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组胚名词解释及大题

 昵称25279852 2015-06-23


组胚名词解释

1.桥粒(分布、结构和功能)

答:桥粒连接区的细胞间隙内有低密度的丝状物,这些丝状物于间隙中央交织形成一条与细胞膜平行且致密的中间线。细胞膜的细胞质面各有一椭圆形的附着板,由致密物质构成。附着板上有许多张力丝附着,并常呈袢状返回细胞质。

2.哈弗斯系统(定义、组成)

答:又称骨单位,是由哈弗斯骨板和哈弗斯管共同组成的系统。哈弗斯骨板介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骨干密质骨的主要部分,它们以哈弗斯管为中心呈同心圆排列。哈弗斯管内有血管、神经及少量的结缔组织。

3.网织红细胞(特性、结构特点、数值)

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直径略大于成熟红细胞。用煌焦油蓝做体外活体染色。可见网织红细胞的细胞质内有染成蓝色的细网或颗粒,它是细胞内残留的核糖体。在成人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新生儿较多,可达3%-6%

4.肌浆网(定义、结构组成)

答: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在相邻的两个横小管之间形成互相通连的小管网,纵行包绕在每条肌原纤维周围,又称纵小管。肌质网膜上有丰富的钙泵和钙通道。钙泵能逆浓度差把肌质中的Ca2+泵入肌质网内储存,使其内Ca2+浓度为肌质中上千倍。当肌质网膜接受兴奋后,钙通道开放,大量Ca2+涌入肌质。

5.尼氏体(光、电镜结构)

答:尼氏体在光镜下呈嗜碱性团块状或细粒状物质,电镜下为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

6.-胸腺屏障(定义、组成、功能意义)

答:为血液与胸腺皮质间的屏障结构。主要由以下5层组成:①连续毛细血管内皮;②内皮基膜;③血管周间隙,间隙中可有巨噬细胞等;④胸腺上皮细胞的基膜;⑤最外面包裹一层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该结构使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很难与胸腺细胞接触,避免引起直接的免疫应答,是保证胸腺细胞发育微环境的结构之一。

给分点:为血液与胸腺皮质间的屏障结构(☆)。主要由以下5层组成:①连续的毛细血管内皮(☆),内皮间有紧密连接(☆);②内皮外完整的基板(☆);③血管周间隙,间隙中可有巨噬细胞,周细胞、组织液等(☆);④胸腺上皮细胞基板(☆);⑤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突起) (☆)。该结构使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抗原物质)很难与胸腺细胞接触,避免引起直接的免疫反应(☆)。注:每(☆)0.5分,0.5.84

7.动脉周围淋巴鞘(定义、细胞组成、意义)

答:简称淋巴鞘,由位于中央动脉周围的淋巴组织构成。主要含大量T细胞,属于胸腺依赖区,同时含有巨噬细胞、交错突细胞等,但无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淋巴鞘在细胞免疫应答时可增大变厚,参加免疫应答反应。

8.含氮激素细胞(电镜下细胞质特点、来源)

答:机体绝大部分内分泌细胞为含氮激素分泌细胞,其电镜结构特点与蛋白质分泌细胞类似,即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以及有质膜包被的分泌颗粒等。

9.精子发生(定义、所分阶段)

答:是指从精原细胞到形成精子的过程。精子发生包括3个阶段:①精原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精母细胞;②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单倍体的精子细胞;③精子细胞变态形成精子。

10.滤泡旁细胞(别称、染色特点、功能)

答:又称为亮细胞或C细胞,比滤泡上皮细胞稍大,着色略淡;以胞吐方式释放颗粒内的降钙素和相关肽。

11.Ⅱ型肺泡细胞(分布、结构)

答:分布:位于I型肺泡洗白之间.

结构:细胞呈立方形或圆形,顶端突入肺泡腔.细胞核圆形,细胞质着色浅,呈泡沫状.电镜下,细胞游离面有少量微绒毛,细胞之内富含线粒体,溶酶体和粗面内质网,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细胞核上方有较多的分泌颗粒,内有平行排列的板状的嗜锇性板层小体.

