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助考期末】考场作文如何谋篇布局才能拿高分

 心上耕田 2015-06-30

作文的谋篇布局可以说是文章的骨架,能够吸引人的谋篇布局贵在巧设计、妙安排,关键的是在“巧妙”上做文章。巧妙不是离奇古怪,也不是异想天开、无中生有不算巧妙,真正的巧妙是来源于对生活的真正体验、深切感悟,来源于对真实生活的高度概括或浓缩,来源于人人心中都有但个个笔下却无的独特和新颖。


考场上常用的巧妙谋篇布局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标题串连法

所谓“小标题串连”,就是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用这几个点来作小标题,然后在那个“点”上加以发挥,通过几个“点”所连成的片,就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


如一篇《我的“蒋光头”班主任》的文章,写我们由畏惧老师到领教老师的严厉,再到喜欢老师,文章以小标题“威慑:山雨欲来风满楼”领起老师上任前“示威”而让学生畏惧的场景;以小标题“领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领起自己上课迟到受惩的场景;而以小标题“友好:两山排闼送青来”来领起班会课上老师友好可爱、师生和悦的场景。这样的小标题串连,既交代了故事场景的特点,又使文章散发文化气息,更重要的显示了文章的清晰之美。


在采取这一方法时,也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选点的数量。一般以三个为宜,或多或少都会或单调,或繁琐。而三个“点”既符合人们的阅读、欣赏、审美习惯,也比较容易把所要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


二是点与点之间的联系。虽然说通过选“点”来写,比较易于操作,但要能注意到,点和点之间,并不是毫无关联的,而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像上一篇作文中,作者就抓住了很有代表性的三个点,透过这三个点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到领略到我的“蒋光头”班主任整个的生活全貌和精神状态。所以选点不能盲目,要使所选的“点”具有“以点代面”的功能。


二、日记缀连法

日记是学生最熟悉、最常用的一种练笔形式。它用之于考场作文的谋篇布局,具有层次分明、过渡简便、感情真挚等优点。如以“考题”为话题作文,一学生以《都是考题惹的祸》为题,用三则日记展开。文章写的是“我”这个差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因很多考题未做对而引起的一连串“麻烦”。三则日记分别写的是“教室里老师刻薄的批评”、“寝室里同学恶意的讥讽”、“家庭中父母粗暴的责骂”。且三则日记巧妙运用“小雨”、“大雨”、“暴风雨”这些有关天气的词语来暗示情节发展,传递作者的心情。这篇文章因布局巧妙、感情真挚而获得了高分。


三、散点并列法

散点式是指围绕一个中心,从数个点上进行发散、铺排,每个点都有一个精美的句段,数个点连成一体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种“散点式”习作最突出的优点是层次明晰、语言优美、情感浓郁。用散点式布局往往能出奇制胜。如冯骥才的《大度读人》是这样写的——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


有的人,在你有权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离职了,或无权无势了,他却躲得远远的。……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述像一条流淌的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下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着空虚,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


全文概括叙述了五种人的恶劣行为,然后分别深入品读这五种言行,文章就显得内涵丰富而又新颖别致。


四、镜头组接法

镜头式也叫剪辑式。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景的不同镜头按一定的顺序有机的连接起来。运用这种方法,可以突破时空局限,灵活自由,变而不乱,视感强烈。镜头式是考场作文中运用频率很高的一种布局方法。如一篇《那里留下了我的童年》的文章就是以镜头式布局的。作者用“小树”、“小蚕”、“小故事”、“小风车”串起全文,文中写与我一同长大的小树,写让我吓得要死的小蚕,写奶奶给我讲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小故事,写舅舅给我做的漂亮的小风车。用一组典型的镜头再现了我金色的童年,流露了作者对生我养我的小山村的深深依恋。再如一篇《中学生活的节奏》选择中学生活的几个典型画面:“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不再孤寂”“闪光的珍珠”“朋友啊,请你干一杯”“青春曲”,反映了精彩纷呈的中学生活,最后以“我们将回到这里”作结,既表达了同窗之间的友爱之情,又讴歌了学生朝气蓬勃的光辉群像。


五、步步紧逼法

所谓步步紧逼,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在说理文中特别有作用。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原因是什么呢?可以展开分析;有因必然导致果,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可以展开分析;呈现出的现象是什么样子呢?可以展开分析;怎样去把握它呢?也可以展开分析。即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去设置问题,展开议论思路。另外正面可以设问,反面也可以设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路便会开阔起来。


比如《说“机遇”》这个题目,我们可以这样来“设问”展开:机遇是什么?古今中外有抓住机遇取得成功的人和事吗?机遇是成功的唯一因素吗?为什么要抓住机遇?抓不住机遇会怎样?怎样才能抓住机遇?(即自身要具备什么素质?)


