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形意拳中隐藏着一杆无形的抢

 相约诗篇 2015-06-27

形意拳中隐藏着一杆无形的抢

(2010-02-03 17:15:11)
标签:

杂谈

形意拳中隐藏着一杆无形的抢
2009-10-23 10:44

近日偶尔看到一些卢忠仁前辈论述养生原理的帖子,大有“同道中人”之感。当然,卢前辈的造诣非本人所能望及,我只知有这个东西,是这个东西,而卢老却能说明为什么是这个东西。
其研究有重大意义。

本人在数年前既有所感悟:五行拳手中“握着一根无形的枪”!
由此方有“拳械一体”的感悟,卢老却从令人信服的角度,阐述了“从马上到地上、从兵器到徒手”的演化变迁。
真大手笔也!具体文章可参考相关文章。
本人没有卢老那么精密的逻辑与丰富的经验,只能随意侃侃。


这根无形的抢即是李中轩前辈所言的“虚运一个形”,王芗斋先生所言的“精神假借”。

不管是虚运还是假借,都有其相对应的“质”,即形体上的细微调整与配合。此方可称“意”。

意念与形体的结合——有意了。

比如某姑娘看中一小伙,心动了自会表现在脸上,如红晕上脸、羞涩局促,别人捕捉到这一信息,就会对那小伙子说,那姑娘对你有意了。

心动情动,情意情意,情即是意啊。

故只言用意,而不言用力。

另闲说气力或力气

气力气力,没有气哪来的力?当一个人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他还能如平时般扛起一袋面粉而色不改乎?
此处的气,显然就是呼吸之气。气顺则舒适,舒适则得力。
这里的气有两种含义,一是氧气参与血液循环提供的“能量”,一是氮气等的填充作用,如气贯丹田。
后者之作用如篮球、轮胎,提供支撑和弹性且浑圆,即处处皆如。
力,肌肉的伸张或收缩做功表现出来的能。
气为因,力为果。
二者一而二,二而一,故言气力。

力气,同义,但次序改变,突出力,则由果推因。
某人力大,说其力气真大,而不说气力真大。

国人的日常用语有很多讲究,也包含着我们的许多“土文化”,值得发掘。

心意心意,真明了这两个字,也就“明心见性

略论知行合一

我个人反对知行合一这个词语。
准确地讲,即知即行、即行即知。
行的同时知,知的同时已在行。
而知行合一显然是将此打作两段,是不可取也。
说话也是如此,人心中有所感悟,自然会有表达出的愿望,此之谓“言之有物”。
而只是嘴上说说,心中空洞无物者,谓之空话。

本人无意发表什么高深理论,只是说出心中所感,竟被某些人士视作理论高,如此高捧,本人深感惶恐之余,唯有偷笑了

神佛满地都是,可惜自家不识的自家,因而有明与不明。
明了还是要照样要吃喝说话的。觉了也就完了。该干啥还干啥去。
不存在任何框框。

这个“枪”就是宁裹躜翻,拳与器械通用,没有那么复杂。

枪是假,拧裹钻翻是真;
枪是虚,拧裹钻翻是实;
枪是意,拧裹钻翻是形;
·····

请教楼主。

现在人多数就是练拳了,大枪是用不到了。
那么还是是需要这个枪意吗?
人们一般认为,器械是人手臂的延伸。有了拳,自可以向器械发展。
换枪意为拳意是不是更实际?

形意拳进入民国时代,我想前人们会对它在火器的新时代有新的认识和看法了吧?

形意拳要有枪意是因为枪术的一些重要特点也是形意拳的要点。 前人以枪意来让学者领会形意拳的要领。

枪术的特点:首先是两手要一股劲;其次枪术的基本技法“拦拿扎”用的也是拧裹钻翻的劲;再者练枪要会用腰,以腰为主宰,通过腰的运用使人枪合一。

同样,形意拳两手也是一个劲;以拧裹钻翻为要领;要会用腰做全身的主宰,使之统御全身。

而其中,尤以两手一个劲最易为学者所忽略和误解。这“一个劲”不是简单的“两手劲力相同”的意思,而是两手的高度协调统一,也有形容“如两手相系”。

“枪意”不过是一个比喻,不知道这个比喻但懂得要领,照样可以练好形意拳,但是如果有人把“枪意”提出来,却应该举一反三,知道他的含义。干将#

拧裹钻翻掌握了,自然会有“枪意”、或“龙蛇意”、或其它意···
说形意拳手中有根无形的抢,是从历史渊源,拳理学理上讲的,具体训练因人而异,并不是说一定要有“枪意”。动作要领正确即可,“意自形生”是也。
而形意拳与形意枪的区别是,一空手、一持枪,仅此而已!

