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书馆】026| 不迷失于顺境

 栋森林 2015-06-23



2、随缘行

达摩二入四行中的第二个是随缘行。其实这是指怨的另外一面,也就是你一切都太美好了,荣华富贵、五子登科什么都有了。在这样的状况下,很多人都会自我膨胀,以为这个家庭或者企业欠缺他就没办法了,他就自认为是家里的梁柱、是世界的擎天岗。


这些其实都是我们在顺的境界里面,自己不了解诸法的实相而自我膨胀,这很容易出差错。尤其是世间的五欲尘劳,你慢慢得到了以后,更是目中无人、不可一世,就很容易从这里造作更多恶业。


像从前的国王,有的一发怒就是血流成河、浮尸千里,那多可怕!所以当自己有所成就时,不能随顺诸法的因缘,而沉溺迷失在权利欲望的成就里,这样就会造作出可怕的恶业。

达摩二入四行告诉我们,这些只不过是因缘和合而成就的,不是你个人的了不起,不要自以为是!


我小时候以为「总统」一定是跟「蒋」合在一起的,就是只有蒋总统,不知道还能有别的总统。现在你们觉得很好笑,可是我们当时真的是这样子,不知道总统还能有别的,也认为蒋总统很了不起。所以当自我膨胀的时候,周边来的阿谀就会让你更迷失了,这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在修行上来说,如果在怨的境界、不顺的境界里面,反而可以让我们进道,借着逆缘来成就我们;而在顺的环境里就太难成就了,所以叫「富贵修道难」。种种条件太好的时候,我们的自我意识就会凌驾一切,甚至你都认为自己脚一蹬,山河大地就跟着颤动,以前皇帝就是这么认为。这样的思想真的是很可怕。


不迷失于顺境


我们如果遇到顺的环境时,在修行上要怎么样才合乎佛法的实相,也就是跟理入来配合?


随缘行,以理入的方式来作观照,就是当你在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个里面─四个是顺的、四个是逆的,逆的就不讲,我们讲顺的─例如人人都称赞你、拍你的马屁,甚至你的癞痢头儿子人家都认为最好看,你放出来的屁都是香的,这样的人多的是,像这种过份的称赞就是「称」。


或者是赞扬你、歌颂你:「总统蒋公,你是民族的救星……」,可能很恶心话的都出来。当然他有他的伟大事迹,我们当然要还他对民族国家和抗日的功绩,但是不必把他当神来赞叹膜拜,认为他的一切都是对的,那就不尽然正确。


往往当你有权势名位时,这些赞叹就会超过原来的一切,然后就会生活在那一切赞叹里面,就不会反省自己,就跟真实的人生脱了节。而且被拍马屁惯了以后,其他的话都听不进去了。


为什么古代很多忠臣都死得很惨?就是因为皇帝被阿谀惯了。像明朝有的皇帝真的扯到极点,有的几十年不上朝,有的去做木工,不然就是躲在宫廷里面修道、求长生不老之术,或是封自己当大将军。结果臣子来见皇帝的时候,一不高兴就杖刑。杖刑就是用木棍活活把他打死、或者把骨头打烂让他变成残废,有的还甚至凌迟或是灭族……。像这样的事情在古代多的是,就是因为皇帝被奉承惯了,以为自己不可一世,自己是最完美最了不起的,听不进任何一点逆耳的话。


唐太宗的伟大,就在他告诉我们:「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是靠战功打出来的天下,当了皇帝以后还是喜欢猎鹰。有一天,大臣魏征来见他,那时皇帝的猎鹰还在手上把玩,一听到通报魏征前来,来不及叫人收走,只好用衣袖藏起来。


老鹰哪能这样藏?最后就把唐太宗的手啄了,流血痛得要死。其实魏征也知道,偏偏故意拖长时间,唐太宗只好一直忍一直忍,忍到最后终于走了,把唐太宗气得要死,回去跟皇后说:「那个魏征实在太可恶了,因为他是来报朝政,我怕他说我不理朝政在玩这东西。他明明知道我手上有猎鹰在,还故意整我。是可忍,孰不可忍!亏我对他这么尊重,我一定要好好整他!」


长孙皇后对唐太宗说:「恭喜你!」太宗问为什么?皇后说:「因为你的臣子敢这样对待你!」可见他是有真正的德量,而不是当一个昏君,所以皇后才恭喜他:「如果是昏君的话,这些臣子绝不敢这样对待皇上;就是因为你有心想做个明君,所以这些臣子不会阿谀你,有一点小错,臣子也会揪出来。」


这个长孙皇后多么贤德,使唐太宗的怒火马上消掉了,否则皇帝一生气,有可能把某人捉来痛打痛骂,就会使贤士丧失进言的忠心。皇后四两拨千金,马上尽除他的怒火。


我们很容易在名利和功绩之中迷失自己,这是最可怕的。在逆境里往往还可以成长自己,在顺境里大概只有随波逐流去了。还能守其身、能够自爱、还能继续用功的不多见,历代像这样的君王都不多见,更别谈要在顺境里放下富贵与权势。


在顺境的状况下要随缘行。随缘,就是知道一切都是因缘,不要膨胀自己,对法的实相要清楚,这就是空观。一切都因缘和合,当下没有一个能够被称赞的人、或者称赞的法,你就不会自我膨胀。


放下它,知道一切只不过是因缘刚好和合成的,因缘顺,所以你起来,因缘转了以后,你就灭了。在这当中有没有谁是了不起的?


你以为我在这里讲经说法就比你们伟大吗?没有。只不过是这样的佛七、这样的因缘让你能听些法,显得我好像比你们高一点,如果我是在正在忙的家里可能还会被嫌挡路;如果我去坐在大寮,不但帮不上任何忙,还会让大寮的义工菩萨们心惊胆跳,反而起了更多障碍。


我觉得自己站在这里好像是一块料,但是到了大寮就不是块料了。不管是不是料,还不是同一个人?你也不必在自己是一块料的时候,就觉得有多了不起;不是一块料的时候,就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都不要这样,要知道一切诸法当下空寂,但是该行的仍然要行。


像之前提到的须菩提,佛陀叫他讲般若,他说:没有须菩提这个人,也没有这个法,要我说什么?佛陀说:就是因为没有,所以才要你说。这样才不会掉入到断灭、也不会掉落到执有,这就是真正随缘有的实义!当下你有理入的真正智慧时就会知道,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的智慧德性,所以不要以为你是超出别人的,没有这回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