干(木耳)等五种原料制成。这些食物原料并没有任何毒性,南京人只是把它们当作五毒的代表使用而已。

二、端午节的祭祀

端午的祭祀活动有不少,一是祭祖,二是祭神。所祭祀的神灵,有天神、张天师、钟馗、瘟神等等。

(一)祭祖

古代中国盛行祖灵崇拜,但凡节日,一般都有祭祖活动。端午节也有祭祖,但是,其内容结合了仲夏季节的特点。仲夏五月是黍成熟的月份,先秦时代于此月举行尝新礼仪——品尝新收获的黍。根据《吕氏春秋》,仲夏之月,天子用雏鸡尝试刚收获的黍,并把樱桃献给祖庙。不过,当时尝新不一定在端午这一天。中古以后,尝新礼仪废除了。

唐代的玄宗皇帝则在五月五日向祖庙献衣扇,就是夏季服装和扇子。这是典型的端午祭祖活动。民间祭祖没有皇家礼仪那么复杂,一般是在端午日吃饭之前,用酒和粽子等节日食物祭奠祖先,然后全家食用。

(二)祭神和贴挂神像

端午节祭祀的神灵各不相同。

有些神灵不需要祭祀仪式,只是悬挂或张贴其画像就可以。比如张天师和钟馗。东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号称张天师。宋代皇帝尊奉道教,张天师也就成为神灵之一。宋人在端午节常悬挂或张贴所谓天师符以辟邪。这天师符有些是画的骑艾虎张天师,有些则是绘天师印,或其他符箓。也有塑造张天师泥像的。还有悬挂钟馗像的。钟馗是唐代人,死后被崇拜为捉鬼的神灵。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说,北京商家出卖天师像和钟馗像,百姓买回去,贴在门上。这样,他们就能赶走鬼怪。苏州旧风俗也有端午挂钟馗像的内容。

(三)送瘟神

在端午节所祭祀的神灵中,有一个神灵非常突出,身份也十分明确,那就是瘟神。瘟神,就是疾病之神。端午正是盛夏,害虫多,疾病多。所以,在这个特定时刻祭祀瘟神倒是很符合实际要求的。对待这个瘟神,人们的祭祀方法也很独特,有的是祭祀瘟神,有的是送瘟神。相信瘟神掌握瘟疫,祈求他保护人类免遭瘟疫的时候,就采用祭祀瘟神的方式;相信瘟神带来了瘟疫,那么就要采取烧瘟神、送瘟神的方式了。

各地祭祀瘟神,或送瘟神的大致时间都在端午节,或端午前后。

送瘟神习俗与端午竞渡有密切关系。

祭祀瘟神活动在现代依然流传。根据黄石的考察,河北定县有瘟神庙,创立于隋代,原名瘟司庙,其中供奉着五位面目狰狞的瘟神。据明代弘治十七年(1504)的《重修瘟司庙记》说,这五个瘟神的前身是五位擅长医治瘟疫的游方郎中,死后被人们尊奉为神。五月初三举行劝驾仪式。众人抬瘟神像巡游主要街道,一路上有高跷、秧歌、狮子会等表演随行。沿途善男信女或染病之家,多在自家门前焚香祭祀,祈求保佑。游行结束,把五瘟神像送回庙里。初五正式举办瘟神庙会。众人进庙参拜,焚香、烧纸钱、纸马给瘟神。祭品有粽子、馒头、小米饭等。庙中戏楼还要唱戏。庙前则是盛大的庙会市场,出售祭品和日常用品。整个活动到初六才结束。

三、沐浴兰汤

夏季炎热多汗,为了保持清洁,沐浴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我们卫生条件好了,家家都有洗澡间,洗澡非常方便,但这是近十年来才出现的情况。在过去我小的时候,洗澡是不大常见的行为,南方可能多一点,北方我们小的时候一个月洗一次澡就是可以了,因为那时候发的澡票就是一个月一张,一个月洗一次澡,所以洗澡是不大多的,所以那时候各种皮肤病非常多。现在我们条件好,小孩的皮肤病现在发现的很少。