理越辨越明。

有些东西你不重点关照一下,很容易被庸俗化了。化枪为拳的说法早已有之,但这根枪化在了何处??似乎这个答案还是本人第一个明确提出是“化在了技术上即起钻落翻”,当时还很有争议的。详见《形拳与意拳之辨》一帖。
现在能被大多数朋友认可并接受,我还是很高兴的,虚荣心小小的满足了一下,至少架没白吵。
我说的都是拳理上的东西(形而上),具体训练基本不涉及。

我本人过来孤陋寡闻,不知道历史上化枪为拳,的那个拳是心意还是形意?
不知道心意有没有枪意?
不知道今天我们练习的形意枪是不是,原来当初化枪为拳的那个枪?还是我们形意练习者后依据形意的基础上改造或嫁接的?
不知道心意拳练不练我们的形意枪?
不知道其他的拳派有没有起落钻翻拧裹。。。。据马鞭#

 

心意拳,六合拳或心意六合拳,或六合心意拳,笔者认为最早是两种拳法,两个内容,一是“化枪为拳”;一是象形取义。心意六合拳,或六合心意拳,则是两者的交叉重组。
作为后起之秀的形意拳,自然也继承了这两大内容,具体表现即是五行、十二形。---见《形意拳漫谈----源起变迁》一贴。http://q.sports.sina.com.cn/shizuoluntan
无独有偶,加拿大的胡刚先生亦有相同看法,而且有具体考证文章。可参考。

以我之拙目而观,河南马学礼一派,金家功,基本数“象形派”;戴式则二者兼有,好像其谱上就分为会意拳法和象形拳法。少林最精武功心意、六合,是分开的两种拳法,结合八级亦有六合大枪的事实,估计六合应该就是“枪拳”。

就戴式与形意而言,没有钻翻拧裹则不成五行拳。
不信,你就将“钻翻拧裹”的元素去掉,看看?

小弟認心意比形意較為草根,許多練拳的形態跟幹農活的動態非常相似,假如你懂得用鋤頭犁地,你就會較容易掌握一頭碎碑的運勁方法

XEI


确有同感!曾观一少林心意老者演习,其状完全可等同于抡锄头耪地,少林心意把好像还有“橛头把”的叫法,真不不枉此名。

既然叫撅头把,当然是有原因的。

你能以枪创拳,就不许人家以锄头创拳了?
或许际可先生就是当时“化物为拳”思潮中的一份子嘞。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和平时期、刀兵伏鞘、朝廷禁武”。

 

而武将们不得不“假借”一番,“虚运一个形”,来锻炼他们那来之不易的“兵艺”,积累升华,居然就有了后来的“形意拳”。

————————————戏说+假说———(转)形意拳中隐藏着一杆无形的抢

 

呵呵,这个帖子谈的挺投机,就在“爆点料”:拧裹钻翻为形意拳最根本的技术,可以这样说,没有拧裹钻翻,就没有形意拳。-----只讲形意,别拳忽略,(省的被人偷换概念,嘿嘿嘿)。

不只是枪离不开,刀剑棍叉都离不开。技术上离不开,练功上更离不开。
所谓“易筋”、“筋长力大”都要靠“拧裹钻翻”抻出来。
不然,你以何“改造生理”?

好东西总是通用的。
形意拳能有今天,是历代能人不断求索,化繁为简的结果。
今人(就指志一吧)饮水思源,略述感怀之情,略谈谈来龙去脉,不为过吧?

从心意到形意,是不断演化,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的。
意拳就更抽象一点了。
回到首贴,标题关键词是“无形枪”、假借。
为什么要假借?因为没有枪(条件不允许不记原因总之就是没有枪)而又要有枪之用,故“虚运一个形”出来。
手中无枪似有枪。
用枪尖戳人和用拳头捅人的区别是工具不同,使用的人和使用的技术是一样的。
为什么是枪而不是刀?因为创拳人用的是枪,而不是别的。
为什么通用?
因为用刀劈和用手刀劈的道理也是一样一样的。你可以以枪化,我也可以刀化。
为什么拳发展了,枪忘了?
因为拳越来越适应社会,而枪越来越不适应。没见到后来连枪头都不装,提根杆子就上了?
后来连杆子都不提了,赤手空拳!
因为对手也同样如此。
如果对手拿了家伙,你也会毫不犹豫的拿起家伙来的。
问题是,这样的家伙太少了。
枪,落寞了····只在一门叫形意的拳法中留下了一点影子,如今,这点影子也被人质疑有无存在之必要了····

假借,转换成当今词语就是虚拟、模拟。
形意拳是虚拟、模拟之后产生的果。
今人完全可以直接享用,没有必要再搞一次。
但也可以说,你日日转换而不自知------高人太高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果实已奉君,何必恋种植?
————怪就怪志一太多事了!志一的辩解是: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但爱鲈鱼美,不知有风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