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摶泥堂 [http://289891774.qzone.qq.com]

 tongnu 2015-06-29
 

  

◆在学习临摹的过程中,要学会对症下药。喜欢什么印式,就要向这类印式的顶尖高手学习。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残破的地方影响文字的释读,那它就是主要笔画;不影响文字释读的残破地方就是次要笔画。

◆碎切的刀法要把笔意包含在里面,就是每根笔画的来龙去脉要交待得清清楚楚。

◆你的篆法结构是匀速的,因此,就没有办法形成章法的一张一弛,疏密有致。不要排除边框,边框实则是对章法自圆其说的最后弥补。这是现代篆刻创作者最需要重视、最能塑造个性的非常空间。

◆还是篆法形态变化少啊。例如:“常”字,你的印稿就没有办法变化了。“常”字是从巾尚声,“尚”除了上部的变化,里面的“口”也是变化的重要元素啊!这就是我一直在强调的要从字的结构意义上加以变化。篆法形态的变化是第一步,还有章法也是不能忽视的。古人遇到这样笔画悬殊的状况,发明了“朱白相间印”。你也是可以用的啊!水无常形,兵无常势。以最终的作品说话啊!

◆现在的学习,就是增加技法,是多种多样的技法。只有各种技法工具的得心应手掌握,创作时才会应付自如。

◆要把笔画归结到个性化的书写性上。这样的竖线和折笔是不符合书写习惯的(正常应该是上粗下细),所以就显得别扭,这就是你刻古玺为什么没有古朴味道的真正原因。

◆篆刻章法变化基本上也是遵循这三原则:正、反、合。如果做到正,章法基本上就没有变化,常见的就是篆法重心垂直,老老实实装在个框子里;如果仅是反,就失之于狂野,无源无派,不知所云;如果做到正、反,说明还在正确的道路上,只是火候未到,合的全局协调功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现在看你的章法,4字就有些乱了。在左冲右突中,边框线条的梗直没有起到缓冲、团聚的作用,相得益彰、统一协调的功效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我们现在学习古文字,要注意:学以致用。主要是使用古文字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篆刻、书法创作所用。如果一头扎进古文字研究领域,你可能一二十年出不来。但那时你可能不是篆刻家,而是古文字学家了。

◆蟠条印的线条怎么弯曲都是中锋,拟其意,始终需要抓住这个特点

◆回到审美的判断上来讨论艺术问题,这一点相当重要,希望大家牢记。篆法形态和其它书体是有时代特征的,它是归结到审美的判断上的。审美判断的角度是美不美,而不是好不好。

◆关于道教符箓印,原印为铸印,可能还是批量生产的,线形比较机械。临印是想对此有所改变,主要是增加线条的弹性和节奏,并在线条的两端注意起止的线形变化,使之更接近篆刻语言。

◆印面内在的章法类似于一个组织,不是每一个构件都享受同样的空间、形体待遇的。没有逼仄,就没有疏密、虚实对比。其中的利害关系需要创作者根据审美价值来取舍。取舍手段的高低决定作品水平的高低,决定作者的水平高低。

◆希望你在现在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审美取向。在一个或几个(不要多个,忙不过来哈)的方向上下足功夫。细分的话,就是技法手段要丰富,但艺术面目要相对集中。在每件作品上倾注自己的才思才情。如果什么样的样式都喜欢,就好象你有一块好钢板,但要得到一把好钢刀,你就必须要进行取舍。并且,最好时刻谨记,好钢用在刀刃上。

◆流派印的学习着重从技法的人文方面入手。要拿流派印和他们所取法的秦汉原印作对比,看看前辈是怎样学习取法的,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历史的局限又是什么?对自己今天的篆刻学习、艺术学习有那些帮助,自己需要注意那些方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