不光我们古人,法国也一样,法国香水之所以发达,就因为中世纪时期,法国的贵族们认为洗澡有害于健康,贵夫人平时也是不洗澡的,不洗澡身上就会有味道,因此他们必须发明点香料,发明点香水来压住身上的汗味。

端午节的沐浴却不仅仅是为了清洁,更主要是为了祛除邪气。所以,端午沐浴不仅用热水,水里还要加上能够辟邪的兰草。战国时代出现的沐浴兰汤习俗就是这样。汤,洗澡用的热水。兰汤,就是加了兰草的热水。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泡水的药草有变化,有时候是兰草,有时候用艾草、桃叶、柳叶或菖蒲,甚至是用百草”——各种各样的草药混合使用。但是,这些都是从沐浴兰汤发展来的,实质也跟兰汤近似。所以,我统称之为沐浴兰汤

明清时代,端午沐浴广泛流传。各地使用的药物种类繁多。万历年间,福建《建阳县志》记载:午时为天中节,采百药煎汤浴体,以免疱癣。建阳人不讲避邪气,而是讲能够避免皮肤病,观念上比以往有所进步。嘉靖年间,福建《仙游县志》记载:至午时采百草为汤,浴体以去百病。清代广东《揭阳县志》记载,揭阳人特意在端午节打水储藏,称为节水。据说这种节水可以长期贮存,不会变质。他们还“……采百草汤以浴身。节水加上百草,想来效果更大,可以使沐浴者心理上得到更大的安慰。江苏扬州也流行百草水沐浴。根据乾隆时期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记载,当地的公共浴池在端午节给顾客提供百草水沐浴。浴池老板顺应当地习俗提供这种节日特殊服务。

当然,也有坚持沐浴兰汤旧俗的人。明末清初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记录粤地习俗云:(五月)五日,浴女兰汤。虽然坚持用兰汤,不过风俗还是有了一点变化,就是只给家里小姑娘沐浴,并非全家。清代江苏如皋县的《如皋志》说:端午采泽兰煎汤沐浴,昔人谓浴兰汤者是也。由于当地习俗与上古时代的兰汤沐浴非常一致,县志作者特意说明这就是古代的浴兰汤,言下颇有自豪之意。不过,同属江苏的苏州人则用艾叶和菖蒲煮水沐浴。

晚清同治年间,四川高县仍然保持着端午沐浴的习俗。县志记载:沿山采药,煎水净身,云免疮疥。

现代社会卫生条件大为改善,很多人天天洗浴,洗浴用品中香味剂、甚至于药剂也丰富多彩,端午节沐浴逐步丧失了节日习俗的独特性,越来越淡化了。

四、龙舟竞渡

端午节最热闹的活动,当然还是龙舟竞渡。不过,历史上的竞渡习俗,有的在春季,有的在秋季,不一定都与端午有关。本文只介绍和端午相关的竞渡活动,其他就舍弃了。

端午竞渡在晋代已经出现。南北朝至隋,主要流传于南方地区。唐代以后开始传入北方。但历史上这个习俗主要还是存在于河流较多的南方各省,北方比较少见。

(一)龙舟竞渡的历史演变

端午节竞渡习俗起源的原始材料失传。黄石《端午礼俗史》根据后代一些地区龙舟竞渡目的在于禳灾驱瘟,推断龙舟竞渡的原始含义就是驱邪送瘟。这个假说很有价值,使我们能够透过娱乐性的竞渡活动看到它背后隐藏的真实目的。

目前可见的最早记录端午竞渡的古籍是晋代葛洪《抱朴子》。唐代《北堂书抄》卷一三七转引其佚文云:屈原没汨罗之日,人并命舟楫以迎之,至今以为竞渡。或以水车为之,谓之飞凫,亦曰水马。州将士庶悉观临之。按照传说,屈原自沉汨罗是五月五日,因此,这条史料所记录的竞渡正是端午竞渡。而且,当时竞渡习俗已经和纪念屈原的传说结合在一起,原始的驱邪送瘟意义已经隐藏到背后。

端午竞渡起初是在南方流行。南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记录楚地习俗云:是日(五月五日)竞渡,采杂药。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探索竞渡起源的时候说:“……南方民又竞渡,世谓屈原沉汨罗之日,并楫拯之。在北舳舻既少,罕有此事。根据杜氏说法,当时北方竞渡习俗还很少见。

