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图101 2015-06-24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历代文人对王氏书法艺术的摹写传承,直接反映在他们的作品当中。我们置身其间,在感受我国灿烂的书法文化同时,也为其取得的高超书法艺术成就而感到自豪。

雅昌艺术书城“一脉相承”专题为读者收录了深受王羲之书法影响的历代书家名作。其中,虞世南、赵孟頫、智永、徐渭等绍兴籍文化名人的书法作品和《兰亭序》齐名的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胄寒食帖》等,这些作品给我们展现了一副妍丽多姿的中国书法长卷。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点击可放大观看)

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是魏晋风度的审美典范, 而魏晋风度的审美风尚对后世书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故而《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是任何一件作品都难以比拟的。王羲之书风对后世的影响有时表现为后人对他的技法的学习,有时则表现为后人对他的艺术精神(魏晋风度)的理解和把握。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神龙本兰亭》冯承素摹本

据传,永和九年(353)农历3月3日,王羲之与文友、亲族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饮酒赋诗,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乘醉作序,酒醒后再写数十百通,均不如原作,乃称“最得意书”,王羲之将《兰亭序》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传。

唐初,太宗李世民极力推崇王羲之,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临习,辗转得到了《兰亭序》,曾命弘文馆拓书名手冯承素以及虞世南、褚遂良诸人钩摹数本副本,分赐亲贵近臣。为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确立,可谓不遗余力。他的做法直接影响了“初唐四家”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和薛稷的书法创作, 使初唐书法笼罩在尚“意”书风之中。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兰亭序》褚遂良摹本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兰亭序》虞世南摹本

太宗死,以真迹殉葬。现传世的《兰亭序》已非王羲之真迹。传世本种类很多,或木石刻本,或为摹本,或为临本。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神龙本兰亭》,唐,冯承素

唐太宗命冯承素钩摹本,称《神龙本兰亭》,由于他的摹本上有唐代“神龙”小印,所以将其定名为神龙本《兰亭序》。此本墨色最活,摹写精细,纤毫毕现,基本上可窥见羲之原作风貌,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被视为珍品。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兰亭序》冯承素摹本细节

如果说李世民和“初唐四家”的书法创作还仅只是侧重对王羲之书风的继承而无多少新意的话, 那么盛唐的颜真卿、张旭、怀素的书法创作则完全是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精神的弘扬与创新, 使唐代书法达到了鼎盛时期, 也奠定了唐代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祭侄文稿》,颜真卿

(可点击放大观看)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祭侄文稿》局部,颜真卿

颜真卿行书是沉抑顿挫、至刚至大的儒家面目, 其行书追求自然, 不计工拙, 随处可见的涂抹无不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强烈的震撼力;张旭的草书气势连绵, 如黄河之水一泻千里, 有吞吐洪荒的气慨;怀素的草书绝去人间烟火,如一缕清烟。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千字文》局部,怀素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千字文》细节,怀素

从表现形式看, 颜真卿、张旭和怀素的书法与王羲之书风截然不同, 但其艺术精神却是共通的。王羲之书法强调自我、张扬个性、得意忘形,借汉字线条抒写性灵的创新的艺术精神在颜真卿、张旭和怀素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也正是他们抓住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本质, 才使这三位在书史上成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家。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同样抓住了魏晋风度的审美本质,继承了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精神并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苏轼

苏轼提倡“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天真浪漫是吾师”,崇尚自然纯朴,清闲妙丽的艺术风格。苏轼一方面要突破传统书法(主要是王书之法)的技法,但其书法的审美情趣却和王书非常相似。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致景道十七使君书》,黄庭坚

(可点击放大观看)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在书法观念上一承苏轼“自出新意,不践古人”,而提出“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的观点,在创作上和苏轼一样实践着魏晋风度的美学精神。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黄庭坚

米芾以“集古字”,取众家之长而自成一体。他主要是“集”(学习、临摹)“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书法,从现存米芾所临《中秋帖》来看,其临摹“二王”书法几乎可以乱真。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米芾《提刑殿院帖》又称《衰老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值雨帖》,米芾,25.6×38.64厘米

元至清中叶的书法主流是笼罩在复古主义的思潮下的, 这里的“古”,主要就是指王羲之书风。他们的书法完全是学习从王羲之起的一派王书体系, 以得晋人和王羲之风韵为最高宗旨。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道德经》局部,赵孟頫

元代书坛的领军人物赵孟頫是复古主义的旗手。他的小楷法度严谨,字形峭拔秀丽, 结体妍媚舒展,秀逸可爱,直接二王遗韵。行草亦以晋人为风范,不过技法精熟,温润婉丽,有一种说不出的风韵和意态,是典型的唯美主义的代表。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王铎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赤壁赋》局部,徐渭

王羲之与《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徐渭

在这一背景下,明末后期从复古主义思潮的阵营走出了一支叛军:王铎、徐渭、傅山、倪元璐、黄道周、八大山人等,他们一反元代赵孟頫之风,甚至不惜破坏复古主义者所遵循的“二王”的经典的“法”,使书法走向了抒情与表现,真正从审美内涵和艺术精神上继承了魏晋风度和王羲之书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