功能:分泌的颗粒能在肺泡表面形成一层表面活性物质,能够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另外,II型肺泡细胞能分裂增殖和分化为I型肺泡细胞.

12.-血屏障(定义、结构组成)

答:是指肺泡腔内的O2与肺泡隔毛细血管内血液携带的CO2之间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连续内皮。

给分点:(1)定义:指肺泡腔内的O2(☆)与肺泡隔毛细血管内血液携带的CO2(☆)之间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1)结构组成: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注:每(☆)0.5.63.0

13.-生精小管屏障(定义、结构组成、月经周期(定义)

是由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和相邻的支持细胞之间近基部的紧密连接组成的屏障。其作用是阻止某些物质进出生精上皮,并阻止雄激素结合蛋白及其所结合的雄激素外逸,形成利于精子发生的微环境;还可阻止精子抗原物质逸出,避免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14.位觉斑(定义、结构特点、功能)

答:椭圆囊斑和球囊斑的位置互成直角,统称位觉斑。与壶腹嵴结构基本相似,也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位觉斑的黏膜较平坦,毛细胞的毛较短,顶部覆有位砂膜。位砂膜由胶质膜和其表面的位砂组成。位砂是碳酸钙结,其比重大于内淋巴。毛细胞的毛伸入位砂膜内,毛细胞基部与前庭神经形成突触。位觉斑感受直线运动开始和终止以及直线加速和减速时的刺激,也感受头部静止时的位置觉。两斑互成直角,头处任何位置,位砂膜都可受地心引力作用而刺激毛细胞。毛细胞感受的刺激经前庭神经传入脑。

15.泄殖腔(形成与演变)

答:后肠的尾端膨大成泄殖腔,其腹侧与肛凹相对处有泄殖腔膜封闭。口咽膜和泄殖腔膜均无中胚层分别于第4周和第8周破裂消失,致使原始消化管的头尾两端与外界相通。

16.胎盘膜(定义、组成)

答:胎儿血与母体血在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所经过的结构,称胎盘膜,又称胎盘屏障。早期胎盘由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及基膜、绒毛结缔组织、绒毛内毛细血管基膜及内皮组成。至胎儿发育后期,胎盘膜仅有合体滋养层、共同基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组成。

17.法洛四联症(组成、发生原因)

答:是一种典型而常见的心脏畸形,它包括四种缺陷:即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大。这种畸形多由于主动脉肺动脉隔偏向肺动脉侧,引起肺动脉狭窄、肥大的主动脉骑跨在室间隔膜部缺损处。由于肺动脉狭窄,右心室排血受阻,导致其代偿性肥大。

给分点:法洛四联症包括: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和右心室肥大(☆)。

18.生后肾原基(形成、分化)

答:中肾嵴尾端的生后肾组织细胞密集成团块,当它呈帽状包围在输尿管芽的末端时即成为生后肾原基。生后肾原基的外周部分将分化形成肾的被膜。内侧部分在集合小管的诱导下,形成多个细胞团小泡—S形的小管肾小管,小管一端(远端小管的曲部)与集合小管的盲端接通。另一端(近端小管曲部)膨大凹陷肾小囊毛细血管伸入囊中形成血管球肾小体。肾小管与肾小体共同组成肾单位)。人胚3个月时,后肾已能分辨出皮质与髓质,已具有微弱的泌尿功能。胎儿的尿液排人羊膜腔内,组成羊水成分。后肾发生于中肾嵴的尾端,故肾的原始位置低,位于盆腔内。随着胚体的生长和胚体变直及输尿管的伸展等原因,使肾逐渐上移至腹腔。

19.初级性索(形成、分化)