这样层层设问,步步深入地分析,就较容易把问题讲透。如高考满分作文《坚忍——我追求的品格》在首段明确观点“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坚忍的人;但坚忍,确实是我追求的品格”后,是这样展开思路的:第二段在列举事例后回答了“坚忍是什么”这一问题;第三段在记叙了自身的经历后,回答了“具备了坚忍品质会怎么样”这一问题;第四段通过设想,回答了“怎样才能培养出坚忍品质”这一问题。


通过设置问题来展开分析,不仅思路清晰,而且说现不觉单薄。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不宜明显以“设问”修辞格的形式出现,在每一小段的前面设一问题,然后作答。而应“问”在暗处,“答”有明处,这样才能行文自然流畅。


六、妙设波澜法

比如我们熟悉的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中主人公苏比为进监狱得以安身而六次惹是生非,故意犯罪,结果皆未得逞,后来他在宗教力量感化下,准备悬崖勒马,改邪归正,读者在这时也许屏住呼吸,抱以新的希望,可就在这时,苏比被捕了。故事波澜起伏,结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意味深长地突出了苏比的愿望与现实的矛盾,从而更深刻地揭露了美国的社会现实,使读者进一步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本质。


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巧”。 整个布局为结尾服务,读者以为情节东向演进,结果却西向而行,抖包袱,亮底牌。这样,打破了情节发展惯用的结构手法,角度显得巧妙,深化了主题,增加了容量。如澳大利亚的《窗》:靠窗的病人每天为角落病人描述窗外美景,为苍白的生活增光添彩。 但是角落病人却见死不救,图谋到了靠窗的好位置,抬头望见窗外只是一堵高墙。


二是要“奇”。 结尾不是按照故事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处理人物或事情的结局,而是用意想不到的结局在紧要处戛然而止,让人在目瞪口呆之余,不禁感叹作者的奇思妙想、生活的千变万化。 如《书法家》一文:


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


“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


“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吧。”


“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 。


人群里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有人大声嚷道:“请再写几个!”


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


“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


结局出人意料,留给读者很大的想像空间。这样的结局使高局长形象跃然纸上,深化了主题思想。


三是要“曲”。不仅要在结尾处下功夫,在设计情节上要处处留意,情节曲折新奇,能突破思维定势,才能增添作品的魁力,给读者以惊异感。比如《水果》一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捡破烂的妇女,宁可被歹徒掰断手指也决不松手放掉钱袋子。民警打开那个包着钞票的塑料袋,结果那袋子里总共只有8块5毛钱,全是一毛和两毛的零钞。作品接下来叙述道:


民警迷惑了,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位妇女,使她能在折断手指的剧痛中仍不放弃这区区的8块5毛钱呢?他决定探个究竟。所以,将妇女送进医院治疗以后,他就尾随在妇女的身后,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


但令人惊讶的是,妇女走出医院大门不久,就在一个水果摊儿上挑起了水果,而且挑得那么认真。她用8块5毛钱买了一个梨子、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个香蕉、一节甘蔗。一枚草莓,凡是水果摊儿上有的水果,她每样都挑一个,直到将8块5毛钱花得一分不剩。


民警吃惊地张大了嘴巴。难道不惜牺牲一根手指才保住的8块5毛钱,竟是为了买一点水果尝尝?


妇女提了一袋子水果,径直出了城,来到郊外的公墓。民警发现,妇女走到一人僻静处,那里有一座新墓。妇女在新墓前站立良久,脸上似乎有了欣慰的笑意。然后她将袋子倚着墓碑,响响自语:“儿啊,妈妈对不起你。妈没本事,没办法治好你的病,让你刚13岁时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还记得吗?你临去的时候,妈问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你说你从来没吃过完好的水果,要是能吃一个好水果该多好呀。妈愧对你呀,竟连你最后的愿望都不能满足,为了给你治病,家里已经连买一个水果的钱都没有了。可是,孩子,到昨天,妈妈终于将为你治病借下的债都还清了。妈今天又挣了8块5毛钱,孩子,妈可以买到水果了,你看,有橘子、有梨、有苹果,还有香蕉……都是好的。都是妈花钱给你买的完好的水果,一点都没烂,妈一个一个仔细挑过的。你吃,孩子,你尝尝……”


文章在千字的篇幅内,悬念丛生、波澜迭起,真正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更有效地强化了作品的感染力,令我们深切体会到母爱是何等的炽烈、纯真而博大。


使用以上几种谋篇布局方法,定能让你的文章结构新巧意蕴无边,为你在考场上赢得高分。小伙伴们加油吧!


觉得文章不错的话,那就转到你的朋友圈吧!

高考作文微信号:gaokaozuowen100

高考作文QQ:16890302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