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有小创客】杨国锋先生专栏

 shelley_wang66 2015-06-26

阅读第一:一直以来,我希望能找到一个学者、科学家或设计工程师能为小朋友们深入浅出地介绍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让他们能够非常容易地理解那些一些抽象、高深的理论。有幸地邀请到了旅德十一载并创建了深圳智子工场的杨国锋博士为我们开设专栏。他将以非常浅显的语言为孩子们介绍科技与未来,人工智能与电脑编程,工程学等知识。这是他第一次尝试写东西给孩子们看,希望大家给他以支持和建议,也让我能将这个栏目做得更好。

-----------------------------------------------------------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限,它包含了一切,推动着着进步,是人类进化的源泉。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

科学是什么?

By:杨国锋博士

科学是什么?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却会引出无穷多复杂的答案。这里我只想给出我的一个答案:科学,就是一种方法,一种人类用来探知和解释外界世界的方法。

从小时候起,我对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就充满了好奇。为什么?为什么灯会亮?为什么收音机有声音?为什么电车要拖着长辫子?这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长大,有些问题得到了答案,学校和书本传授了知识,有些知识甚至是我没有想到会问的。于是,下一个阶段到来了。书上说的,对吗?老师说,蚂蚁不会迷路,因为它们能够闻着自己留下的气味找回家,是这样吗?为了验证这个答案,我不止一次的蹲在垃圾房边上观察着蚂蚁窝边上蚂蚁的行动,也不止一次的拿着饭米粒和捉到的小虫子扔到蚁窝附近,看着蚂蚁如何找到这些食物,然后聚集起来,把食物搬回家。我曾如此乐此不疲,以至于后来我的长辈和邻居们都知道,要叫我回家吃饭的时候,到垃圾房边上找我,10次有9次都找得到。这个小时候的趣事一直到现在还常常成为家庭聚会餐桌上的谈资。

现在回头来看,我庆幸地发现:这样的过程,让我逐渐发展和养成了自己的科学方法和习惯。而这方法并不别扭,它是那么的自然而然形成的,以至于我对于那些将科学和自然对立起来的说法非常不解:科学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啊。

科学,其实就是一种不断逼近真理的方法。科学的基本认知是:我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而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通过:

1.观察自然现象,提出问题(蚂蚁总能找到蚁窝。为什么?);

2.思考后提出(或者学习)理论解释(书上说,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上留下一种气味,它们是通过辨认这种气味来认路的。对吗?);

3.设计实验,根据理论解释进行预测(把蚂蚁经过的地面用水冲洗干净,它们还能找回来吗?试试看。);

4.将预测与真实结果进行验证(蚂蚁找不到路了,和书上说的一样);

5.确认理论解释的正确与否,推而广之(书上没说错,我这里的蚂蚁是这样的。但是,是不是全世界的蚂蚁都这样呢?);

正是通过这样的五个步骤不断循环迭代,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和逻辑尝试着对世界上的事物进行解释。从古希腊的水火元素,中国的金木水火土,到近代的原子,分子论,到现代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科学理论不断的被提出,被验证,被发现问题,新理论被提出,被验证。如此不断的进步,科学正在不断的接近世界的真相。

培养孩子养成用科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习惯并不难,每一步都是上一步的自然结果。不要急于求成,要鼓励尝试和试错后的反思,还有保持一颗初心,对一切新事物的好奇。如此,孩子会自然成长。

杨国锋先生简介

智子工场创始人,资深汽车人,工程师,德国波鸿大学机械工程硕士,上海同济大学汽车工程博士。旅德十一载,曾任职世界100强跨国公司中国区运营总监,主持产品研发运营及管理,后负责跨国企业并购重组事宜。对产品工程,企业领导力培训,精益管理等方面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出于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痴迷,以及对于中国学生及年轻工程师的想象力,工程设计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担忧,于2014年在深圳创办智子工场,致力于中小学年龄阶段孩子们想象力,逻辑编程能力及工程设计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智子工场Intellproton(微信ID:Intellproton)

2014年2月智子工场创立于深圳。致力于中小学年龄阶段孩子们想象力,逻辑编程能力及工程设计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各类培训课程和青少年创客空间。包括有图形化Scratch编程语言学习(初中高级),STEM科学类学习,Makeblock机械电子搭建,少年商学院,创意动漫美术绘画。同时经营益智玩具销售,包括乐高积木,4M科学实验等系列。目前共有4个实体点分布在广州和深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