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痰湿体质饮食养生

 钟家台 2015-06-25

痰湿体质饮食养生

    1、饮食有节

   1)控制食量:常说养生之道是七八成饱,然而对于痰湿体质来说七成即可,八成已多。痰湿体质的人必须认同节食以护脾,护脾即养生道理。

   2)进食“三不”

    一是不暴饮暴吃:暴食是产生痰湿的蕴藏;挑食是破坏脾阴脾阳平衡的罪魁祸首,生活中要绝禁“好吃的吃个死,不好吃的死不吃”,谷肉果菜、酸苦辛咸,一旦不平衡,脾胃功能就会受损,接下来就是痰湿内生。

    二是吃不霄夜:霄夜是现代人的一种加餐。人与天地相应,本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夜间时间虽然也是12个小时,但它是用来恢复阳气的,岂待脾胃休息时再劳苦之?!现实中,有霄夜习惯者,更易发胖和患“三高”。改掉它,比吃什么中西药都更有效,而且立杆见影。

    三是秋冬不进补。《黄帝内经》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养生要“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从饮食养生角度来要求,夏天要泄,对体内进行一次全年的“大扫除”,冬天要补,对人体进行一次全年的大滋补,所谓“冬季进补,来年打虎”也。

    但是,对于痰湿体质者而言,冬季不宜进补,至少是要少进补。因其脾胃相对薄弱,稍多即伤,必须与自己的嘴巴打个“商量”:减少口福以换取寿福。否则越补苔越厚、湿越重、痰越多,糖、脂、尿酸必随之也越居高不下。

    此外,夏天要少吃冰冻食物和过吹空调。现实中,一边吹空调,一边吃冰食,体表与体内阳气同时受伤,脾胃运化功能必得其损,则痰湿会变本加厉形成。步入中老年后如仍恣追口福和饱感,肠胃更是备受煎熬,非常易往心脑血管疾病方向发展。真乃享乐在当下,遭罪于未来。

    2、进食“六要”

    一要慢吃:慢,脾胃才能在单位时间内能充分地消化所食之食物。

    二要吃早餐:不吃早餐减肥是最大的误区,也是最蠢的减肥办法。事实恰为相反,越不吃早餐湿气越重,越易长痰湿,越易得肥胖病及三高症。

    三要清淡:何谓清?少油少甜也;何谓“淡”?少盐也。清淡不仅不易得痰湿,而且能渗利已得的痰湿。苦瓜,茄子,芥菜,冬瓜,苋菜……均可。 

    同时,当感到湿气太重时,不妨吃一料麻辣烫,以出其汗,汗出则湿易清出,湿出痰也随去,常可收厚苔变薄,身重变轻,神困变爽的效果。

    如仍不出汗,则要辅以运动,或偶尔干桑拿,促其汗出。但不甚主张游泳。因为水为湿之聚,其性属阴,最易伤阳。人在水中,不仅体内之湿难以排出,而且极易伤人阳气。因此,对于痰湿、气虚与阳虚体质,不主张游泳运动。

    四要少吃酸性、寒凉、甘甜食物。这里要强调酸食。常 “望梅止渴”,即便视之思之即唾涎欲滴;中医说“酸甘化阴”,阴者,津液也是,奈何痰湿体质本来就是水液有余,过食其酸怎么不会加重痰湿体质?!例如,一血脂过高又动脉硬化壮年,听说吃醋蛋+蜜能软化血管,包防百病,即日夜食之,未料短期内苔厚明显。虽然西医认为醋能软血管和降血脂的作用,但醋与蜜合,正乃酸甘化阴,嘱其停吃醋蛋加蜜,二个月后苔才退去。

    同理,山楂尤其是鲜者,痰湿体质也不能多食,因为过吃山楂,不仅不能去血脂,反而会伤脾胃生痰湿,加重血液内的血脂痰浊。寒凉伤阳,阳伤不能蒸化其水,更会增加体内的痰湿,所以如苦瓜、茄子、苋菜、雪梨等寒凉果蔬,痰湿体质者,尝尝无妨,多食同小心伤阳长助湿。

