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记忆 | 南市旧照:上海那些此消彼长的地标

 真友书屋 2015-06-27
这些老城厢地标,几经浮沉、此消彼长,互相博弈、互相抵御,沉淀下来的,正是上海城市的根脉所在。



小时候,常跟母亲去南市老城厢走亲戚。弹硌路的七高八低,小弄堂的狭窄逼仄,城隍庙里喧嚣的市声,以及十六铺码头传来的汽笛长鸣……对于生长在杨浦工人新村的我来说,既新鲜又亲切。


更令人好奇的是,南市的地名与上海其他地方不一样,几乎很少用各省市地名,而是自有一套,大雅大俗。如昼锦路、紫华路、梦花街、咸瓜街、硝皮弄、火腿弄、王医马路等,除了有用“楼”“铺”“园”“阁”命名的地名外,连“门”也可以成为地名(如老西门、小东门等)……这些老城厢地标,几经浮沉、此消彼长,互相博弈、互相抵御,沉淀下来的,正是上海城市的根脉所在。


“门”与“路”

南市老城厢,曾是上海开埠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早在元朝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上海撤镇设县。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抵御倭寇袭扰,上海官民团结一致,历时三月,建起了周长9里、高2.4丈的城墙(今中华路、人民路环内)。


筑城以后,原有城门六座,俗称大东门、大南门、老西门、老北门、小东门、小南门。1866年以后,为了与租界洋场“接轨”,又先后增辟新北门、小西门、小北门、新东门。其中以靠近十六铺码头地区的大小东门和南门出入最频繁。租界开辟后,上海城市中心北移,邻近租界的老北门、新北门成为交通要道。


老北门,曾是我随母亲走亲戚进南市的首站,乘66路公交车到老北门下车,然后沿着河南南路(靠近老北门一段原名为“晏海路”),即可走向老城厢腹地。那时,车一过延安东路,我就暗暗提醒自己:“要吃弹簧屁股喽!”老城厢有大小几十条弹硌路,我们经过的河南南路是最宽的一段弹硌路,凹凸坎坷,坐在避震效果很差的公交车厢里,“与车共舞”曾让我心跳和兴奋


1911年辛亥革命后,租界与县城联系日益紧密,上海地方当局决定拆城墙、填护城河,修筑绕城马路。至1914年冬,拆城筑路工程全面完成,南半城筑城道路名为“中华路”,北半城为“民国路”(今人民路),这是南市马路中最具有近代特色的路名。


上海城墙不见了,城门的名称保留了下来,有些成为地名,如“老北门”“小东门”“老西门”等;有些则成为路名,如宝带路(小东门,原名为“宝带门”)、福佑路(新东门,原名为“福佑门”)、朝阳路(小南门,原名为“朝阳门”)、尚文路(小西门,原名为“尚文门”)、拱辰路(小北门,原名为“拱辰门”)、晏海路(老北门,原名为“晏海门”)和障川路(新北门,原名为“障川门”)等。


“南市”与“北市”

南市,原是和“北市”一起诞生的地名。


鸦片战争后,英国殖民者进入上海。1843年11月,英国第一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找到上海道台宫慕久,要求在县城内建立领事馆。宫慕久推说县城里房屋拥挤,主张领事馆设在城外。正当巴富尔悻悻然离开道台衙门时,一个姚姓广东商人上前搭讪,称愿意把自己在城内的宅第借给英人,巴富尔喜出望外,住进姚宅。谁知几天以后,巴富尔发现,他们一行的一举一动都被人围观,刷牙喝水吃饭穿衣,都有人指指点点……原来,精明的姚氏把他们当做展品,竟售票供人参观!巴富尔一怒之下,退出姚宅。1846年4月,巴富尔在上海县城以北李家厂一带(今中山东一路外滩)圈地126亩,作为英租界,不久,英国领事馆正式迁入该地。稍后几年,美、法租界也相继在城北建立。从此,租界和华界被一条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分开,“华洋分处”,井水不犯河水。


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小刀会攻进上海县城,华人纷纷逃到英美租界躲避战乱,导致租界人口激增,地价暴涨,商业兴盛,“华洋杂处”促进租界经济迅猛发展,并与上海县城分庭抗礼。于是,租界被称为“北市”,老城厢及十六铺地区则成了“南市”。


到了19世纪后期,“南市”在与“北市”的竞争中败下阵来,租界洋场成了上海的市中心,不再称为“北市”;而“南市”的名称,开始含有某种怅然若失和冷清落寞……


现在想来,假如当年上海道台答应巴富尔的请求,英领馆设在上海县城内,上海租界的地域和南市的发展是否会有不同的模样呢?