唐代刘禹锡《竞渡曲》认为:竞渡始武陵,至今举楫相和之音咸呼云何在,斯招屈原之义。刘餗《隋唐嘉话》记载江南地区流行端午竞渡:五月五日为竞渡戏,自襄州已南,所向相传云:屈原初沉江之时,其乡人乘舟求之,意急而争前后,因为此戏。

在南方广泛流行端午竞渡的同时,竞渡本身作为一种游戏也渐渐传入北方。《唐诗纪事》说唐中宗在皇宫中观看竞渡游戏。《资治通鉴》记载唐敬宗欲造二十艘竞渡船,遭到大臣反对,减为十艘。胡三省的注释详细介绍唐代龙舟的情况说:自唐以来,竞渡务为轻驶。前建龙头,后竖龙尾,船之两旁,则为龙鳞而彩绘之,谓之龙舟。植标于中流,众船鼓楫竞进,以争锦标。有破舟折楫至于沉溺而不悔者。规模之大,制作之精,竞赛之激烈,前所未有。从此以后,龙舟竞渡名副其实。不过,清代历史学家赵翼考证:唐敬宗是在三月观竞渡,唐穆宗是在九月观竞渡。由此看来,唐宫的竞渡只是游戏,跟端午节没有直接关系。

端午竞渡习俗后来出现在后蜀国,皇帝孟昶在端午节陪同其母观看竞渡。南唐后主则利用民间端午竞渡习俗训练水军,把竞赛获胜者编成凌波军,加强水上力量。

到了北宋时代,首都汴京(开封)的竞渡在端午节举行。按照《岁时杂记》的说法:五日竞渡起于越王勾践,后以为拯屈原。世人遂以为戏。刻舟为龙,服具彩绘一色,极其华侈,横江跳浪,便捷如龙。掷彩夺标,传为盛事。宋代都城的龙舟竞渡仍然只是一种游戏。

不过,在宋代南方的岳阳地区,端午竞渡却是一种禳灾辟邪的民俗仪式。宋人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记载:各庙从四月初八开始备船,进行竞渡,到端午节结束。但是,民众竞渡的目的是消除灾祸和瘟疫:其实竞渡也,而以为禳灾。民之有疾病者,多就水际设神盘以祀神,为酒肉以犒櫂鼓者。或为草船泛之,谓之送瘟这种习俗就是后来广泛存在的送瘟神活动。前文已述,此处不赘。

元代,政府禁止龙舟竞渡。范寅《越谚》引《元典章》云:撶棹龙船,江淮、闽广、江西皆有此戏,合移各路禁治。

明代宫廷也有端午节请母后观龙舟竞渡的礼仪,明末逐步废除。但是,端午竞渡在南方各地民间依然广为流行。张岱《陶庵梦忆》说自己平生看西湖竞渡十二三次,己巳竞渡于秦淮(南京的一条河),辛未竞渡于无锡,壬午竞渡于瓜州,于金山寺。他详细比较上述各地竞渡的优胜之处:西湖竞渡,以看竞渡之人胜,无锡亦如之。秦淮有灯船,无龙船。龙船无瓜州比,而看龙船亦无金山寺比。其中,瓜州龙船有十多艘,龙头龙尾。龙头上有一人表演倒立,龙尾悬挂一个小孩子,非常惊险。彩色船篷,旌旗招展,各有二十个大汉划桨。船上钲鼓齐鸣,两岸观众人声鼎沸。从五月初一一直延续到十五。在张岱眼里,上述四地的竞渡习俗都只是游戏而已。

其实,明代民众对于竞渡习俗是有自己解释的,而且各地不同。其中,以纪念屈原的传统说法为多,但也有例外。弘治年间《温州府志》说是为了祈年赛愿,就是祈祷丰收。崇祯年间福建《海澄县志》则云:所在竞渡非惟屈原,亦以避邪。崇祯年间福建《尤溪县志》云:斗龙舟以祛瘴疠”——驱除瘟疫。