答:人胚发育第五周,生殖腺嵴的表面上皮向下方的间充质组织中生出许多不规则的上皮细胞索,称为初级性索。人胚发育第四周,位于卵黄囊后壁近尿囊处有许多源于内胚层的大圆形细胞,称原始生殖细胞。它们于第6周经背侧肠系膜陆续向生殖腺嵴迁移,约在1周内迁移完成,原始生殖细胞进入初级性索内。人胚第7周,在H-Y抗原的影响下,初级性索增殖,并与表面上皮分离,向生殖腺嵴深部生长,分化为细长弯曲的袢状生精小管,其末端下互连接形成睾丸网。若体细胞和原始生殖细胞的膜上无HY抗原,则未分化性腺自然向卵巢方向分化。人胚第10周后,初级性索向深部生长,在该处形成不完善的卵巢网。随后,初级性索与卵巢网都退化,被血管和基质所替代。

20.面斜裂(形成原因)

答:位于眼内眦与口角之间,是因上颌隆起与同侧外侧鼻隆起未愈合致。(我就只能找到这么多了,欢迎大家补充一下)。


组胚大题

1.试述浆细胞的光、电镜结构,来源及功能。

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光镜下,浆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核较小,偏位,染色质呈块状附于核膜上,呈辐射状排列,似车轮状。HE染色下,浆细胞的细胞质强嗜碱性,被染成蓝色,在核周可见一浅染区。电镜下,浆细胞的细胞质内含大量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浅染区可见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中心体。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

2.试述成骨细胞的分布,光、电镜结构及功能。

成骨细胞分布于骨组织的表面,排列较为紧密,常成一层。成骨细胞呈矮柱状或椭圆形,表面有细小的突起,相邻成骨细胞或骨细胞突起形成缝隙连接。细胞核呈圆形,多位于游离端,核仁明显。细胞质强嗜碱性,在电镜下可见大量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功能:成骨时,成骨细胞分泌骨基质的有机成分而形成类骨质,同时还释放基质小泡,在小泡释放的钙化晶体近一步形成骨基质。在降钙素的作用下,成骨细胞功能活跃促进成骨,同时使得血钙降低。

3. 试述中性粒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和正常值

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50%-70%,是白细胞数量最多的一种。

细胞呈球形,直径10-12μm,细胞核呈杆状或分叶状,分叶核一般为2-5叶,叶间有染色质丝相连,正常人2-3叶者居多。中性粒细胞的细胞质染成粉红色,含有很多细小的浅紫色与淡红色颗粒。颗粒有嗜天青颗粒与特殊颗粒。嗜天青颗粒较少,约占20%;电镜下,颗粒较大,呈圆形或者椭圆形,电子密度高,它是一种溶酶体,含有髓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能消化分解吞噬的异物。特殊颗粒数量多,约占80%,电镜下,颗粒较小,呈哑铃形或者椭圆形,内涵碱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

中性粒细胞有很强的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中性粒细胞对细菌产物及受感染组织释放的某些化学物质具有趋化性,能够移动聚集到细菌侵入部位,吞噬细菌,形成吞噬体。吞噬体先后与特殊颗粒及溶酶体融合,细菌被各种水解酶所消化。由此可见,中性粒细胞在体内起着重要的防御作用。

4. 试述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肌原纤维有粗细肌丝构成,沿肌原纤维的长轴排列。粗肌丝位于肌节的A带,中央借M线固定,两端游离于细肌丝之间,末端止于明暗交界处。细肌丝一端固定在Z线上,另一端插入粗肌丝之间,止于H带外侧。因此,明带仅由细肌丝构成,H带仅有粗肌丝,而H带两侧暗带两者都有。

粗肌丝分子结构:长约1.5μm,直径15nm,由肌球蛋白分子组成。分子分为头与杆部,连接点与杆上有两处类似关节的结构,可以屈动。M线两侧肌球蛋白对称排列,杆部朝向粗肌丝中段,头部朝向粗肌丝两端并露出表面,称为横桥。紧邻M线的粗肌丝没有头部。肌球蛋白头部有ATP酶,当与肌动蛋白接触时,ATP酶激活,分解ATP,释放能量,使横桥向M线方向屈动。