“小世界”和“大世界”

租界成为市中心后,文化重心也跟着北移。南市老城厢曾是诞生最早的营利性戏园的地方,1851年,“三雅园”诞生于县衙西首(今四牌楼附近)。但到了20世纪初,上海近百家戏园却大部分散落在租界,留在南市的屈指可数。


1917年,实业家黄楚九在法租界洋泾浜一带(今延安东路西藏中路口)创办“大世界”,大各地艺人轮番登场,这里成为远东最大的游乐场。


遥望大世界,老城厢自然不甘寂寞。1918年以后,在福佑路劝业场原址上矗立起一幢钢混结构的四层大楼,名为“小世界”,一开张就门庭若市,热闹非凡,人气直逼大世界。


与大世界一样,小世界也出过“大牌”,到过名人。出身梨园世家的孟小冬,是土生土长的老城厢人(1907年生于民国路同庆街观盛里),10多岁起就在小世界登台唱戏,并从小世界出道成名,成为“京剧冬皇”。滑稽名家韩兰根,很早就在城隍庙摆摊献艺,小世界也是他的舞台。金雪芳领衔的绍兴“的笃班”因为在小世界演出,才正式定名为“越剧”。申曲(沪剧前身)改良者邵文滨、施春轩、花月英等人,也曾在小世界演出,他们组织的申曲歌剧公会,就成立于小世界四楼。1922年11月13日,爱因斯坦到访上海,日程仅一天,他放弃了去龙华寺和总商会,而是选择游览老城厢,并在小世界观看了昆剧,引起老城厢轰动。


然而,1937年八一三炮响,日军轰炸南市,小世界一度成为难民收容所。直到抗战胜利,小世界才恢复元气,盛况如昨。


解放以后,大世界作为“人民游乐场”,依然风光了几十年。而小世界却一度香消玉殒,关闭数年,不再供人游乐。1956年,小世界被改造成邑庙区文化馆。1960 年,小世界底层被改成文化电影院,部分楼层改成百货公司批发部。


余生也晚,未曾见识过小世界的热闹,却见过文化电影院的爆棚人气。上世纪80年代,我曾在文化电影院看过几场电影,人气很旺。因为这里靠近外滩“情人墙”,每日第四场电影,场场爆满。有一次观看北影新片《甜蜜的事业》,举目望去,几乎都是沉浸在甜蜜中的一对对情侣。


“城隍庙”与“豫园”

俗话说,“不到城隍庙,枉来大上海”,然而,如今“白相城隍庙”的人,确切的说,是去“白相豫园商城”。


城隍庙源于元朝的“淡井庙”,明清之际,香火旺盛。每年每月都有各类祭祀活动。城隍庙里供的并不是“菩萨”,而是“三城隍神”:秦裕伯,明朝朱元璋命名的上海城隍老爷;霍光,汉昭帝时代的大司马大将军,原是城隍庙前身金山庙里的“镇海将军”;陈化成,清朝抗英功臣,因驻守吴淞炮台而闻名天下。




“城隍庙”的含义,包含“庙”和“市”两部分。19世纪末,以城隍庙为中心,形成了规模空前的庙市,商铺林立,摊贩扎堆。现代作家郭沫若、阿英、郁达夫、楼适夷和萧乾等,都细致描写过城隍庙。


与“城隍庙”比起来,“豫园”要低调得多。它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完工于1587年),园主潘允端死后,潘家式微,园林荒芜,豫园几度易主。清朝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经多年修葺,改名为“西园”(即城隍庙以西园林,包括今豫园、湖心亭和九曲桥一带)。小刀会起义时,西园曾被作为指挥部,后英法联军联合攻入,西园破坏殆尽。直到1956年,有关部门进行大规模修缮,豫园才焕发了青春,成为“豫园公园”。




我对豫园刮目相看,是在读初中时。语文老师说,豫园里的奇石“玉玲珑”,和《水浒》里的“花石纲”一样,都是宋徽宗喜欢的宝贝。“玉玲珑”是豫园的“镇园之石”,瘦漏皱透。曹聚仁先生说,点一支烟放在下面,烟气就会从石头的各个孔里袅袅地弥漫开来,有如“雾中美人”。宋徽宗时期,宰相蔡京阿谀奉迎,遣人采运太湖石运往汴京,以博徽宗欢心。《水浒》中写道,“青面兽”杨志在押运太湖石(花石纲)时,不慎将花石翻入黄河,遂被逼上梁山。语文老师说,相传“玉玲珑”也是在转运途中,沉入黄浦江,潘允端遣人入水拽起,置于豫园——这个故事,与《水浒》的故事版本雷同,我一直好奇,不知“玉玲珑”的押运人,是否也像杨志那样聚义抗命、揭竿而起?


“文革”前夕,因为破除迷信,城隍庙大殿被关闭,成为商场;豫园却照常开放,点春堂里弘扬“农民革命战争主旋律”,常年陈列小刀会起义历史文物,那幅描绘小刀会首领刘丽川怒目圆睁的国画,让我过目难忘……




上世纪80年代,上海市的主要商业中心是“三街一场”,“三街”是南京路、淮海路和四川路,“一场”就是“豫园商场”。尽管1995年城隍庙大殿重开、城隍老爷重返城隍庙,但作为商业旅游的象征和老城厢的官方地标,“豫园商城”的风头早已盖过“城隍庙”。


不过“豫园商城”的崛起,倒是让我恍若回到了童年时代——不是吗?小时候“白相城隍庙”,谁会念念不忘“烧香拜菩萨”?对我来说,吃梨膏糖、五香豆和南翔馒头,买扯铃、七巧板和凤凰琴,那才顶顶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