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摶泥堂 [http://289891774.qzone.qq.com]

 tongnu 2015-06-29
 

 

◆秦印线条细劲,在临摹时主要用长冲的刀法来表现,短线条的或者需要的地方可以用披削的刀法。注意线段的粗细变化,凿出的线条应该有的弹性要表现出来。篆法也是很重要的。不要太满了似汉印。可多多玩味秦诏版的结字。青田太容易崩裂,是可以出意外之趣的。我的体会,青田石偏宜写意一路,寿山石偏宜工笔一路。

 

◆边款拓的稍差些的主要原因可能是:1、印面未经处理,上面有陈腊,导致拓纸不够深入,跑纸;2、拓墨比较淡,水分大了点,跑墨;3、拓包吸墨不够,反复蘸墨,造成墨色不够均匀,有点花了;4、拓纸不够缜密,拉力不够,影响线条的清晰度,笔意欠缺。5、刻的不够深,过渡的清水粘性不够……

 

◆对篆法形态需有足够的变通能力来为自己的创作服务。如古玺的篆法特点简而言之就是不规则的外轮廓,进而影响到章法动态中寓平衡的机巧。它的空间结构,虚实对比是在动中求静。这是作为篆刻基础的很重要的二个方面;汉印式的篆法特点刚好相反,它的篆法特点是有比较规则的外轮廓,章法特点基本是平均分割在静中求动。理解了它们的区别,会为你想融会贯通提供帮助。艺术创作没什么不可以,包括雕虫小技的篆刻。但在实施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对此难度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多字印章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聚得拢。因为文字构件多容易散,所以要聚得拢。其中的穿插挪让是需要特别精心考虑的。精心考虑的结果就是看不到精心考虑的痕迹。

 

◆篆法全部作正格,章法虽有空,但节奏就比较平淡了。在这个基础上,参照金文的章法布置是一个事半功倍的途径。借鉴金文的章法布置是这样的:用边框套在金文拓片上观察其中的结字变化,从一字到多字都可以尝试。此法的重点:把金文拓片上的文字排列转化成篆刻上的章法布置。举一反三可以集大成!!!

 

◆印面的碎点以不影响文字线条为底线。好比舞台上放烟幕,到脚脖子最好,到腰部也可以,但舞台上全是烟幕,人物布景灯光等等都看不见了就不好了。

 

◆联绵字有专门的工具书的,如《联绵字典》。我们可以掌握些常用的也就可以了。由于联绵字是多字记音,我们可以从章法的角度和艺术的角度来选择篆法和改造篆法。

 

◆字法(篆法)对古印陶来说,还不是它的根本。但如果要超越古人、前人和今人,篆法是致命的撒手锏。它不仅要超越古人、前人附加的离奇比况,还要在正误辨析的基础上,挖掘篆法形态的个人独特的美意形态。这是个很高的要求,也是被今人轻视忽视的重要基础问题。知“正”而“化”,这个“化”不仅是“变化”、“变形”,而且是“提纯”、“雅化”,将古印陶的奇逸之气用比较正确的有个性的富有美感的篆法形态表现出来。善学者是“十分学七要抛三”。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