细肌丝分子结构:长约1μm,直径5nm,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组成。肌球蛋白单体连成念珠状,形成双螺旋,每个肌动蛋白单体上有与肌球蛋白头部相结合的位点,但处于非收缩状态时,被原肌球蛋白覆盖。原肌球蛋白有两条双螺旋肽链构成。肌钙蛋白由TnTTnITnC构成。TnT让肌钙蛋白固定在原肌球蛋白上,TnI抑制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相互作用,TnC能与Ca2+结合。

5. 以多极神经元为例,试述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细胞体:存在于脑和脊髓的灰质以及神经节内。其形态各异,有锥体形、梨行、球形、星型等,大小相差悬殊,直径在5-150μm。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和营养中心。神经元的细胞膜是可兴奋膜,受到刺激时可以传导电信号。并且表面还有一些糖蛋白与糖脂,参与细胞识别等活动。细胞核多位于神经元胞体中央,大而圆,异染色质少,所以着色浅,核仁大而明显。神经元周围的细胞质又称为核周质,除了含有一般的细胞器外,还富含尼氏体、神经原纤维和一些内含物。所谓尼氏体是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及其间游离的核糖体构成。

突起:突起由细胞体伸出,长的突起形成神经纤维,短的突起形成中枢的神经毡和外周神经丛。一些突起的终末分布在外周器官,形成神经末梢,感受体内外刺激,或支配效应器。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和神经元的核周质基本相似,含有尼氏体,线粒体,滑面内质网,微丝,神经丝,微管。神经元有一个或多个树突,但是只有一个轴突。轴突较细较长,表面光滑,分支少。轴突内无尼氏体,但是轴质内含有微丝、线粒体、滑面内质网和小泡。

6.试述毛细血管电镜下的分类、结构及分布。

电镜下,毛细血管分为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窦状毛细血管。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续,细胞间有紧密连接,胞质内含有许多吞饮小泡。基膜完整。它主要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处。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续,不含核的部分很薄,有许多贯穿细胞全层的小孔,孔上可有隔膜封闭。内皮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基板完整。它主要分布于胃肠粘膜、某些内分泌腺、肾血管球等处。血窦或称窦状毛细血管:管腔较大,形状不规则,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和一些内分泌腺。不同器官内的血窦结构有较大差别:如在某些内分泌腺,血窦内皮细胞有孔,基板连续;肝血窦的内皮细胞有孔,细胞间隙较宽,基板不连续或没有;脾血窦的内皮细胞呈杆状,细胞间的间隙也较大。

7试述肾上腺皮质的结构(光镜、电镜)及分泌的激素。

肾上腺皮质占肾上腺的80%~90%,由外向内分为三条带:即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三条带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肾上腺皮质细胞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即具有较丰富滑面内质网,线粒体嵴成管状并含有丰富脂滴。

球状带位于被膜下方,细胞聚集成团球状,细胞小,矮柱状或多边形,细胞核小染色深,胞质较少,内有少量脂滴。细胞间为窦状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球状带细胞分泌盐皮质激素。

束状带是皮质中最厚的一层,排列成单行或双行细胞索,索间为窦状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束状带细胞体积较大,呈多边形,细胞核圆形,较大,着色浅。胞质内含有大量脂滴,HE染色上呈空泡状。束状带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

网状带位于皮质最内层,细胞排列成条索状相互吻合成网,其间为窦状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细胞较小,细胞核小染色较深,胞质中含少量脂滴及较多的脂褐素,故染色深。网状带细胞主要分泌雄激素及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

8试述胃底腺主细胞和壁细胞的数量、分布、结构和功能。

主细胞:数量多,主要分布于腺体的颈部和体部。细胞体积较小,呈柱状,核圆形,位于基部,胞质基部强嗜碱性,顶部充满酶原颗粒。电镜下细胞具有典型的蛋白质分泌细胞的结构,基部胞质有大量的粗面内质网,核上方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顶部有许多圆形的酶原颗粒。功能:分泌胃蛋白酶原。