    含糖饮料即便是标示“低糖”饮料,痰湿体质者必须适可而止。因为“甘能生湿”,“甘且助湿”,“甘甜之物易生痰湿”。有人为了减肥不吃主食,但猛喝饮料、常吃零食,不禁甜食,这是丢了半斤,加上八两,难怪其肥不减,甚至痰湿猛增。

    因此,西瓜、荔枝、哈密瓜、龙眼肉等水果更应少吃,因为含糖太多,尤其说是吃水果,不如说是喝糖水。稍多食之,痰湿必生,糖脂必长。更有甚者,以为西瓜能减肥,以此代之为主食,真是大错特错也。西瓜者,其性寒凉,其味甘甜,偶而解渴消暑可也,以之主食则大可不该。

    五要适量吃辛香温热食物:辛能散,能把湿排出体外;温能驱寒,把阳气留守于体内。如生姜是一味调整体痰湿体质亦食亦药之品,它味辛能散湿促进发汗,性温暖脾胃能补阳气。不过,食用方法,要加讲究:

    一是最好夜间少食或不食。所谓“上床萝卜下床姜,夜间生姜赛砒霜”,乃一天之中,晚如秋冬,上床入睡之时,阳气应该潜藏,所以无需生姜辛散,妨碍阳气潜藏;晨似春夏,下床后人的阳气要振奋、气血要外发,所以宜吃些生姜,以帮助阳气的升发外散,这又应验了“冬天萝卜夏日姜,无烦医生开药方”的养生说法。具体食用时,一是要保留生姜的辛辣之味,灸煮煲烂无辣味之后,缺少了辛辣之味,则缺失了它散湿作用,也衰减了它的温暖之性。所以,生姜煲汤欲取其药用时,不宜久煮;

    二是可用泡姜茶,生姜3+红枣2+红糖1匙,而且尤其夏天用姜来祛除多余的痰湿、减少对空调依赖、促进食欲的恢复,其作用显而易见。中医看来,“夏月伏阴在里,冬月伏阳在内”,南方人盛夏吃生姜,如同东北人严冬吃冰葫芦。因为夏天脾胃虚弱,身体是“外强中干”,阳气往体外走,体内阳气相对不足而肠胃反更见虚寒,稍不慎即易腹泻。所以特强调夏天不能贪凉饮冷,恰在脾胃空虚处,正是生姜用武时。

    同理,立秋之后,生姜要逐渐少吃甚至不吃,乃自然界生机开始收敛,树叶落、草始枯、虫始蛰、秋气以急,人的阳气应之内敛,此时如这食生姜,则睡眠会变浅,阳气易躁动,不仅不能祛湿温阳,相反,会增湿伤阳。

    六要不吃反季节果蔬:反季果蔬,严格来说是冬天不要吃夏天的果蔬。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能穿破时空的界限而冬吃夏果夏蔬。但夏天之果蔬为夏天人所用,夏天天气炎热,果蔬多性凉,以帮助消暑泻热。冬天天寒冻,果蔬多温,以帮助温阳祛寒。所以西瓜夏天食之能消暑解渴,是一天然白虎汤;冬天食之会损伤脾胃之阳,是一天然的承气汤。从健康角度看,反季节果蔬还是少吃为好。

    3、饮食平衡

    一是五味要平衡:即五味不偏好。《黄帝内经》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脏,伤在五味”,说明平衡的五味,能养五脏,而失衡的五味能伤五脏。又说“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说明不同的五味对五脏的亲和力不同,所以肝虚可以酸味药食,如木瓜,酸枣仁,白芍等。

    但也要把握一个度,否则,非但不能补肝,而且反会伤肝。过偏的五味和过偏的嗜好,就会偏助某个脏腑,而导致该脏腑功能的偏盛,进而通过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破坏五脏之间平衡,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黄帝内经》记载了“多食咸,则脉涩泣而变色;多食苦,皮槁面毛拔;多食辛,则筋急面爪枯;多食酸,则肉胝面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现在人们则已经普遍意识到过食甘甜会得糖尿病,过酸物易犯胃肠病,过食过咸多盐,易患高血压病和肾脏病,加重心脏功能的负担等。

