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派林喼汁·伍斯特辣酱和泰康黄辣酱

 红夫子 2015-06-30

 
 

李派林喼汁·伍斯特辣酱和泰康黄辣酱

  沈芸

  大约是2008年前后,在电话里,我跟李子云有过一场小小争论。她是上海滩美食家,见多识广,吃遍中西。一般来说,她身为“小资教母”的品位具有权威性,掷地有声。况且,李家的老保姆秀英在李子云母亲的调教下,做得一手好菜。所以谈到吃,她自然有当仁不让的本钱。

  我俩争议的焦点围绕着:“辣酱油是不是上海人发明的?”李子云当然是泰康黄的支持派,还特别强调,她在欧美、中国香港都没有吃到过同样的调味品。我们家是坚定的本帮菜拥趸,爸爸将此调料比喻成“洋泾浜”式的独创。而我认为这有可能是长期闭关锁国造成的误区,因为1998年我曾在珠海意外地买到过一瓶李派林喼汁,吃惊地发现与泰康黄辣酱油的味道是如此相近,只是还要浓郁许多。陪我买的人也非等闲,是李鸿章家的后代,其母与张爱玲是表姐妹。她吃早餐要滴几滴喼汁在荷包蛋上面,并肯定地讲:这是英国人发明的,解放前就有,泰康黄就是从那儿拷贝来的……争执不下,最后李子云说:“那你要给我找来,尝尝才知道。”被这么将了一军的我,要摆脱孤立的局面,只有在北京的洋超市里买好一瓶背着南下,扳回一局。因为李子云振振有词地说道,上海买不到,没见到过……

  那一年,我正好要去南方做调研,这瓶李派林喼汁跟着我从浙东到浙西,走遍了浙江的镇县市,每次装箱都要用浴巾裹得严严实实,终于毫发无损地挺进了大上海。交差后过了几天,李子云约我聊天,开门见山:“那瓶酱真是好吃,我跟秀英说以后不要吃泰康黄了,像是掺了水似的,一比味道淡太多了……”老太太嘴刁,也不愧是狠角色。

  我后来知道,李派林喼汁在中国唯一的分装厂位于广州番禺,主要是出口。李派林从1835年起有100多年的历史,原产于英国,又被美国并购,漂洋过海成了伍斯特辣酱,在一本台湾出版翻译的《生命餮宴》里,专门写道:“1938年,伍斯特郡酱已是佐餐的常备品。”此酱多用于吃烧烤。追根溯源,这三种调料师出同门,它们共同的老祖宗是缘于印度的调味汁Catsup,英国人将其引入香港,流行于粤港,吃传统广东蒸点陈皮牛肉球时,配的就是这种蘸料。广州旧时还有一句流行语:“喼汁当豉油”(找错对象的意思)。当喼汁落户到上海,与炸猪排结成了门当户对的一对儿。

  而在同样喜欢吃炸猪排的日本,喼汁的历史又一次被改写,彻底由汁变成了稠稠的酱,专门侍奉炸猪排,我们的饕友将其翻译为:日式特调猪排酱。同宗同族的几房兄弟分别远走他乡,入乡随俗,各自闯出了一片自己的天空,这同样也是适用于喼汁家族的励志故事。

  虽然不是原创,但并不影响泰康黄辣酱油在上海的美誉度。在炸猪排之外,还蕴藏着更多的发展空间。家住在瑞金一路的姚芳瑜,是我爷爷二姐的儿媳妇,是我的寄娘。她是一位典型的上海太太,人长得漂亮,烧菜、社交也样样拿得出手。她在上海美影厂工作,从他们的同事、副厂长王柏荣那里学会了一道“王柏荣鸡”。先将大块儿三黄鸡油炸(吃时再斩小块),然后煸香洋葱后和炸好的鸡块一起烧,酌量加入半瓶或大半瓶泰康黄辣酱油,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收汤时根据自己口味加糖加盐调味,这道菜凉吃最好。后来我妈妈也学会了,成了我们家的保留节目。

  我的小厨房里永远会备着一瓶李派林喼汁,罐焖牛肉里会用到它,番茄炒蛋里也会用到它。我知道喼汁并不是李派林独有,亨氏也一样有出品,但是我一直没有买来尝过。第一眼很重要,一见钟情就是这么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