壁细胞: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腺体的峡部和颈部。胞体较大,多呈圆锥形,胞核圆形,深染,居中,胞质嗜碱性强。电镜下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内陷形成迂曲分支的小管,称细胞内分泌小管。分泌小管周围有光滑的小管和小泡,称微管泡系统。微管泡系统是分泌小管膜的储备形式。壁细胞还含有大量的线粒体。功能:分泌盐酸,人的壁细胞还分泌内因子。

9试述淋巴结的组织结构、主要的细胞分布和功能意义。

皮质由三部分构成:

浅层皮质:主要含有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产生大量的、主要有B细胞密集而成的球状淋巴小结。功能活跃的淋巴小结中心浅染。生发中心明显,小结帽朝向膜侧。

副皮质区:又称深层皮质,位于皮髓交界区。主要由大量的T细胞的弥散淋巴组织构成。为胸腺依赖区,另有交错突细胞,巨噬细胞与少量B细胞。此区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通过。此处是血液内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

皮质淋巴窦:包括被膜下淋巴窦,和小梁周窦。被膜下淋巴窦是被膜下方的边囊,包绕整个淋巴结实质,在被膜侧有十数条输入淋巴管与之相通。小梁周窦位于小梁周边,其末端多为盲端,但位于副皮质区的小梁周窦可与髓质淋巴窦直接相通,称窄通道。皮质淋巴窦为扁平连续的内皮细胞围成窦壁,内皮细胞外有薄层的基板与少量的网状纤维。最外面有一层扁平的网状细胞,窦腔内为星形内皮细胞支撑,窦腔内或有窦壁上有游离或附着的巨噬细胞及少量的淋巴细胞。

髓质由两个部分构成

髓索:由B细胞和浆细胞构成,与副皮质区相连。网状组织构成的网架内,淋巴细胞成条索状分布,并互相连接成网。髓索内还可见少数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与肥大细胞。在髓索中央多见毛细血管后微静脉走行。

髓窦:与皮质淋巴窦结构相似,但窦腔更宽大走行更迂回。窦内常含星状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有更强的滤过作用。

意义:

滤过淋巴液:当细菌病毒等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内,很容易进入毛细淋巴管随淋巴液流入淋巴结。在经过淋巴窦时,窦内巨噬细胞可以清除它们,起到防御保护的作用。

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淋巴结是重要的免疫应答器官,当抗原进入淋巴结后,巨噬细胞和交错突细胞可以识别捕捉处理和呈递抗原给B,T细胞,使其转化并大量增殖,而使局部淋巴结肿大。他们在抗原刺激下淋巴母细胞化,分别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0.试述肺内呼吸部的组成及管壁结构的变化规律,肺泡上皮组成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

变化规律

上皮

其他

肺泡

组成

呼吸性细支气管

单层立方上皮

少量环形平滑肌和弹性纤维

管壁连有少量肺泡,开口于管腔

肺泡管

单层立方上皮或单层扁平上皮

少量环形平滑肌和弹性纤维

与大量肺泡相连,开口于管腔

肺泡囊

单层肺泡上皮

没有环形平滑肌,仅有少量结缔组织

由许多肺泡共同开口围成的囊腔

肺泡

单层肺泡上皮

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相邻肺泡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称肺泡隔

肺泡上皮由I型和II型肺泡细胞组成:

I型肺泡细胞:光镜下数量较少,但覆盖细胞表面积的95%,细胞扁平,细胞含核部分向肺泡腔突出,细胞质菲薄,参与构成气血屏障。电镜下I型与II型之间有紧密连接与桥粒,以防止组织液深入肺泡腔。I型细胞质内细胞器少,内有很多吞饮小泡,小泡内含有表面活性物质与微小尘粒,细胞可将这些物质转运到肺泡外间质,以便清除。功能:参与构成气血屏障,转运表面活性物质与微小尘粒