    我的体会是:《黄帝内经》“谨和五味”,讲究的是“和”字。这样才能够如其希望的那样,可“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生活中,不妨认真体验,五味俱食,不偏不嗜、不重不淡,谨遵必益。

    4、是膳食平衡

    《黄帝内经》提出的“五谷为养,为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养食养生原则,提示了两点:一是膳食要平衡,二是主食要为主,不能变主为次。

    1)主食为主,五谷则寿

    《内经》“五谷为养”,五谷长养气血,淀粉类的五谷粮食才是主食。人到既亡或病危欲去之时,不是肉食,而是一碗米粥面食,能顷刻化生气血。因此,那句“人是铁,饭是钢”形容仍未过时,五谷才是铸成人体的钢铁长城的基础,食谱中,除了五谷淀粉类食物是主食外,其余都是副食。

既然是主食,那就得三餐都吃,而不是吃一大堆的肉食后象征性的上一套“主食”。那种靠不吃主食而减肥者,即便苗条,也是气血不足,精力体力绝对会不及其父辈,吃得虽“好”、虽多,但身体素质反见虚弱,痰湿太多之故也。难怪现代男子精液质量每况愈下,女性雌性激素水平持续走低,不育不孕发生率居高不下,不吃主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中医认为,五谷甘平补脾益胃,脾胃又是气血生化之源泉,是人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后天之本”。五谷少吃,气血生化无源,免疫力下降,必然影响到人的健康,轻则气虚血弱,重则脾肾两虚。即便肉食和水果疏菜也不能取代主食,人不是肉食的老虎,也是不素食的牛羊;因和种的不同,中国人与西方人就是不一样。

    2)肉类果蔬,平衡吃之

    肉食宜少不宜多。“五畜为益”,乃补益精气所需也,但“点”到为止,不可不食,在小康年代,尤其不可多吃。过与犹不及,都对人体不利,相比而言,肉食之过比不及为害更大。过去缺吃营养不良,当然饱吃几顿没问题,而且吃嘴瘾解嘴馋。现在物质富足,绝对不要让营养过剩,过则不仅多余,浪费食物,而且肉食肥腻,极易生痰滋浊变瘀(相当于糖、脂、尿酸类),导致三高四高五高,真是过一时之瘾,遗百日之害也。这应该是近年来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肥胖症、脂肪肝等“七高”病逐年升高的主要原因。

    因此,肉食、蛋白质少吃为宜。比如正常中年人,早上一个鸡蛋、中午一两瘦猪肉,晚餐一块豆腐加一条小鱼,足矣。老人宜再减之。

    疏菜瓜果,常食则健则寿。“五果为益,五菜为充”,说明果疏也是必食之物。一般一人一天吃二三个水果,以甜酸兼淡味者佳。不要太甜,甜即糖也,糖太重即味重。过去选水果一定要甜,那是没吃年代的标准,现在还喜甜果,是无知的“老土”。一人一天蔬菜约0.5斤(以叶子蔬菜为准,而且色深者为佳)。

    此外,对于痰湿体质与湿热体质来说,尤其要吃以下两类果蔬。

    一类是性凉味淡,健脾利尿化湿作用的瓜果蔬菜。乃因人到中年,血中污浊之物(如痰瘀糖脂)渐多,很需清淡易于消化的果蔬来化而淡之,补而消之,利而排之。更何况有些果蔬本身就有益气养阴,化浊祛腻,活血化瘀,利水清火的作用。真乃药食同源也(具体果蔬)。

    二类是纤维食物。中医认为“六腑以通为用”,尤其是肠胃是以通为顺:有进有出,吃得有味,排得顺畅,多余的糖脂痰瘀,容易排出。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首推纤维类食物。此外,这类食物还具有如下作用:1、产生饱腹感有助于减少食量;细嚼慢咽,能减慢进餐和食物吸收速度,使糖脂不会骤升;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及癌证发生。芹菜、大头菜、白菜、苋菜、藤类蔬菜等都具有这些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