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女人武则天(三)

 吴双江藏书館 2015-06-25

                       功过是非任人评说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290年(618--907年),武则天(624-705年)在唐朝舞台上时隐时现半个世纪以上637-705,她历经四个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最后自已当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临死前又将皇权交还给唐中宗李显。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神奇无比的女人。关于她的书籍和文艺作品很多,其野史之多,恐怕也难找到第二个女性。她一生的功过,经受一代又一代人的评说,其中有褒扬也有贬抑。可能对她贬斥最多的是,她曾拥有几个男宠,这便成为她比拥有数不清女人男性皇帝更大的丑闻,成为文人墨客颠来倒去的话题,以至于连同她创造的卓著政治业绩也随之淹没了。根据我们在前面两文列举的诸多事实,我对武则天作如下评价

           【武则天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政客】

   有人评价武则天是中国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中文“政治家”一词是一个正面名词,与具有贬意的政客一词有所不同就政治利益的取得来讲,政治家不会昧着自己的良知去获得政治利益;而政客通常是昧着自己的良知去获得政治利益,这是政治家与政客最严格的划分标准。武则天为了爬上权力的最高位(先是皇后,后是皇帝),她昧着良知掐死自己女儿,嫁祸王皇后;毒死自己的一个儿子,废黜另一个儿子帝位并将其长期流放;捏造事实,陷害长孙无忌等等,凡此种种,恐怕不能算作政治家所为。说她是政客,略带有点贬意,才比较符合她的所作所为。不过话又说回来,封建时代特别是改朝换代时,有几个皇帝是像中文名词里的政治家那样不昧良知去获取政治利益的?隋炀帝弑君杀兄不去讲他,因为历来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坏人,上不了中文政治家的席面,但是唐太宗在史学家和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却是个好皇帝,而且称得上是个开明的政治家。但是,他是通过玄武门事变杀死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着父亲李渊让他上台的。所以,武则天所作的一切并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关键要看她的这些作为在历史上起什么样的作用?是使历史倒退,还是使历史前进,从我下面列举的事实来看,答案应该是后者。所以,说她是政客,稍带点贬意,但没有否定她的意思。这可能是我与别人的看法有所不同之处吧。

          武则天干的几件事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

   第一件事,她是妇女解放的先行者。在武则天之前,皇后专权,外戚干政的事例很多。最著名的是汉代的吕氏和窦氏。武则天之后,这类事情更多,如唐代宗的张皇后,但最著名要数慈禧太后了。这些女人都是权欲熏熏,但是没有哪一个敢像武则天那样公开宣布要当皇帝。大家想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皇帝这个角色成了男人的专利,为什么?男尊女卑呗!妇女只能生孩子,只能做家务,你政治野心再大,再有本事,也只能垂帘听政,或借用外戚的势力干政,总之,站在前台的就只能是男人!武则天用她的实力表明,女人照样可以当皇帝,照样可以管理国家,而且管理得井井有条,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社会繁荣,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等,就证明了这一点。虽然武则天没能复制,但武则天向人们证明,男人能干的事,女人照样能干。她为妇女解放树立了榜样。所以说,她是妇女解放的先行者,或者说是先驱!有武则天这个女皇帝在中国的历史长廊上站立着,中国妇女的解放就是迟早要发生的事情(当然妇女解放不等于妇女当皇帝)。我认为在现代中国,妇女解放这个问题就是解决得比较成功,不服也不行!
   笫二件事情,武则天立为天后时,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就是修订《姓氏录》,唐太宗时期的《氏族志》仍然沿袭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门阀制度,以门弟为重。武则天年幼时就因为出身寒门受人嘲讽,她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把武姓放在第一位,以提高自己家族的地位。然后按官品高低排序,彻底打破了氏族大姓排在首位的传统。如此一来,许多寒门地主进入官场,而士族制度加速消亡了。她采取一些极端手段,将长孙无忌褚遂良士族代表一个一个地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最后并寻找借口,把没有死的统统杀掉。狠狠打击这些保守的门阀贵族,这对武则天本人来讲确属报复行为,但这些关陇贵族,当时已经成为一种保守势力,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使寒族地主势力(中小地主势力)得以抬头,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有人将它视为中国中古史的转折点,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第三件事情武则天做皇后不久,高宗经常有病,有时便委托武则天过问政事。674年,武则天根据自己对形势的理解,向高宗建言十二事。在十二事中,武则天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徭”。她掌权后,编撰了一些劝农文件和资料,颁发到各州县。并注意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对由于土地兼并而逃亡的农民,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所以,在武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长,武统治期间人口平均每年增长0.91%。在古代,这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武则天时期经济发展的集中表现。
   第四件事情在稳定边疆形势方面,武则天也有一定贡献。当时的边疆并不太平,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在青海的屯田推广到甘肃张掖武威,内蒙五原和新疆的吉木萨尔一带。
   第五件事情武则天十分重视科举,有一次她还亲临考场,主持科举考试。当时的科举考试主要是考做文章。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不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的真才实学,看你的政治才能。由于是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使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样,就大大刺激了士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也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正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在武则天时期不断涌现,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武举也是从武则天开始的。郭子仪可说是武举壮元第一人,在反安史之乱中,他是再造大唐的关键人物。
   上述五件事情当然都不是武则天一人所能完成的。武则天自己也说:“天下之广,庶事至繁,非一人所能周也”。她充分认识到必须依靠贤臣之力。武则天广开入仕之门,做到”进用不疑,求访不倦“,除大开制科,还要求臣下举荐人才,还可以毛遂自荐。只要考试合格,即刻任用。同时进行严格的考核,不称职的立即罢免,对有才能的人,则随时提拔到关键岗位重用。开元时期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姚崇,张九龄等人都是在武则天时期培养和选拔上来的。
             对武则天的非议并非完全无理,但必须公正

 武则天遭到的非议也很多。有的说她任用酷吏,肆行诛杀。武则天从做皇后到做皇帝,不断受到各种势力的反对。武则天除了动用武力镇压公开的反抗,便任用酷吏,来打击那些对她表示不满的人。由于她过高地估计了反对她的力量,因而也滥杀了许多无辜。但她诛杀的,主要还是贵族官僚及其党羽和家属,并不是一般的老百姓。而且在根基稳固之后,她又将那些罪大恶极的酷吏们杀掉了关于她的内宠问题,因为武则天是皇帝,凡是皇帝,男皇帝可以有的,女皇帝也可以有。实际上,比起任何一个男皇帝的后宫来,她的男宠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对此事过于苛求,有欠公平。历史上的今天说话的水平及其他2012-06-25 08:45:19玩火者必自焚,拉偏架者必引火烧身!2011-06-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人是王稼祥2011-06-25 10:34:4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