II型肺泡细胞:光镜下位于I型之间,数量多,但是覆盖肺泡表面仅仅5%。细胞呈立方形或者圆形,顶端突入肺泡腔,细胞核圆形,细胞质着色浅,泡沫状。电镜下游离面有少量微绒毛,富含线粒体,溶酶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上方有较多的分泌颗粒,颗粒大小不等,电子密度高,内有平行排列的板层状结构,称为嗜锇性板层小体。细胞以胞吐方式将颗粒物质释放出来,铺展于肺泡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为表面活性物质,它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功能:增殖分化成I型肺泡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11试述肝小叶的组成、光电镜结构及意义。

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由肝板、肝血窦、中央静脉、胆小管和窦周隙组成。肝板由肝细胞单行排列成板状,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肝板上有孔。肝细胞体积大,呈多面体形。细胞核大而圆,位于细胞中央,核染色浅,核仁清楚。有的细胞可见双核。肝细胞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大量的滑面内质网、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许多线粒体。肝板之间为血窦,腔大而不规则。血窦内皮细胞有孔,内皮细胞间隙大,内皮外无基膜。血窦腔内还含有肝巨噬细胞和NK细胞。窦周隙位于肝细胞与血窦内皮之间,血浆透过血窦内皮进入窦周隙,肝细胞的血窦面有大量的微绒毛,伸入窦周隙,浸于血浆中。窦周隙内有散在的网状纤维和贮脂细胞。贮脂细胞形态不规则有突起,电镜下贮脂细胞的细胞质内有许多脂滴,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中央静脉位于肝小叶中央,管壁由内皮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但无平滑肌,管壁上有许多血窦开口。胆小管是肝板内相邻肝细胞之间局部细胞膜凹陷围成的微细管道。电镜下胆小管腔面有肝细胞膜形成的微绒毛伸入腔内,胆小管周围的肝细胞膜形成紧密连接和桥粒。

12.试述肾小囊的结构和足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及功能。

肾小囊是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凹陷而成的双层囊,呈杯状,囊内含有血管球。肾小囊壁层为单层扁平上皮,在肾小体尿极处与近端小管上皮相连续,在血管极处返折为肾小囊脏层,两层上皮之间的狭窄腔隙称肾小囊腔,与近曲小管腔相通。肾小囊脏层由足细胞构成。足细胞光镜下呈多突状,细胞体积较大,细胞体凸向肾小囊腔。电镜下可见从细胞体伸出几个大的初级突起,后者又分出许多指状的次级突起。相邻次级突起相互呈指状穿插,呈栅栏状,紧贴于毛细血管基膜外。突起之间的裂隙称裂孔,裂孔上覆盖有薄膜,称裂孔膜。突起内含较多微丝,其收缩可使突起活动而改变裂孔的宽度。足细胞裂孔膜参与滤过屏障的构成,滤过血液形成原尿。

13试述睾丸间质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及其功能。

睾丸间质细胞位于生精小管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成群分布,体积较大,呈圆形或多边形,细胞核圆形,常成偏位,染色浅,核仁明显。细胞质嗜酸性较强,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胞质内含有与合成类固醇激素有关的丰富的滑面内质网,但不形成分泌颗粒;线粒体较多,其线粒体嵴多呈管状;胞质内还有较多的脂滴,脂滴中的胆固醇等为合成激素的原料。其主要功能是分泌雄激素,有促进精子发生、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分化发育及激发维持男性第二性征和性功能等作用。

14. 试述黄体的形成、结构和功能。

成熟卵泡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壁塌陷,卵泡膜的结缔组织和血管深入颗粒层,在LH的作用下,逐渐发育分化为一个体积很大并富含血管的呐i分泌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称为黄体。颗粒细胞和膜细胞的体积均增大,颗粒细胞分化为颗粒黄体细胞,膜细胞分化为膜黄体细胞。两种细胞均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电镜结构特征。其中颗粒黄体细胞体积较大,多角形,染色较浅,数量较多,分布于黄体的中央部;膜黄体细胞体积较小,圆形或者多角形,染色较深,数量较少,分布于黄体的周边部,并随结缔组织深入颗粒黄体细胞之间。黄体的主要功能为分泌孕激素和一些雌激素,前者由颗粒黄体细胞分泌,后者由两种细胞协同分泌。