清代,端午竞渡遍布南方各省,北方也继续流传。有学者统计,在全国共有二百二十七种方志记录有竞渡习俗。乾隆帝曾在端午节命内侍在北京福海举行龙舟竞渡,但后来时断时续。南北民众对于竞渡习俗的解释主要有纪念屈原,或驱除瘟疫,与明代基本一致。此处不赘。

民国时代,端午竞渡已经逐步衰落。夏仁虎《岁华忆语》介绍,南京龙船由各种商业团体兴办。秦淮河船户组成河帮,外江船户组成江帮,上新河木材商组成木牌帮。端午日,各帮船只集合于夫子庙前,船上有各种杂技表演。各船竞渡,争夺锦标。观者云集两岸。潘宗鼎《金陵岁时记》承认秦淮河龙舟竞渡是从楚地纪念屈原的习俗发展来的,也介绍了当年盛况。可是,清末竞渡出现看台倒塌,民国时竞渡又发生桥梁坍塌,伤亡惨重。于是,竞渡被禁止。

其他地区,如苏州、宁波、湖南、湖北等地端午竞渡也很热闹。虽然纪念屈原的传说还在讲述,但是现代竞渡基本上都是娱乐游戏了。

(二)关于竞渡的其他传说

虽然全国各地的端午竞渡习俗多数将纪念屈原作为目的,但是,江浙两省部分地区却沿袭本地古老传统,认为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或孝女曹娥。

魏邯郸淳《曹娥碑》记载浙江上虞人曹盱在汉安二年(143)五月,时迎五(伍)君(即伍子胥,死后成为涛神),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接着是讲曹盱的女儿曹娥投江自尽,寻得父亲尸体的神奇故事。不过,东晋虞预《会稽典录》把这个事件的时间具体为汉安帝二年(108五月五日。可能当地已经出现把端午竞渡习俗归结为纪念春秋时代吴国大将伍子胥的传说。伍子胥受诬陷而死,深受百姓同情,古代关于他的戏曲很多。江浙百姓说他死后成为涛神,借江涛宣泄自己的怒火,是很符合人类心理的。

隋代杜公瞻注解《荆楚岁时记》,介绍了关于端午竞渡起源的三种传说。第一,起源于拯救屈原。第二,在东吴地区是源于迎接涛神伍子胥,与屈原无关。第三,起于越王勾践(理由不详)。杜公瞻客观地介绍以上三种说法,并不强求一致。这种态度承认不同地区人民可以根据本地历史文化对端午竞渡进行自己独特的解说。

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并序》表示感念于孝女曹娥和忠臣屈原,可能当时的民间传说不仅讲纪念屈原,也讲纪念曹娥。曹娥的父亲死于端午迎接涛神,她为寻找父亲尸体而投江,成为孝女。后人也把纪念这位孝女列为端午竞渡的目的之一。例如,明清时代湖北《云梦县志》记录,当地水浅,无法竞渡,只能用竹子做旱龙(即旱龙船)。上边摆设屈原像、游江女娘像(县志作者认为是曹娥)和瘟司水神像。最后送到河边焚烧。

正确对待不同地区的不同民间传说是很重要的。民俗是百姓的日常生活,不同地区历史与地理条件不同,人们对端午节的解释有差别是很正常的。尊重不同地区人民独特的文化创造,保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文化遗产,更有利于创造未来文化。因此,我们不能用普遍的屈原传说去贬低或取代其他地方性的民间传说。

五、总结

端午节从战国时代起源,到现在已经两千多年了,是中国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在古人眼中,端午节是一个恶月恶日,因此端午节的核心是辟邪。对于这一点,也有科学成分,因为这个时候容易有疾病,容易被虫子咬,所以大家认为这是个邪恶的日子,这是古人对这个日子的艺术想象。

这个艺术想象促使我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生活习俗。想象端午节是恶日,就会有战胜恶日的方法,我们有五瑞,有各种祥瑞植物,有菖蒲,有艾草来抵御它,有雄黄来抵御邪气,有龙舟赛,有送瘟神,依靠这些,我们能够顺利渡过这个节日。这样,本来平平淡淡五月初五,就成了一个内容丰富,同时又非常可爱、非常有趣的日子,这就是人们对节日进行想象的一个美好结果。因此,我们应该肯定古人对端午这个特殊日子的想象,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