15. 简述角膜的组织结构及其透明的特点。

角膜在眼球前部,为一透明薄膜,略向前突出,共分五层。从前向后分别为角膜上皮,前界膜,角膜基质,后界膜,角膜内皮。

角膜上皮又称为前上皮,是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由5-6层整齐排列的细胞组成。表层细胞有许多短小的微绒毛,浸泡在薄层的泪液膜中,基底面平坦,基底层细胞再生能力很强,损伤后易修复。角膜上皮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故感觉十分敏锐。

前界膜:是厚10-16μm的均质透明膜,由较细的胶原原纤维和基质构成,损伤后不能再生,角膜溃疡时常易穿透。

角膜基质:又称为固有层,厚度约占角膜全层的90%,粗细一致的胶原原纤维平行排列成层,相邻各层纤维互成一定的角度,每层之间夹有少量的扁平的成纤维细胞,又称为角膜细胞。纤维核细胞均埋于含有适量水分的基质中,基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软骨素和硫酸角质素。

后界膜:十一层均质透明膜,略薄于前界膜,韧性较强,损伤后可由后上皮再生。

角膜内皮:又称为后上皮,能合成分泌蛋白质,参与后界膜的更新代谢。

角膜上皮不角化且不含色素细胞,固有层内没有血管,其组成的胶原原纤维粗细均一且排列规则,基质内含有适量且相对恒定的水分,致使各成分的折光率一致,这些就是构成角膜透明的主要因素。

16. 试述心室内部分隔过程及常见先天性畸形的原因。

人胚第4周末,心室底壁近心尖处组织向心内膜垫方向生长,形成一个较厚的半月形肌性隔膜,称为室间隔肌部。此隔不断向心内膜垫方向生长,其上缘凹陷,与心内膜垫之间留有一孔,称为室间孔,使左右心室相通。人胚发育第七周,分隔心球的左右心球嵴相对生长融合,并向下延伸,分别与室间隔肌性部的前后缘融合,心内膜垫也向室间孔延伸,分别和左右心球嵴、肌性室间隔游离缘融合,形成室间隔膜部,分别了室间孔。室间孔封闭后,肺动脉干与右心室相通,主动脉与左心室相通。

常见先天性畸形有房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干与心球分隔异常,动脉导管未闭。

房室间隔缺损主要有三个原因:一,第一房间隔在形成第二房间孔时过度吸收,导致卵圆孔瓣不能完全覆盖卵圆孔。二,第二房间隔发育不全,形成卵圆孔过大。三,第一房间隔过度吸收,同时第二房间隔又形成大的卵圆孔。此外心内膜垫发育不全,第一房间隔不能与其融合,也可造成

室间隔缺损分为室间隔膜部与肌部缺损两种情况。膜部缺损常见,它是由于心内膜垫或者心球嵴发育不了,在室间隔膜部形成时不能与室间隔肌性部融合。肌部是由于肌性室间隔形成时心肌膜组织过度吸收所致。

动脉干和心球分隔异常主要是由于动脉干分隔不均,主肺动脉隔偏位,或者主肺动脉隔不言螺旋方向走行等原因造成的。

动脉导管未闭是由于出生后的动脉导管壁肌组织不能收缩,使肺动脉和主动脉保持相通所致。

17. 试述中肾管与中肾旁管的来源、演变。

中肾管:当前肾退化时,在中肾嵴内开始发生中肾,先后出现约 80 对中肾小管;当中肾小管的外侧与向尾侧走行的前肾管相通时,前肾管改称中肾管。如果生殖腺分化为睾丸,在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的雄激素的刺激下,中肾管发育,其头端延长弯曲形成附睾管,中段演化为输精管,尾段形成精囊和射精管。女性胚胎因无雄激素,中肾管退化。

中肾旁管:中肾旁管是由中肾嵴外侧的体腔上皮凹陷、闭合而形成的;其头端开口于体腔,上段位于中肾管的外侧,中段越过中肾管的腹侧弯向内侧,下段在中线合并,末端为盲端,突入尿生殖窦的背侧壁,在窦腔内形成窦结节。在男性胚胎,睾丸支持细胞产生的抗中肾旁管激素使中肾旁管退化。如果生殖腺分化为卵巢,由于无抗中肾旁管激素的抑制作用,中肾旁管发育,其上段和中段演化为输卵管,下段左、右合并部分形成子宫及阴道穹隆部;窦结节先增生形成实心的阴道板,后者再空腔化形成阴道下三分之二。

18. 试述睾丸的形成及隐睾形成的原因。

胚胎细胞性染色体为XY时,未分化性腺发育成睾丸,原因是Y染色体短臂上有睾丸决定因子TDF,在TDF的作用下,初级性索增殖,并与表面上皮分离,向生殖腺嵴深部生长,分化形成细长弯曲的袢状生精小管,其末端相互连接形成睾丸网。人胚发育第八周时,表面上皮下方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睾丸间质细胞,并分泌雄激素。胚胎时期的生精小管为实心细胞索,内含两类细胞,由初级性索分化形成的支持细胞和原始生殖细胞分化形成的精原细胞。在胚胎的生精小管中大部分是支持细胞,这种结构状态持续至青春期前。人胚胎发育第18周时,生殖腺位置已移至骨盆边缘,睾丸继续下移,人胚胎发育第六个月时到达腹股沟管上口。第七个月开始,当睾丸通过腹股沟管下降时,腹膜沿腹股沟管向阴囊方向突出形成一个盲囊,称为睾丸鞘突。鞘突包在睾丸的周围,并随同睾丸进入阴囊,形成鞘膜腔。第八个月时,睾丸降入阴囊,鞘膜腔与腹膜腔之间的通道逐渐封闭。

足月儿在生后的6周内,早产儿在生后3个月内,如睾丸未下降至阴囊而停留在腹腔或腹股沟等处,称为隐睾。隐睾可发生在一侧,也可以发生在两侧,两侧隐睾由于腹腔温度高,生精细胞不能发育成熟,是造成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19. 试述咽囊形成及其演变。

前肠头端膨大的部分称为原始咽,起自口咽膜,止于喉气管憩室起始部,呈左右宽,腹背窄,头端粗,尾端细的扁漏斗形。原始咽的侧壁有五对囊状突起,称为咽囊。

第一对咽囊:内侧份伸长,形成咽鼓管,外侧份膨大,形成中耳鼓室,其外侧的腮膜形成鼓膜,第一鳃沟形成外耳道。

第二对:外侧份退化,内侧份形成腭扁桃体隐窝,其内胚层上皮分化为扁桃体表面上皮。

第三对:腹侧份上皮增生,形成一对向尾侧生长的细胞索,其尾段在胸骨柄后方合并,形成胸腺原基,背侧份上皮增生,下移至甲状腺原基背侧,形成下一对甲状旁腺。

第四对:腹侧份退化,背侧份增生并迁移至甲状腺背侧,形成上一对甲状旁腺。

第五对:形成一小细胞团,称为后鳃体,后鳃体的部分细胞迁入甲状腺原基,分化为滤泡旁细胞

20.试述胎儿出生前后血液循环的变化及特点

胎儿血液循环特点:循环血液是混合血,但含氧量、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浓度在各段血管有差异;有胎盘循环,即通过脐动、静脉连接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胎儿与母体血液进行物质交换;还有静脉导管、动脉导管和卵圆孔。出生后的变化:由于呼吸功能的开始和断脐,胎儿出生后动脉血和静脉血分开,体循环与肺循环分开。脐静脉变为肝圆韧带,脐动脉变成脐外侧韧带,动脉导管变成动脉韧带,静脉导管闭锁成为静脉韧带,卵圆孔封闭,在房间隔右侧遗留卵圆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